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

 xm风帆 2019-12-26

     交易大概分为“看对”和“做对”两个层面。看对的内涵,包括对行业趋势的洞察力、个股基本面的研究能力、识别机会和抓住机会的能力等等。
   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什么意思呢?就是投资赚钱,其实取决于你的认知能力。认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达不到那个层次,凭什么去赚大钱呢?我们的竞争优势又何在呢?当然,看对而没有做对,也是枉然,但看对至少是一个基础或前提。分析和策略同时到位,才可能赚到你想赚到的钱。
     回顾和总结今年几波主要的行情,包括上半年的猪票行情,6月份以后的医药股行情,以及7月份以后的科技股行情,尽管我都及时捕捉到了行情的开始,但是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
1,在行情启动的初期,强势股投资的选股体系,很自然会抓住行情启动的蛛丝马迹,大的机会不会漏掉。但是,由于对行业趋势及其背后的逻辑认识不深刻或理解不到位,都是不敢上仓位的。比如年初的猪票,我实际上从1月份就开始少量买新希望了,但面对猪瘟以及猪企公布的亏损数据,心中没有底气,是将信将疑地试探性操作,所以买的仓位都很小。而在行情的早期阶段,上不了仓位,是赚不了什么钱的。这就是认知不到位的必然结果,就算你看对了行情,如果不敢下注,也就是“正确的量级”不够,顶多赚点蝇头小利。
2,在行情趋势的展开过程中,因为没有对行情发展的洞察力或穿透力,压根就看不远,难以预期趋势会演化到哪一步,对持续性总是持怀疑态度。因此,就极容易中途下车,或者一个震荡颠簸,就被甩下来了。然后看着股价一骑绝尘,而独自在风中凌乱,追也不是,不追又不甘心,一波大行情,做成了短线。反正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一再重演。比如当初持有的天邦股份,在2月底扔掉后,一周之内几乎天天拉涨停,气得我跺脚骂娘。
3,随着行情的深入,各种利多消息不断出炉,趋势的发展和赚钱效应,不断强化对趋势的认知,觉得自己终于看明白了。然后是信心爆棚,然后是孤注一掷,在人声鼎沸的时候,重仓杀进去,觉得这样的大机会,再也不能错过了,恨不得一把梭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3月中旬好不容易等到猪票回调,觉得可等到重新上车的机会了,就在回撤过程中不断加码买进,然后猪票又开始创新高了,更加验证了自己的判断,然后呢?满手的猪票,高位追涨的,还让你赚了一点钱,岂肯轻易罢手退出?各种金猪十年的论调充斥于耳,还等着股价再翻倍呢。于是,一波行情到头了,怀揣满手的猪票,在高位站岗。我的天邦股份,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直接腰斩!多么惨痛的经历!
后来的医药股行情,也是同样的故事。只是,在博士一再提醒医药股的高位风险后,我才提前将满手的医药股撤退了,做到了全身而退。但依然是在高位的时候,仓位最重。最近的科技股又变成这个样子,为何我在周一那么急切地大手笔减仓呢,因为我发现自己的2个强势股账户的持股,有超过80%都是各种类型的科技股,用“满手科技股”来形容,毫不为过,而且这些科技股,有很多都是在高位追买的。万一,如果万一,科技股就此大幅回调一把,那我就要背过气去了,所以感到了莫名的恐惧。
有人总结了一句话,特别形象,仿佛就是说的自己:“任何一次机会的到来,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直到“来不及”的时候,就是去盲目追涨,在高位的时候,在行情走到高潮的时候,是自信心爆棚的时候,是自我感觉最好的时候,也是最敢放大仓位去搏杀的时候,这是作为一枚散户或韭菜最为典型的特征。人们总在告诫说,人多的地方不去,预期过于一致的时候,当地球人都看好某个行业或板块的时候,行情也就快到头了。
所以这个市场总是一赚二平七亏,绝大多数人最终逃脱不了亏钱的命运,因为从众、因为追随群体的冲动,要做少数的理性人太难了。看来,自己还没有脱离韭菜的行列,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操作模式,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当然,值得庆幸的是,自己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并采取切实的方法来避免犯大错。
最近一段时间,我通过行业板块RPS强度的筛选,找出了锂电池和传媒游戏的底部反转,并开始花大气力来研究、跟踪和布局。实际上,就是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从行情启动之初,就开始较大仓位地介入,并随着行情的推进,而逐步加大仓位,并坚定持有基础头寸。我从高位科技股退出来的资金,目前逐步集中到这些底部反转板块以及部分具有底部反转效应的科技股布局之中。
第一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板块的趋势性机会,从行业趋势、反转逻辑、行业催化剂、资金认可度、技术形态、走势特征等方面,逐步去验证;
第二步,在确认行业板块趋势性机会的基础上,精选龙头个股。从刚开始的买几只个股做组合,到后面通过汰弱留强,将仓位逐步集中到12只龙头个股;
第三步,从底部突破后的试探性仓位,到回撤确认反转后的基础仓位,到行情展开后的顺势加仓,争取在行情的前期阶段,将仓位买够,吃饱喝足;
第四步,在行情拉升过程中,始终保持底仓或基础仓位,仅用部分仓位进行滚动操作,不断降低持仓成本;
最后,在行情进入过热阶段后,逐步减仓退场,不赚最后一个铜板。一定要避免在行情的首尾,出现“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式仓位分布。换言之,绝不能在低位胆小如鼠,而在高位胆大包天!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理想化?我觉得也是,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就一定做不到?我就从锂电池产业链和5G应用端的游戏娱乐板块的反转效应做起,看最后结果如何。
 
2019.12.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