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禁欲越自由:三个月不买东西的人生有多爽?

 THY7655 2019-12-26

双十一、黑色星期五、双十二、圣诞节、跨年夜...... 接踵而至的节日不仅在测算着我们的购买力,也在考验着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有网友调侃道:“能控制住购买欲望的,都是心理专家!”


对于冲动型消费者而言,恐怕只有电子钱包里所剩无几的余额,才能抑制住他们疯狂剁手的冲动了。


虽然我们常说“剁手一时爽,一直剁手一直爽”,但是当你冷静下来时还是得扪心自问:


当我们在买买买时,我们究竟在买什么?


  买“冲动”   

我有一个朋友(不是我本人!),她告诉我她们家一直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当过年的时候每个人都要买一块黄金,不仅能放在家里收藏,还可以保值。


其实朋友她对黄金并不十分感兴趣,但想想买了能保值也不亏。


于是,去年春节她又去了当地知名的黄金珠宝城,只见密密麻麻的人群挤满了所有柜台,情景宛如小长假时的各大景区。


朋友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找到了一个缝隙,钻了进去,恰好看到柜台里有一条黄金项链还不错,便叫工作人员拿出来试一下。

刚准备戴上项链照镜子,旁边挤过来一对情侣:


“老公,那条项链挺好看的,我也想试试。”


店员却说:“就剩那一条了。”


砰!朋友毫不犹豫地拍了下柜台:


“开票!”


后来朋友告诉我,那条项链被她买回来后,一次也没有带过。

  买“阴谋”  

在生活里,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这种问题?


手机用了不到两年,一直保护得很好,没摔过、各项性能也还正常,但却因为电池寿命不足而濒临淘汰。


想着换块新电池,问了问价格又觉得不划算。有更换的钱,倒不如买款新手机。可是刚用了不到两年就换新的,属实让人觉得有些浪费。

以前,我们的手机电池都是可拆卸的,维修、更换的成本自然低。而如今,商家打着“时尚”、“美观”的旗号把手机做成了一体机。


这种销售行为美其名曰是产品升级,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名叫“计划废弃”的阴谋!


广告精英塔拉·巴顿在《精准购买》中指出:“计划废弃”是人为制订计划,让我们的商品变得无用,故意让它们很快被废弃。


这种概念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一位名叫伯纳德·伦敦的美国人发现,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使用一件商品的时间越长,他们花的钱就越少。

为了结束大萧条,他建议赋予所有商品一定的使用寿命。当商品的寿命终结时,人们必须把它交给政府销毁,否则就会被罚款。


商家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个“阴谋”的呢?


答案是降低商品的质量!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恍然大悟了?


如今,我们不再需要把废弃的物品交给政府销毁,因为我们自己就会主动丢弃:因为电池寿命低而淘汰整部手机,因为鞋子上有一处开胶而扔掉整双鞋……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我们却不以为意,仍在无意识中购买着。


但这还不是最严峻的。


商家降低了产品质量之后,又刻意营造快时尚的消费气氛:

原本一年一个流行色,现在每周都过购物节;原本手机一年上新一次,现在每个季度都推出好几款新品。


当商品质量愈发下降,更新换代的速度却越来越快时,更高级的心理废弃又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


这不仅掏空了我们的钱包,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掉入了“精致生活”的陷阱。



  买“幻想”  

要说今年夏天谁最火,那自然是肖战。


刷一刷朋友圈就能看到好几个肖战的迷妹,她们除了晒签名照、海报,还买了许多肖战代言的产品,口红、牙刷、洗发水……


其实像这种粉丝疯狂购买的行为早已屡见不鲜,商家更是喜欢利用明星效应捆绑销售。


但是对于许多不追星的人来说,有时候也会陷入这个圈套,这是为什么呢?



