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一输就哭”?家长可以试试这样做

 昵称32509551 2019-12-27

超级家长团

让育儿更从容

相信有不少孩子都这样:在游戏或比赛中输了就大哭大闹,甚至会拒绝参加其他活动!

孩子有竞争意识并非坏事。

但是因为孩子年龄幼小,各方面都不太成熟,所以在游戏或比赛中,总害怕输,他们希望通过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来获取“安全感”。

越是这样,心思反而越不在事情本身上,进而影响发挥。

如果输了,孩子会越来越逃避那件事,也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怕输是一种正常心理,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从容面对遇到的挫折。

为什么孩子“输不起”?

1、孩子的“去自我中心化”过程尚未完成

两岁左右开始,孩子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在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就会难以接受。

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开始发展独立的自我意识,但是缺乏对外在事物和自身缺乏客观的认识。

孩子的“去自我中心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如果粗暴地对待孩子“输不起”的行为,孩子只能感受到更深的挫败感,其不当行为也很难得到纠正。

2、家长的输赢观直接影响孩子

尽管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实际上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许多家长依然是“不惜重金”。

同时,家长还会在不自然的情况下,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

这其实是家长的一种焦虑情绪的表现,这种焦虑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

家长的种种比较会加深孩子的挫败感,让孩子逐渐失去自信心。

当孩子在竞争中落败,产生沮丧情绪时,就难免会发脾气,表现为我们看到的“输不起”。

如何解决孩子“一输就哭”问题?

1、倾听孩子,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作为家长,我们要先将自己的心态放平和,然后试着去理解孩子。

每一次失败都会给孩子带来了挫败,失望、沮丧的情绪。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需要靠近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比如,我们可以抱着孩子说:“我理解你想赢的心情,输了比赛,你感到很失望、难过。”

或者只是简单地抱着孩子,让他进行情绪的宣泄。

也可以拿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失败和挫折,也会伤心难过,你感到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诚,想到自己崇拜的爸爸妈妈也会犯错,心理压力自然就会减轻。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应该阻止孩子,殊不知,这些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

在家长的关注下,孩子痛快地发脾气,就能重新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从而排除烦恼,变得放松和乐于合作。

当我们真正倾听孩子,他就会逐渐学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

因为孩子将学会我们对待他的方式,将来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2、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每一次他跌倒了、遇到挫折了,父母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其实这才是锻炼孩子抗挫折能力,让孩子不怕输的根本。

让孩子感觉到: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爱我,会帮助我。

这样做,一方面,孩子既不会认为自己特可怜、特委屈,也不会削弱了对挫折的承受力。

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有一个面对失败该有的乐观勇敢的态度——不再害怕遇到这样的挫折。

即使遇到了也会去勇敢的面对,因为他知道,不管他遇到什么挫折,爸爸妈妈永远会一直在他身边鼓励支持他的。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孩子遇到的挫折。

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孩子面对挫折时的态度,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3、孩子平静时,一起总结经验

不要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跟分析大道理,孩子是听不进去的。

我们可以等到孩子情绪平静时,再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分析比赛中孩子的不足之处以及优势。

总结经验,商量解决的办法,以便下次吸取经验教训。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在乎你能取得怎样的名次,你只要努力过,尽力了就行。“

当然,这样的表达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去欣赏孩子做出的努力。

否则,你明明很在乎结果,却说不在乎,孩子一定会灵敏地感觉到你的真实想法。

而这时,无论你怎么宽慰孩子”妈妈不在乎,你也不要在意“,那都是无效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去享受过程。

如果孩子需要的话,协助他一起明确自己的目标,树立信心,做好孩子的亲友团,而不是裁判。

赢和输,不是只有一种游戏规则。

赢不一定要获取,输,也可以给出。

失败,也可以成为祝福别人的机会。

有人说“输不起的孩子,赢不了的人生”,或许,还有一种真相是,“输不起的大人,好不了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