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这首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告诉你怎样去识人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放言(其三)

唐·白居易

zèngjūnjué狐疑húyí不用búyòngzuànguīzhùshī

shìyàoshāo三日sānrìmǎnbiàncáidài七年qīnián

周公zhōugōng恐惧kǒngjù流言liúyánhòu王莽wángmǎng谦恭qiāngōngwèicuànshí

向使xiàngshǐ当初dāngchūshēn便biàn一生yìshēng真伪zhēnwěi谁知shuízhī

[注释]①放言:意谓言论放肆,不受拘束。原诗共五首,此其三。②决狐疑:决,判定。俗话说狐性多疑,所以人们称犹豫不决为“狐疑”。③钻龟、祝蓍:古代占卜吉凶时用的两种方法。用龟甲占卜时,要钻或zhuó,根据裂痕判定吉凶。蓍,草名,古人常用其茎占卜。④试玉句:作者原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淮南子·chù真》记载:钟山之玉用炉炭烧“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意谓玉要烧三天才能辨别真假。⑤辨材句:作者自注“章木生七年而后知”。据《史记·司马相如传》的“正义”载:豫,即zhěn木;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意谓分辨是枕木还是樟木,要等七年以后。⑥周公句:周公即姬旦,周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即位,周公代成王执政。管叔、蔡叔等人制造流言,说周公欲加害成王,周公恐惧,外出避祸。后成王悔悟,迎回周公,平定管蔡之乱。⑦王莽句:王莽,西汉末元帝皇后之侄,后篡汉自立,国号“新”。他在篡权的过程中,曾表现出谦恭退让的态度,借以收揽人心。⑧向使:假使,如果。⑨复:又。

[大意]赠您一法来驱除心中怀疑,不需借助龟甲和蓍草来占卜。试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三夜,想区别枕木、樟木要以七年为期。当年周公因惧怕流言fěi语外出避祸,王莽在篡权之前也曾态度谦恭讨人欢喜。假如他们在流言横飞、篡权之前身便死去,他们一生是真是假又有谁人能知。

[简析]这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哲理诗。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辨别事物好坏真伪的方法。前四句以“试玉”和“辨材”为喻,说明要消除拿不定主意的状况,靠用龟甲和蓍草占卜是没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用一定的时间来检验,正像辨别玉的真伪要烧三日三夜,区分是枕木还是樟木要在七年以后一样。后四句用历史故事进一步深化这一观点:管叔、蔡叔等人曾制造流言,说周公要加害成王,周公因此外逃避祸,但时间证明这是诬陷;王莽在篡夺王位之前也曾长期表现得谦恭退让,但后来他篡汉自立,时间证明以前全是伪装。假如周公因流言而被杀,王莽在表现谦恭退让时死掉了,那么他们谁真谁假,谁好谁坏,恐怕就无法判定了。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