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926医学影像读片会答案

 仲夏akfg9ypvd9 2019-12-26

医学影像读片会答案

罗京



CASE 1

手术记录:

探查盆腹腔内未见转移结节及肿块,肝、小肠、脾脏未见异常。肿瘤位于胃体小弯侧,直径约4cm,边界清楚,与周边脏器无明显关系,遂行胃部分切除术。

病理诊断:

(胃肿块)切面见一4.5×4×4cm的肿块,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免疫组化:CD117(-),CD34(-),Dog-1(-)SMA(-),S100( ),CD68( )Ki-67(<10% ),支持神经鞘瘤

CASE 2

手术记录:

腹腔内未见游离腹水,肝脏质地可,未见结节及肿块,胃小弯侧紧邻贲门口处可见一6×5cm大小质韧外生性肿块,余十二指肠、小肠、结直肠未见明显异常,盆腹腔未见明显肿块结节。因肿块基底部宽且紧邻贲门口,无法行胃楔形切除,遂行近端胃切除术。

病理诊断:

(部分胃)胃切除标本,14×8.5×8.5cm大,切面见一7×5.5×5cm的肿块,间叶组织源性肿瘤,梭形肿瘤细胞丰富、密集,核分裂像8个/50HPF,免疫组化:CD117( ),CD34( ),Dog-1( ) ,Des(-),SMA(-),S100(-),CK(-),Ki-67(约15% ),符合胃高危型胃肠间质瘤,肿瘤侵犯胃壁黏膜及浅、深肌层达浆膜层,但未突破浆膜层。

GIST术后危险度分级

胃的解剖学及组织学分区

在胃充盈良好的CT图像上,胃黏膜层在动脉期明显强化,从而与其他层区分来。

胃肿瘤的分类

胃肠道间质瘤(GIST)

· 起源于胃肠道起搏细胞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或其前体细胞,而不是平滑肌细胞。

· 胃间质瘤好发于胃体,75%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无性别差异。

· 影像表现多样,取决于肿块的大小,生长方式通常是外生型,腔内生长少见。

· 腔内生长的肿块有壁内肿块的特点,边缘光滑,与胃壁成钝角或直角。

· 大约50%超过2cm的肿块会压迫相邻胃粘膜面形成溃疡。

· 较大的外生型间质瘤容易出血、坏死及囊变,平扫密度不均,广泛的出血或坏死会造成肿块形成空洞并与胃腔相通。

· 多富血供,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 可伴有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常见肝脏、腹膜、系膜等转移,淋巴结转移少见。

非GIST肉瘤

· 非常罕见,包括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和非分类肉瘤。

· 较大的侵袭性肿块,强化不均匀,肿块内有坏死区。

· 鉴别非GIST肉瘤与GIST十分重要,因为GIST对化疗药伊马替尼十分敏感,而非GIST肉瘤不敏感。

胃神经鞘瘤

· 起源于胃固有肌层内的肌间神经丛神经鞘Schwann细胞。

· 好发于胃体,表现为外生型或壁内生长。

· 胃神经鞘瘤的显著特点是无论病灶大小如何,密度都比较均匀。

· 平扫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平衡期延迟强化。

· 尽管全身其他部位的神经鞘瘤常发生囊变,但胃神经鞘瘤囊变少见,钙化更是罕见。

· 无出血、坏死及空洞形成是鉴别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的有用征象,后者密度更不均匀。

胃平滑肌瘤

· 胃平滑肌瘤罕见,与GIST鉴别十分重要,后者有侵袭周围组织及转移的风险,在胃、小肠及结肠中,GIST的发病率远远大于平滑肌瘤,食管是胃肠道中平滑肌瘤发病占主导的唯一部位。

· 胃平滑肌瘤好发于贲门,表现为均质低密度肿块,向腔内生长,直径1.3-4.7cm大于2cm的病灶中央会出现溃疡。

胃脂肪瘤

· 由纤维囊包绕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

· 3/4的胃脂肪瘤为单发病灶,好发于胃窦部,带蒂的脂肪瘤可通过幽门脱垂,造成间歇性胃出口堵塞。

· CT值约−70 到−120 HU,病灶中发生溃疡时形成炎症可呈软组织密度。

胃血管瘤

· 占所有胃良性肿瘤的1.6%,常见于儿童早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下降。

· 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出血、腹痛或肠套叠。

· 对比增强CT上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的壁内肿块,强化程度与血池同步,病灶内出现静脉石几乎是确诊的征象。

胃血管球瘤

· 来源于调节皮肤温度的小动静脉吻合结构—血管球体,是一种良性肿瘤样增生,通常发生于皮肤、真皮层以及甲床下及四肢末端,原发于胃部的非常少见,起源于胃固有肌层,多位于胃窦及胃大弯侧。

· 影像表现为胃窦部孤立的富血供病灶,直径1-4cm,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

炎性纤维性息肉(IFPs)

· 文献中曾用名包括Vanek肿瘤、嗜酸性肉芽肿、粘膜下纤维瘤和炎性假瘤,但与肺或骨嗜酸性肉芽肿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无关。

· 通常是单发病灶,75%位于胃窦,其次是胃体和胃底。

· 起源于黏膜下,表现为腔内病灶,影像表现类似腺瘤样息肉及腔内型胃间质瘤,直径2-5cm,边缘光滑或浅分叶。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FTs)

· 以前认为是反应性的炎症过程,现在认为是中度恶性潜能肿瘤,容易局部复发但转移率低。

· 好发于青年人和儿童。

· CT上表现为侵袭性生长的强化壁内肿块,可通过胃壁侵犯腹膜腔及邻近器官,腹膜种植及淋巴结转移少见。

轴位对比增强CT图像显示向腔内外生长的壁内肿块,强化不均匀,病理证实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丛状纤维粘液瘤

· 也叫丛状血管黏液样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只发生在胃的良性肿瘤,几乎总是发生在胃窦。

· 壁内肿块直径约2-15cm,可发生溃疡及侵犯胃黏膜。

· CT上由于粘液组织交织着灶状血管成分的存在,表现为病灶内低密度区,MR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持续强化。

总结

胃壁内肿块影像表现有重叠,综合病灶的位置、密度、 强化和生长方式有助于鉴别,胃间质瘤是最常见的胃壁内肿块,最终确诊需病理检查

· 胃间质瘤——大小不一,从小的腔内肿块到大的外生型肿块(突入腹膜腔),常伴出血及坏死

· 胃神经鞘瘤——即使病灶较大,密度仍均匀

· 胃平滑肌瘤——胃贲门低密度肿块

· 胃脂肪瘤——边界清楚,CT值−70到−120 HU

· 胃血管球瘤——胃窦部富血供肿块

· 胃血管瘤——儿童富血供胃壁内肿块

· 炎性纤维性息肉(IFPs)——胃窦部息肉样肿块

·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FTs)——侵袭性生长肿块,容易局部复发

· 丛状纤维粘液瘤——罕见,病灶常位于胃窦

谭利华教授、刘辉副教授及李艳辉博士点评

· 定位可根据肿瘤位置、边缘轮廓及生长方式判断肿块来源于胃黏膜还是黏膜下,重点识别主要的影像征象,另外还需描述肿瘤内部的变性坏死、周边侵犯范围及远处转移等。

· GIST的预后与肿瘤大小、细胞有丝分裂数及肿瘤浸润深度和有无转移有关。

· 平时临床影像诊断中,遇到消化道出血、肠套叠等急腹症,要积极寻找胃肠道有无原发病背景(如血管瘤、脂肪瘤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