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历生死劫难,在这首诗里用7个字概括半生,流传千年

 江山携手 2019-12-26

苏轼一生奔波不定,辗转多地,但他似乎总有一种能力,每到一个地方,都把那里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写下一些精彩的诗篇,留下几个引人回味的故事。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就在此前,他才经历了牢狱之灾,辗转流落到长江边上这个穷苦的小镇上。在黄州,他经济上很紧张,日子过得不宽裕,真正成为了一位农夫,开始耕种,却也留下了闻名千古的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苏轼雕像

苏轼初到黄州,是好好思索了一番人生的,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写他此年六月写给苏辙的别弟诗里说,自己的生命“如旋转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此时,他是觉得不安定的。但在黄州的生活安定下来之后,他乐观的天性又故态复萌,从平静的生活中咂摸出美来。

在黄州,他开垦了土地,喜欢上了种果树,也给当地以及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各种烹饪技巧:东坡肉、蒸鲤鱼、东坡汤……他在此写下《猪肉赋》,因为这里的猪肉极贱,“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而在1082年,他与朋友出城寻春时,也写下一首诗,颔联非常经典,含着一种世事变迁之后的彻悟,用七字概括半生:事如春梦了无痕

秋鸿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宋·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东风还不肯吹进东面的城门,词人和题目中提到的两人潘丙、郭遘骑着马去郊外寻找去年游玩过的村落。写到这里,如按正常行文思路,就应该写如何寻找,沿路风光如何了,但苏轼绝不落俗,他想到他们此行是去找去年之地,于是想到:人就像秋天的大雁一般,来来去去都有音信痕迹可以寻,可那往事啊,就如同春天里的一场醉梦,醒过来就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苏轼经历了那么多的往事,经历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他甚至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却没想逃过一劫,继而被贬黄州。此时的苏轼,已经四十七岁,已过半生。这前半生的一桩桩一件件,每一件拿出来对平常人来说无不是大事,可到了他这里,你看他写得多么举重若轻——就如同春天的梦一般了无踪迹。

感叹完,诗人又回到了现实,说我们这就去江城边上的小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乡野老人淳朴的一笑一定让人感到温暖。我们已经约定,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老朋友就不必为此而担忧了。

然而,约虽定下,不过两年,苏轼又被迫结束了在黄州的生活,被安排上了去汝州的道路。那时,他种下的树苗才长成,他在这里的生活才安居不久,这场黄州梦短暂而精彩,却也又要醒来。

在这首诗里,最为人称道的无疑是第二联:“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清代时纪昀评其“深警”。说有三层意思——

一层指去年之事,去年之人;二层指如今之人,往日之事;三层说人生当重人不重事,事经已过不须提,而人有情有信,且常变常新,所以要重人。

所有过往,都收缩在一句“事如春梦了无痕”中,实在是很旷达洒脱了。历经生死之劫,流落到此,又有几人能有这般大彻大悟、超凡脱俗的心态呢?

正如他在另一首词《西江月·黄州中秋》里所写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生如梦无常,世事就如同一场大梦,生命不过是短短的几回秋凉而已。.

也如同一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尾处他写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一场,不过几回秋凉,悲观是一生,洒脱也是一生,又何必困于过去,滞于眼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