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随笔】让孔子的道德光辉照耀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目前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的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140个国家(地区)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它已经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为孔子学说走向五大洲,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现在是我们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时候了!

大力弘扬“孝道”,让中华民族这一家庭美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百善孝为先”,孝是德根本。孔子在《孝经》中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中华民族一颗闪烁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之所以几千年来,能代代相传,是因为她从人们心里最柔软、最真挚的父母亲情入手,来呼唤人们的良知。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是纯真善良、无私高尚的,母子连心是最容易相互感应、相互交流的,一个“孝”字能洗净孩子们心灵上的纤尘。当一个浪子明白了父母之恩恩重如山、子女莫报万一的道理时,他那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悔恨和对父母的感恩,顿时可以感天动地!我们经常会看到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的现场,台上台下泪雨纷飞的场面,就发生在这种时刻。当人们良心发现、心灵纯净之后,往往就会由“大恶”变为“大善”。“孝道”就是从这一细微之处生发开来,让人从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身边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社会为自己创造的良好环境,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境界。

广泛传播“仁爱”,和谐我们今天的家园。“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讲“仁者爱人”。《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谈论个人愿望时:“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愿是让天下所有的老人能生活的安逸,朋友之间都能诚实守信,慈爱关怀少年儿童,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怀。后来被孟子进一步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在今天,古代圣贤的这种胸怀和境界,不也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吗?

坚持“忠信”立身,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在《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道德学问是不是身体力行了呢?我们今天讲“忠”,要忠于职守,忠于人民、忠于祖国;讲“信”,在与人交往中,要诚实守信,不撒谎,不欺诈。如果人人坚守“忠信”原则,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在《论语》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向我们展示的美好蓝图,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吗?用我们古圣先贤道德的光辉,照亮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同时也在为全人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