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稿的故事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最近工作调整,不是太忙,又重新捡起。

如今网络发达,写稿是电脑化,又快又好看;投稿多是通过Email,快且省钱,很多人写着写着,不知不觉竞成为网络写手,过了一把“作家”瘾。我依然把其当成业余爱好,算是丰富自己的业务生活吧。

稿子写好,准备向报刊投稿时,才发现有一些问题,那就是有的报刊文字类只提供一个Email,其中包括许多版面,如副刊、理论版、评论版、新闻版等等。你投稿只能按他们提供的Email发,然后注明哪个版面收,感觉是大海撒针,一点不踏实。

如此一连投了几篇,均没有动静,我甚至有点怀疑编辑部究竟是否收到稿件?或者稿件发过去,究竟是否有人看?为什么每个版面不能有个Email?方便投稿,有利于提高版面的质量,让报刊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报刊领导们、编辑同志们为什么会想不到?是习惯思维,还不是不懂,渎职?我经常会庸人自扰地想着。

还有一个问题恐怕更是令许多投稿人始料不及、哭笑不得的。那就是有的报刊虽有具体版面Email,稿子发过去时,那边马上会回复:“来信退回。原因是收件人的邮箱严重超负荷,接收功能处于罢工状态。”这个问题更难弄,本来你就不认识编辑,啥联系方式也没有,稿子传都无法传过去,发表更是无望啦。好在,现在有不少文学微信平台可以刊登文章,我又将那几篇稿件分别往微信平台发一下,不久竟竞相发表,有的稿件还有不少人点赞,打赏,让我喜出望外。

本来投稿是件开心幸福的事情,如今却变成揪心的事情。但奇怪的是版面总有文章发表,还有一些人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这些人稿件又是如何过去的呢?不得而知,难道会有第二条通道不成?如果是,编辑同志们算不算以权谋私?报刊毕竟不是私人的。大有一点“靠山吃山”的味道。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地市级以下小报刊反映比较明显。相对于一些大报刊,如《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新民晚报》等,他们还是很规范,每个版面都有Email,你觉得你的稿件适合那个版面,可以直接发给那个版面。这样稿子投过去,无论发表与否,都是一件欣慰的事情,毕竟有一条通道让你可以自由地过去,至少起点是一样的。至于成功与否,只能是你的写作水平与机遇的事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希望那些小报刊们能向《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们学习,敞口胸怀,吸纳各类人群的稿件,反映各种阶层人的心声,把报刊办得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作者:孙延兵,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中国注册价格鉴证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现任职于连云港一国企高管。工作之余,喜爱文学,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等报刊、电台、网站发表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等一百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