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 新 年》教学设计及反思

 binglunnongying 2019-12-26

龙山小学  

授课年级:小学音乐二年级第三册          

课型:综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过新年》

教材分析:《过新年》是一首曲调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它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音乐情绪活泼喜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孩子在过新年时的愉悦的心情,歌曲中一些模仿锣鼓声的“咚咚锵”的歌词更加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理解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       2、歌声表达相应的情感。

3、正确选择并使用打击乐器,并能为歌曲作伴奏。

4、学习秧歌舞蹈基本动作并表演感受歌曲的民间音调特点。

5、通过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过新年时的风俗习惯,充分感受过新年热闹喜悦的气氛,并能从歌唱中体验和表现快乐。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及正确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鼓、锣、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初步感受

1、     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看来心情不错,老师今天也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份礼物,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这几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生:过年。

师:那大家喜欢过年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可以放烟花、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服。拿红包。看花灯、踩高跷、扭秧歌······

师:奥,可以尽情的玩耍。还能使我们学到一些文字的技巧。可以变得更漂亮。自己买学习用品。各式各样的花灯(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  入境体验  感受音乐

1、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说出了我们过年时的风俗,今天老师还准备了一些过年时喜庆场景的图片,下面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吧。(播放《过新年》伴奏音乐,欣赏图片)

生:观看中国过年的风俗(观看新年的幻灯图片,感受《过新年》音乐)

2、师: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呢?(敲锣打鼓)为了庆祝喜庆的节日,锣鼓队的人们还会用敲锣打鼓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这两种乐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鼓和锣(举起展示)都属于打击乐器。下面我们就和这两种乐器来做一个节奏游戏,我敲锣打鼓你们用敲桌子的方式来模仿鼓声,用拍手的方式来模仿锣声,好不好? 准备好了吗?

3、教师示范,第一条:咚咚咚咚锵;(看来同学们的听力都很强,我们继续)第二条:咚锵咚咚锵 ;(下面我们加大点难度,请大家自细听)第三条:咚 锵 咚锵 咚咚锵

4、师: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顺利的完成了我们的这三条节奏乐谱。(出示幻灯片锣鼓乐谱)。

        我发现有好多同学都迫不及待的想上台来演奏,那两个同学合作一人敲鼓,一人敲锣。

     师:谁先来演奏第一条。

 三、入境参与 巧解难点

1、     借送对联,巧解难点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太棒了,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我想给大家送上一幅春联:

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是:唱歌跳舞多欢畅。

请聪明能干的同学为老师加一个横批吧!

生:请学生为春联打上横批(过新年)引出歌曲曲名

师:教师按节奏来念春联,让学生找找特点。请大家想想老师读得有什么不同?

生:能够按节奏念歌词(按节奏念歌词的方法来解决难点节奏)

引导学生:加快速度,表现欢快的情绪。

2、学唱难点句

师:我们的春联既能读还能唱,学唱两句难点。(出示幻灯片)

(教师弹完整伴奏2遍,并范唱)

生:教师演唱请学生用同样的旋律模仿锣鼓的声音。

三、  深入参与  表现歌曲

1、     聆听感受歌曲

师:“咚咚锵”的锣鼓声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劲了欢快热闹的新年里,那在这里老师给同学们送上新年的第一首歌曲《过新年》,请大家来听,听一听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听完之后说说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感觉歌曲热闹、欢快,听出锣鼓声。

师:你很会体会,语言很完整,你很有自己的想法······

2、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在锣鼓声出现的部分同学们轻轻地出来。

3、师:同学们念地很不错,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合作一下,在锣鼓声出现的部分同学们做打鼓的动作,老师拍手做敲锣的动作。

师:师生合作,师唱词,学生唱锣鼓声。

生:轻声跟老师哼唱;

师生交换演唱,男女生交换演唱歌曲。

2、     生:演唱歌曲;

       全班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一领众和的形式

       加入动作表演唱歌曲

   师:提示演唱姿势(有表情、站直、微笑、自信)并作难点指导

3、     处理歌曲

师:小朋友们唱得都很不错,但是还可以怎么唱歌曲会更动听?

