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学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哪一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而能改正,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这是春秋史官左丘明写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中总结的历史经验。

比左丘明稍后一点的孔子,也很强调有错就改。他说:“过,则勿惮改。”(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他又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有错误而不改,这才真是错误了。)


历史上有一个知错能改的著名人物,就是三国至晋朝的周处。史书上说,周处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这本来是他的长处,他却借此胡作非为。有一位老人对他直说:“南山有白额猛虎,长桥下有鳄鱼,加上你就是三害了。”周处听了很震惊,便进入深山射死了猛兽,又跳到水中与鳄鱼搏斗。鳄鱼时沉时浮,周处同它搏斗了几十里。人们认为周处也死了,都彼此庆贺。周处杀死了鳄鱼回来,听说乡里互相庆贺他死了,才知道人们特别厌恶的是自己,便彻底改正了。后来,人们为他立庙,又把他的名字载入史册。


要做到知错即改,先要纠正两个错误看法,一个是:既然人都有错,我有点错,又算什么呢?另一个是:错误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完的,我又何必急着改错呢?这两点都妨碍我们改正缺点和错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