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与古诗文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中药,这个听起来就很充满历史感的名称,其实是近代以来为了区别西药而产生的。由于中药多为植物,特别是草类植物,在古代,中药往往被称为本草。古人的卫生条件不好,中药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很多文人本身也都精通医药。

中药的命名不知是由谁制定的,然而其名字往往与中药的性质或使用他的医生有关。譬如首乌,顾名思义,因为其有治疗头发发白的功效,故称“首乌”。而主要治疗蛔虫病的使君子,则是由于宋代一位人称“郭使君”(使君是对地方长官的称呼)常用来给小儿治病,因其人而得“使君子”之称呼。不过,正是由于中药的名字的这种具有指向性,文人颇喜欢在中药名上做功夫,或正解或曲解,利用药名写出了丰富多彩的诗文。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的注释中有以下一段文字: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姜维因为去拜访诸葛亮,不小心与母亲走散。后来母亲来信,叫他回家。姜维于是回信说:“我要的是良田百顷,而不是小田一亩;我有远大志向,不愿此时归家。”这里面巧妙地嵌入了两个药名,能够消肿、安神益智的远志和治疗痈疽疮疡、补血活血的当归。母命不可违,但志向需要实现,因此嵌入药名,一语双关,委婉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愿。

关于远志,六朝著名小说集《世说新语·排调》有这样一个故事。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

晋朝时候谢安开始有隐居东山的意向,但是朝廷多有任命,故未能达成。在桓温司马手下当官时,有一天有人给桓温军队送药草,其中里面有远志。桓温拿起远志,问谢安:“远志又名‘小草’,为什么同一种物品有两个名称?”谢安一时答不出。东晋名士郝隆在旁,应声而答:“在山里面就叫远志,出山则为小草。”意思是在山里面隐居则人有远大志向,但是出来以后却如小草般无能为力,大概是调侃谢安未能发挥才干。或者暗讽谢安留恋世间,未能果断隐居而去。不过这也显示了东晋名士敏捷的口才。

宋代文人与医药的联系比唐以前更加紧密,例如大文豪苏轼与黄庭坚都精通医药。现在流传下来的《苏沈良方》十五卷,就是苏轼和沈括的医方单子的集合,对各类疾病的治疗有深刻的见解。宋人的日常玩笑甚至也常常与中药有关。例如,黄庭坚的好友孔平仲的《谈苑》有记载苏轼的一则轶事。

苏子瞻与姜潜同坐。姜字至之,先举令云:“坐中各要一物是药名。”乃指子瞻曰:“君,药名也。”问之曰:“子苏子。”子瞻应声曰:“君亦药名也。君若非半夏,定是厚朴。”姜诘其故,曰:“非半夏、厚朴,何故曰姜制之。”

苏轼与姜潜在宴会上同坐。姜潜字至之。姜潜说:“在座的各位都要举一个药名。”于是早有准备的姜潜率先发起表率,指着苏轼说:“您也是一种药名。”苏轼问是什么,姜潜说:“子苏子。”子苏子是主治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的中药紫苏子的谐音,姜潜此时心中恐怕十分得意。不过苏轼的反应敏捷风趣幽默是出了名,他应声说道:“您也是药名——如果不是半夏,那就是厚朴。”姜潜问为何。苏轼说:“如果不是半夏、厚朴,你为什么叫姜制(至)之呢!”半夏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但是生的半夏是有毒性的,对喉咙、胃黏膜有刺激,必须经过“姜制”来祛毒,即混合姜来将其煮熟,晾干后方可入药。生厚朴也是有毒的,对喉咙有刺激性,也需要姜制。这里,苏轼也利用了谐音,姜潜字至之,朋友之间互相称呼其字而不直呼其名,所以苏轼叫姜潜作“姜至之”,谐音“姜制之”。

在诗中频繁地嵌入药名,就叫做药名诗,在宋代的时候最为流行。宋代比较有名的药名诗作者是宋初的陈亚,其诗歌其他的不为人所知,但他的药名诗有两句“风雨前湖近,轩窗半夏凉”最为当时人所称道。这两句诗嵌入了前胡(前湖的谐音)和半夏两个药名,但是如果不注意到这是药名,把他当作普通诗来看,其写出的闲适的情怀、优雅的生活也足够让人心旷神怡的。以今天人的眼光来看,药名诗未免近于文字游戏,但是古人对此是十分宽容的。例如黄庭坚的《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便十分有名。试举其第一首:

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

牵牛避洗耳,卧着桂枝阴。

诗歌的大意是,我并无走向四海之远大志向,只在一条溪边隐居此心即可满足。第三句用了著名的许由洗耳的故事。帝尧请许由代他治理天下,许由不接受,觉得尧污染了他的耳朵,许由于是用溪水洗耳。巢父见此状,认为许由洗耳把溪水弄脏了,于是不让他的牛喝这里的溪水。黄庭坚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我想寓居在山中,归卧桂花之阴。如此来解读诗歌,此诗已足称为一首表达高洁情怀的好诗,但是,如果细心观察,还可以发现,他在每一句诗里面都嵌入了药名,即第一句的远志,第二句的甘遂(主治脚气肿痛等),第三句的牵牛子(主治腹胀便秘、蛔虫病等)和葈耳(洗耳的谐音,又名苍耳子,主治慢性鼻炎),第四句的桂枝(主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等)。其融合之巧妙,如盐溶于水,让人浑然不觉。

将药名嵌入诗文的手法,也被后来元明清的诗词曲文所继承,特别是表达爱情的文学。古人表达爱情,与今天的歌词“我爱你”之类的直白不同,十分讲究含蓄不露。其中双关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手法,而双关语中,药名出现的概率极高。例如,明朝的褚人获在文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吴妓(吴地江苏的某个妓女)叫詹爱云,她写给情人周心恒一封表达思念的书信,信的全文是: 

槟郎一去,已过半夏,更不当归耶?盼望天南星。大腹皮忍冬藤矣。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使故园芍药花无朱耶。妾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诗的大意是说:郎君一去,已经过了半夏,难道不应该归来吗?我望着天南星盼望着。思念使得我腹中疼(藤的谐音)痛难忍,你怎么忍心像寄生草那样缠绕在别的枝上(移情别恋),使得故园的芍药(我)黯淡无光呢。我盼望着却没能收到你的回信,心中如同黄连般苦楚。有诗句说:“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如果直接表达爱意,未免太直白,而这位妓女为了挽回情人,委婉地在嵌入药名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新意,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文采。其中的药名分别为槟郎、半夏、当归、天南星、大腹皮、忍冬藤、使君子、寄生草、芍药、白芷、黄连、豆蔻、丁香、奈何草,短短几行书信,就加入了十四个药名。

古代的中药不仅作为药品而为人们生活所不可缺之物,在诗文中融入药名的方式,也显示出中国文学崇尚含蓄蕴藉的特色。如今这种文化背景随着对于中药文化的较为生疏以及文学样式的变迁,已难觅其踪影,不过时时展读古人之作,仍可想见古人实实在在的风流蕴藉的日常。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