分享

图说日本东京湾的填海造陆,数十年间新增2.5亿平方米土地

 9tx22v工人 2019-12-26

日本的东京湾,旧称江户湾,东西两边分别是神奈川县的三浦半岛和千叶县的房总半岛,水域面积922平方公里(广义的东京湾的面积是1320平方公里,包括了湾口处的浦贺水道)。现如今东京湾沿岸地区已经成为日本最重要的核心区,地位堪比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涵盖的人口约4100余万,占日本全国总人口的1/3,而其经济总量占日本GDP的比重更是达到了38%的高位。

图说日本东京湾的填海造陆,数十年间新增2.5亿平方米土地

东京湾区的发展史与日本制定的“贸易立国”的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工业生产原料基本依赖进口;而且日本工业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国民消费水平,为确保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只有不断扩大出口贸易,所以依靠交通便利的海湾拓展外向型经济,乃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此种情况下,东京湾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东京湾深入内陆80余公里,内宽外窄,且紧邻人口充盈的关东平原,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其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福泽宝地。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东京湾沿岸地区开展了规模庞大的填海造陆工程,以着重发展交通运输、造船、冶金、化工等部门。其中号称日本第一工业地带的京滨工业区即位于东京湾西岸。下面本文着重介绍几个东京湾沿岸的填海造陆工程。

图说日本东京湾的填海造陆,数十年间新增2.5亿平方米土地

1.羽田国际机场

东京羽田国际机场位于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东南部的沿海地带,每年往来的国内外旅客人数约8000万人次。这座日本最大机场的总面积是408万平方米,其中2/3以上为填海所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满足航空增长的需要和减少航空噪音对城市的影响,日本从1984年开始对羽田机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改扩建工程。其中第四条跑道在2010年10月21日正式启用,这条建在海上的,总长2500米的跑道竣工后,羽田国际机场的年起降能力从30.3万架次增长到了44.7万架次。

图说日本东京湾的填海造陆,数十年间新增2.5亿平方米土地

2.扇岛钢铁厂

扇岛位于东京都以南的川崎市,最初的面积仅有0.9平方公里。后来日本钢铁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将这个东京湾内的弹丸之地打造为了5.5平方公里的新一代钢铁生产基地。在这个基地内,从矿砂、煤炭的上岛到钢锭、钢板的出厂,全部都是自动化、数字化的操作。

图说日本东京湾的填海造陆,数十年间新增2.5亿平方米土地

1977年的神奈川县金沢区南部海岸线

时至今日,东京湾90%以上的海岸线已经被开发,填海的面积超过了253平方公里(2.53亿平方米),相当于7个中国澳门(澳门半岛的新区落成后,中国澳门的陆地面积将达到32.8平方公里)。这些填埋出来的土地最初被用于建设一些发电厂、钢厂等工业项目,以及机场、港口等大型交通设施,后来,大型的会展中心、商场以及迪士尼乐园等商业和娱乐设施亦在填海区拔地而起。

图说日本东京湾的填海造陆,数十年间新增2.5亿平方米土地

1988年的神奈川县金沢区南部海岸线

而日本之所以有能力在二战后对东京湾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主要源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益于非军事化、高积累、高投资和贸易立国等政策的推行,日本逐渐成为经济大国。198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为19585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42%;1987年,日本人均收入超过了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而正是依托于强劲国力,东京湾最终发展成为了一个体量大、效率高和多样性强的超级都市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