明星效应引发的消费行为通常表现为两种:


1、忠实粉丝党

即使出租屋不足20平,也要摆满偶像的各种周边产品。小到代言的化妆品,大到抱枕、玩偶,墙上更是贴满了一张张海报。


2、纯粹概念党

虽然从来不追星,但喜欢高冷、成熟的打扮,当看到某人设相符的女星代言了一款口红时,二话不说便买了回来。


表面上看这两类人群对于明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实际上他们的消费理念是相同的——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


对于前者来说,相比于抢演唱会门票的高难度操作,购买代言品的形式更能简单、快速、直接地拉近她与偶像之间的距离。


而对于后者这种行为,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羡慕嫉妒”拥有某种商品的人,我们更有可能购买它,甚至多花50%以上的钱。



正如奇葩说里“神仙打架”的詹青云与许吉如所辩论的那样,许多年轻人很穷,却又渴望过得精致,是因为那些精致的商品和生活方式已经被赋予了某种象征。


它不仅代表着某种身份,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的幻想。


举一个简单明了的栗子,当微博上掀起#哪个女孩不羡慕欧阳娜娜#的热搜狂潮时,许多人纷纷去匡威下了单。


  买“恐惧”  

无论是电商节还是网络直播,商家最擅长使用的招数就是打出“限时抢购”、“限量销售”、“马上结束”的字眼。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套路,有时候却依然会忍不住疯狂剁手。直到当家里又堆满了快递,才回过神来:


上个月刚买了几套水乳,怎么现在又买了?


之前买的健身器材只用了几次就放在了角落里,怎么现在又买了!



“限时”、“限量”这种营销话术对于消费者来说实在是屡试不爽,而它背后其实有着深层的心理机制——错失恐惧症(简称“FOMO”)。


人们总是害怕自己会错过什么,比如隔几分钟就要看一下微信,生怕错过别人的消息,即便这一天根本没人找你;或者一天要刷好几次微博,担心错过新的热点话题……


当这种心理表现在消费行为上,就演变为想要得到害怕自己得不到的东西。


销售人员故意将“限时”、“限量”、“倒计时”这些营销术语设计成超大的字号,当我们看到时,即便很多东西并不需要,也会感觉没抢到就等于错过了一个亿。


而现在,更直接的方式是听到李佳琦在直播间里大喊“所有女生,买它!”,瞬间被点燃了购买欲望、疯狂下单。



面对新兴的网络直播,有人不禁发出疑问,如今在直播间里买买买的80、90后,与当年被我们嘲笑沉迷电视购物的父母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不管是哪一代人,都很容易被这种夸张又直接的宣传方式所鼓动,因为它抓住了人类心理上的弱点。


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倒计时,耳边围绕着主播们疯狂的嘶吼:买买买!你值得拥有!


你是不是也招架不住,想要立即购买?



90%人都忽略的一个问题——消费规划 。


以上这些消费行为,都对应着人们的各种心理:冲动、盲目、追求时尚、喜新厌旧、虚荣、好奇、恐惧……


虽然购物能或多或少地弥补我们内心的空虚,但现实是「任何物品都无法在某种程度上令你的人生更完整」。


之所以我们很容易被潮流的新风尚、广告商的组合拳套路,销售员的殷切宣传所左右,一方面是因为各种心理在作祟,另一方面则映射出人们对自我认知不够清晰。不知道哪些是需要的,只知道哪些是想要的。


曾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服务的广告精英塔拉·巴顿在《精准购买》中表明,生活中80%的物品其实都不值得你购买。

人们似乎永远都能给出自己买东西的正当理由,却从未对消费加以规划。


事实上,比起剁手后再断舍离的烦恼,精准购买更高效。

精准购买意味着我们了解自己适合哪些物品,知道物品的属性和自己的喜好。

这不仅能指导你该把什么东西代入生活,缓解过度消费带来的混乱,还能帮助你用更好的物品,代替更多的物品,创造和建立更精致的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精致?

当你有意识地开始审视并整理自己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


消费升级时代,“好”比“多”更重要。选择那些反映自己价值观的物品,能为你带来更多幸福感。


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不要让物品定义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