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岁入伍,当兵15年,他在寻找父亲的脚步......

 传玉匠 2019-12-26

初见徐先生,干练之中有着一丝成熟商人的稳重。简单寒暄过后,就这一杯清茶,徐先生向我们诉说了他的故事。

徐文刚,20世纪70年代生人,军人出身,服役15年,因伤退伍。

退伍后刚好赶上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海经商,十几年过去了,也算是小有成就。

但一直有件事情让他难以忘怀!

“自我懂事之日起,就只有两个姐姐和母亲陪伴着我。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常年在外,一年难得见到一次,我记忆中的父亲就是那一身绿色的军装,这也是我后来参军入伍的主要原因。


我母亲是当时国营纺织厂的一名基层女工,文化不高,但是为人很是开朗亲和。


她独自一人拉扯着我们姐弟三人长大,虽然艰辛,但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直到我五岁那年,收到我父亲部队的通知书,父亲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坠崖,仅留下了一个三等军功章,与一身洗的泛白的军装。


后来姐姐告诉我,那天母亲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将父亲送给她的玉佛带在了我的身上,对我们姐弟说,爸爸去很远的地方保卫祖国了,等我们都有出息了,爸爸就回来了。现在想想,应该是她觉得这个玉佛就像爸爸一样陪着我吧。


但好像从那一天后,母亲的脸上就很少看到往日的笑容了。”

说到这里,徐先生不禁叹了一口气,接着说:

“其实最让我过意不去的,应该是我10岁那年,贪玩,和几个小孩下河游泳,回家才发现玉佛不见了,当时小,只想着不让母亲发现就好,一直瞒着她,但纸那能包着火啊。我记得那是母亲第一次那么用力的打了我。

从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想着去当兵,去找爸爸,要是爸爸回来了,母亲肯定会高兴的。


16岁,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部队,各种波折,调到了父亲原来的连队,其实慢慢长大了,自己也知道,父亲肯定是不在了,但就是一种寄托吧。总想来看看父亲走过的路。

虽然挺孩子气的,但不后悔。

第一次回家,看到穿着一身军装的我,母亲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感觉在外面吃多少苦都值了。

所以这么远跑到你们店,只是想完成我一个小小的心愿,过完年,母亲虚岁就80了,以前没能力,现在就想弥补下,做个玉佛,也算还了母亲的一个念想。”

如此心愿,我们传玉匠定然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而徐先生的话不禁让我们深思,父母总是为年幼时的我们扛起生活的一切,可我们却经常忘了他们也有老的时候。

这时,我们为何不能为他们撑起一片天?了却他们的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