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ATTI翻译技巧!余光中谈翻译,中文意合和英文形合

 高斋CATTI 2019-12-26

高斋Joy有话说:

想成为一名合格翻译,一定要学习一些翻译思维,懂得如何修订译文。看了不少国外书籍的中文译本,发现不少译者特别喜欢使用“的”“地”“当……时候”“如果……那么”等等。

其实稍微看一些翻译书籍,学点翻译思维,都能让译文更地道,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01

比如可以看看《余光中谈翻译》,这本书就指出了很多常见翻译问题。今天高斋CATTI就先给大家分享下面这些内容:

翻译本就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替代品。坏的翻译不仅会曲解原文,还极可能腐蚀本国的文学。

以英文 “when”一词为例,我们来看看公式化的翻译对国文有多么严重的影响。

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国人一见到 “when”,就立即翻译成“当...的时候”。如:

1. 当他看见我回来的时候,他就向我奔来。

2.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脸上是什么表情?

第一句大可简化为:

看见我回来了,他就向我奔来。

第二句也可去掉画蛇添足的部分:

听到这个消息,他脸上什么表情?

这才是真正符合国人说话习惯的口语文字。

再比如英文单词“about”的译法。

02

我们经常在报纸或新闻中遇到如:“我今天上午听到了一个有关联合国的消息”这样的不中不洋的话。错误如此的常见,让国人都见怪不怪了。这句话说成“我今天上午听到一个联合国的消息”,不就可以了么?

再如这句话“一个矮小的看起来已经五十多岁而实际年龄不过四十岁的女人。”形容词和形容词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不符合汉语的说话习惯。如果改成“看起来已经五十多岁而实际年龄不超过四十岁的矮小女人”,就清楚多了。

以上例句是书籍内容,其实也就是常说的“逻辑关系词的省译和介词的省译”。比如高斋CATTI三笔真题中这句:

London’s mayor has continued his predecessor’s biking program by introducing a cycle-rental project and building new bike lanes.

如果把介词by翻译出来,翻译为”他通过引入自行车租赁项目和新建许多自行车道,继续推行前任市长的自行车计划”。

这样虽然也可以,但是如果把by省译,根据汉语喜动的特点翻译为:

他继续推行前任市长的自行车计划,引入了自行车租赁项目,新建了许多自行车道。

这样其实更好,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还比如高斋外刊双语精读这篇文章

经济学人精读:婚姻观念的变化 | 外刊双语中这句:

As women earn more and the stigma of divorce fades, more men are finding that they cannot treat their wives as servants (or, worse, punchbags),because women can credibly threaten to walk away.

女性收入不断提高,离婚不再是有损名誉的事;越来越多的男性发现自己再也不能把妻子当成仆人呼来换去(甚至拿她们当出气筒),因为她们威胁离婚不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看到as, because很多人都都翻译出来了,其实as省译更简洁,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当然,because省译也可以,这样这句话就更简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