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节 • 古诗词赏析

 摄影与诗歌 2019-12-27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节 · 古诗词赏析

本期赏析作者:

青谷、雨霁阳光吴常青、梅青、白岚、圣诞节、颜如

《正月十五日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欢乐何其少》

                  赏析:圣诞节

      在历史的天空下,大唐盛世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记忆,这种完美的记忆也体现在了唐诗之中,自由奔放、彻夜狂欢、气象恢弘、盛世之强、是这首诗的主题。唐代的都城实行宵禁制度,只有在正月十五放假三天,官民同乐。男女老少涌上街头,共同观赏花灯,一起庆贺元宵。

      一丝寒意的月夜,大路旁的树上挂满各式各样的彩灯,在月光的辉映下闪耀着雪亮的光芒, 洛水桥上的彩灯仿佛夜空中的星星,桥上的铁索已经被打开,让观赏花灯的人们自由往来。一匹马儿跑过,在地上带起淡淡的灰尘,明月追逐着赏灯的我们一起行走。衣着华丽的女孩子,唱着歌儿飘向远处,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没有任何的管制,时间啊!你就别在流淌了,让欢乐停留在这个夜晚吧。

      这是用现代的思维来解读这首古诗,不过也可以看到盛唐的种种气象,与无限的自由和欢乐。这也是一种情怀,一种华人的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民族记忆。

《京都元夕》

              金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赏析:颜如

      元好问以其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名句蜚声后世,然而其写的小诗也颇有意味,此诗在众人繁华热闹和自己辛酸孤愤之间的两相对比,令人不禁想到鲁迅老先生的“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的句子。开头铺陈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街上游人梳洗打扮,穿着色彩艳丽的华服,”六街灯火“大街小巷到处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汴京上下一派繁华、升平气象。

      接下来语气一转,用“长衫何为”对“炫服华妆”,一个“也”字,蕴涵着辛酸的自问自嘲自责,此时金朝偏安,繁华背后正是无尽的危机,结尾点出自己似乎也没心没肺的随游人欢乐,然而内心实则充满忧愤,便戛然而止,可谓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元好问本人乃北魏皇族之后,大金第一文宗,并非靠了金先生如彖大笔方才出名。而他却真有些像射雕中的黄药师,不仅文名盛,且琴棋书画,医卜星象无一不精。在应试途中,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雁丘词》的时候,据说也才年方十五岁而已。本篇就以我喜爱的元词结尾,谨作献芹吧:

《骤雨打新菏》 [双调] 

绿叶阴浓,遍池塘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永遇乐·落日熔金 》

            宋 ·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宝贵》

                    赏析:白岚

      今日,读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一段话:“如果我们非常、非常的爱一个人,如果我们为了他可以献出我们最宝贵的东西,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他是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伤害的。牺牲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不谈牺牲,我们来以此读诗:“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想象这二月的景致,煮上一壸黑茶,桑葚果。在沸水中的浮沉治愈,乌发明目:金色、青叶、梅香。但一时半会,我想不起宝贵是什么?

      但再读诗的结尾“宝贵”大概是:“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对任何宝贵的景致,事物不如:“笑语。”拥有欢乐的时光是何其的幸运。

    “钟表走着同一个节拍, 夜晚缀着同一群星星。”洛尔迦的诗句中,这句我最喜,透过踏其节拍与点缀,我只想与我们分享的时候,如听其“笑语”,又何其“宝贵”。

《赠卫八处士》

          唐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访友》

赏析:雨霁阳光

      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年却像远处的山巅,看着远,走起来也远。长大了,时间就似乎过得飞快;不一会儿过了月末,不一会儿过了新年,又不一会儿过了假期,再转眼元宵节便在眼前了,所谓“岁去弦吐箭”。

      亲人朋友分别久了,便喜聚会;聚会了才发现,大家都变了好多。四处漂泊奔波,融不进他乡,退不回故乡。二十年里,青丝长了再短,儿女成长端庄;靖节先生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有些问答来不及说,有些心思已不易表露; “莫回首,夕阳下”,那就举杯相祝,情谊满蕴于酒水,喝他个“酒逢知己千杯少”。因为心里明白,明日各奔他乡,又是“孤蓬万里征”,无论走出去多远,渴望自由的心浸透孤独。唯亲友,相互温暖、给予希冀。