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不同,如春联部分要唱得美,锣鼓部分要唱得有力。

4、介绍秧歌舞感受歌曲:中国年就像小朋友们看到的和说到的,丰富多彩。除了唱歌、敲锣打鼓来  

      庆祝过年以外,还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扭秧歌,秧歌是我国一种汉族民间舞蹈形式,每逢          重大节日的时候啊,全国各地都会组织秧歌队,人们到大街上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

 师:在秧歌的舞步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十字步”了,现在我想请大家一起来欣赏秧歌舞。

生:感受秧歌舞并找出特色的步子“十字步”。

   5、师:教学生学习秧歌步

  生:学习基本步子:向前 向前 向后 向后(教师简化秧歌不使学生很快学会十字步)

  师:把手绢花发给表现好的同学(成立秧歌组)

  生:分队,合作表演。请一组男孩子演唱歌曲,另一组男孩子演奏双向筒和三角铁。

四、  综合展示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的本领,学会了秧歌舞、敲锣打鼓,接下来的新年音乐会肯定也会很精彩.

1、     打击乐器伴奏

师:孩子们,乐器朋友带来的歌曲你们喜欢吗?老师觉得,如果我们将锣、鼓的节奏

      加进去一定会更好听,我们来试试吧!

生:分组演唱,敲击节奏

2、     舞蹈表演

师:看到大家这么高兴地表演,老师也忍不住给和大家一起表演。

生:师生共舞,拿手绢花。

3、     全班展示

师:孩子们,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临了,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一起迎接它的到来!

生:分三组全班展示

五、  小结(课件)

师:孩子们,过新年真的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我们中华民族特别喜欢用红色象征新年的热闹和吉祥,大年三十,全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热热闹闹地迎接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新的愿望。

师:都来说说自己的新年愿望。

送新年祝福:

师:最后在新的一年里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健康快乐!

《过新年》教后反思

 “新年”,是一个神奇的字眼,“新年”是一切新的开始,新的祝愿从这里诞生,新的梦想从这里放飞。“过年” 是中华民族盛大的节日,应该这样说,中国人过年,过的是团圆、过的是欢庆、过的是祝福,过的是吉祥,这些都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庆典文化。在过年的日子里,龙腾狮舞、彩灯闪耀、花团锦簇、锣鼓喧天,这些过年特有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和遗想。其实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快乐和满足。他们从家人亲友的团聚中感受亲情的温馨,他们在眼花缭乱的庙会中体验民族文化的悠远,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放松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的美好。正是基于我对“新年” 的这种理解,在设计《过新年》这节课的时候,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在游戏中欣赏歌曲,在歌唱中学习歌曲,在活动中感受文化。

一、在游戏中欣赏歌曲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学习新歌的时候,欣赏也就是“听”,这对于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节奏等基本音乐要素从而进一步学习歌曲演唱,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听” 不能走过场,要让学生听清、听懂,要让学生反复听。这首歌曲“听” 的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视听结合感受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自制了一段春节庙会的录像再配上歌曲《过新年}) 的录音,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学生们的感官同时受到鲜活生动的动态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的刺激,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第二步,重点听歌曲的旋律,在这个环节上我注重了活动的多样性,学生有的表演“耍狮子”,有的表演“扭秧歌”,在这些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过新年》这首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模仿游戏中反复听歌曲的旋律,这样既达到了反复欣赏加深对歌曲旋律记忆的目的,又避免了单调重复。

二、在歌唱中学习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过程。我认为音乐课学习歌曲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充满音乐的歌唱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在提问中这样引导:“你们能记起刚才听过、唱过的旋律吗?请你唱一唱。”“歌曲听完了,谁来唱一唱,你听到了什么歌词?” 这样的问题传导给学生的信息是:我在上音乐课,我应该用自己的歌声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自觉地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教师进行知识信息的沟通,学习的过程是由“唱”来完成的而不是由“说”来完成的。“唱” 的过程同样需要重复练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注意让唱的形式多种多样,设计多种演唱形式围绕一个中心任务,不断提高要求,进行螺旋式上升。有跟录音模唱、有师生对唱、有学生之间小组对唱、视唱、背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学生在新颖的形式下不断地接近学习目标,提高自身演唱技能和技巧。

三、在活动中感受文化

音乐学科各个教学领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凭借这种联系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过新年”这个题目中包含着太多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模仿民俗活动”“利用打击乐器表现”“课内外相结合” 这三种活动形式。学生在学唱歌曲旋律、学唱歌词、读谱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与之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学生对“音乐与相关文化” 的体验和感悟不是来源于空洞的说教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而是来自于他们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所参与的各种活动是音乐实践活动的形式(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是音乐实践活动的内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音乐与相关文化只有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