      相聚,离别,什么都迅捷了的今天,重逢却仍是心头最大的难为。古时牵绊你的是迢迢路途山水,而今牵绊我的是纷纷俗世红尘。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

两处沉吟各自知。

(沉 通:沈)

在淝河岸上的忆相思

赏析:梅青

  肥水就是“淝水”,故事发生在合肥(古称庐州)。《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姜夔的代表作。姜夔为南宋词人,自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他的诗词中有好几十首皆与合肥有关;而他与合肥有关,却是结缘于两位歌伎姐妹。据考证,中青年时期的游历中他至少三次来过合肥,均居城南赤阑桥畔,如今已成遗迹。

  元宵,认为是良辰美景之意。沉醉是最好的,只是美景散去,徒留惆怅。这首词写的是相忆,是别离。如是,当初越是甜蜜缠绵,如今越是抚今追昔,感叹流年,世事无常。这一点是诗人没有看破的,也就给后世留下了文学的珍宝。惆怅往往是感而不伤,是纯粹的感情,是升华而不仅仅在儿女私情,进而对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做了内省和洗练。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叹,人生或者男女情愫,如苏子在赤壁一叹,沧海一粟,沧海桑田。而至少,在某时某刻,那些人在一起,便也足够,成为席慕蓉说的不早和不晚,足矣。

《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心有所属,热闹终归是别人的

 赏析:吴常青 

  辛弃疾这首词,元宵节记景抒情佳作也。历来很多赏家认为本词有寄托,有隐喻,有大意境,令人玩味再三。据说本词写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正值辛弃疾年富力强35、36岁的黄金年纪,那时他仕途还算混得不错,在临安(今杭州)做仓部郎官、任江西提点刑狱、加秘阁修撰职名。这两年里,是一个男人魅力四射、雄心勃勃的大好时机。如此,若把本词的内容还原到男人好色的本性,也是大有趣味。

  上片描写的正是繁华似锦的佳节盛况,热热闹闹,想来必定类似当下夜店歌舞派对的熙熙攘攘。然而这男人啊,千娇百媚却不轻易看得上,只是故作潇洒欢笑。上片写得宏大又空虚,不见具体人物。下片开始,直接说众多美女来了要去了,我们才发现原来这男人心有所属。他高傲猎色的姿态,原来是苦苦寻觅,他一时之间要绝望,与变成孤独之王了。

  夜色深深,人来人往都要消失了。他却蓦然回首,发现“那人却在”,又好像是幻觉,是渴望如此而已!“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最后的滋味,果然百感交集。古代的“他”,是男女的他她共用,所以,“众里寻他”,应该是带有“蛾儿”的“她”,在“灯火阑珊处”,她才会熠熠生辉。诗意与激情一起喷涌,诗句戛然而止,惆怅、失落、痴心、哀怨,都有了。此情此景,更加可信他决不放弃。“为世间情为何物”,最怕心有所属!

《忆秦娥﹒烧灯节》

        宋  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问佳节,烧灯如何烧苦心?》

       赏析:青谷

         元宵佳节热闹非凡,自古已然。而不幸恰遇亡国,又会是怎样的气象?

      “烧灯节”,即古称上元节,现称元宵节。题记中,诗人交代了他是在元宵节与挚友及同乡邓剡(“中斋”是其名号)等会饮后,因见邓的《忆秦娥》不觉悲甚而作。

       惜这位不屈节的邓的原作未见传世。而“烧灯节,朝京道上”曾如何通宵欢乐,诗人是亲历熟识的。正如《梦梁录》所记:“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公子王孙,王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人都道玉漏频催,金鸡屡唱,兴尤未已。”而眼下一变为“朝京人绝”,这是为什么?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皇上太后都被掳到北方去了。过去成千上万朝京士女,每此际拥进城里观灯闹元宵。如今政权更易,京城不复存在,进京朝拜的路上行人断绝,所剩只是风和雪。

       国朝破灭时,诗人悲声一叹:“百年短短兴亡别”,由盛而衰,由喜转哀,只留下旧时月照着烛泪般的遗民泣血,照着雪梅般的衰白头发。短短四十六字,亡国之痛凄苦难言,却是无可逃离的铁定现实。

转载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