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文化一家谈

 蠢牛颜旭茂 2019-12-27

  14年夏天在雅昌茶社发了一个谈收藏的帖子,这篇文字是根据那个帖子整理出来的。

  个人认为:这些年的艺术品收藏热只是虚热,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想要摆正精普品的位置,还得等上几十年。什么时候中小学的艺术课程能跟其它科目平起平坐了,收藏的真正的春天也就快到了。

民俗与格调
  一说到民俗,有些大师们就非常不屑,似乎怕沾上俗气。我是这么认为的:在中国,除了文人书画、宗教造像和宫廷礼器,其余的美术遗存全是民俗。
  先探讨一下何谓民俗。我以为:民俗是相对于官方的正式活动和艺术家的专业创作而言的,其本身的界线并不明晰。民俗的“俗”指的是风俗,而不是庸俗。事关百姓生活的吃穿住行、生丧祭娶,皆谓之民俗。与之相关的一些道具、工具即为民俗物品。比如民间建筑、车船、家具、日用的陶瓷金银器皿、日常服饰、玩具、葬具、木陶俑、契约书信……都与民俗相关。如果望文生义,以为民俗即为俗气的意思,那是多么荒谬的逻辑呀!
  就绘画和雕塑的内容而言,人们通常会将宗教和文人画常见的题材以外的都称为民俗。尤其是民间艺术所涉的人物故事、祥瑞喜庆题材之类。很多大师们对此尤为不屑。不知大师们对于文人书画中俯拾皆是的这样题材作品会怎么看,对于风俗画又怎么看。对于当今市场上遍地都是的、庸俗不堪的梅兰竹菊又怎么看。
  再者,即使是宫庭画师作品,也未必高雅。大家觉得郞世宁、焦秉贞、丁观鹏、董邦达、陈枚之流的画格咋样?我看精巧妍丽则有之,气韵格调则无从说起,比肩一般的熟练工匠而已。而作为官器,其制作者本身也是民,官们是不做这种事的,他们只出钱。有人会说:官们会指导艺人的创作,这些作品代表了官们的审美趣味。我想说:官们有文人,也有二世祖、三世祖,他们的审美不见得都高于民。
  中国自古有唯官为上论,其它的独裁国家估计也差不多。据说前苏联某领袖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说我不懂艺术?以前我是XX(基层员工、干部)的时候你可以说我不懂艺术,现在我是国家领导人,你怎么敢说我不懂艺术?”呵呵……
  俗气不俗气是格调问题,格调取决于创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是题材能改变的。若是换个题材便高雅了,那么现今市场上那么多梅兰竹菊,难道都很雅吗?有些读书人未必艺术修养高,比如清代的诸多馆阁体、算子书的书写者。而有些工匠则未必修养差,其中有一些甚至可称为顶级艺术家。比如马君祥、马七、何朝宗、朱碧山……我以为,古时候的工匠可以理解为当今的专业艺术人。他们中大多是代代相传的,非常的科班!产生顶级艺术家也不足为怪了!
  有些人把民俗理解为民创作,或民拥有的东西。就此与官做就对上了。这正是当前谈瓷器的必称官窑,谈雕塑等其它工艺品的必称官做的由来吧。我听说官窑的出现,是因为官们看中了某些民窑多产精品,觉得好,就垄断了。后来又看着另一些窑口好,便换一个窑口而放弃原来的选择。说明一个道理:先是民窑好了,然后官才看上它。后来放弃它,是因为不符合后官的口味了,或审美疲劳了。好与不好,全在官的喜好而已。咱们何必跟在他们屁股后头打转转呢?
  一般来说,官做的材料更好,器形规整,制作精良,有气度。甚至垄断了一些材质、品种、题材和颜色。这是它的优势。但是民做也有民做的优点。首先是创作的自由。没有那么多顾忌,思惟活跃,形式题材多样化,手法生动化。材质的相对廉价也使得创作者少了许多担心,更大胆奔放。而很多官器在材质贵重、做工精细之后,反而让创作者觉得束手束踋,有时候您会觉得它庄重则有之,富丽则有之,却总是少点活气。
  有些人认为民俗不是文化。那我不知道文化到底是个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书上说:文化者,以文教化。由此看来文化是大众的行为,不是少数精英分子高坐在庙堂之上独享的奢侈品。比如民俗题材中励志励德的人物故事、喜庆祥瑞的花鸟、宁静和谐的山野民情,不正是老百姓寓教化于日常生活的行为吗?怎么就不是文化了呢?
  民国时期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以艺术代宗教”,日本的柳宗悦等人倡导“民艺运动”,他们应该是看中了民间艺术行为和民俗艺术品对人格的培养作用吧。柳宗悦由此获得“文化功劳者”称号,可见日本人是承认民俗艺术的文化性的。

  几十年时间,咱们已经把民俗文化抛弃得差不多了。也许若干年以后,人们看先人就只能想像皇宫里一群穿着华美衣服的人在斗来斗去,他们天天吃官窑瓷,玩官窑瓷。整个民族,几千年,其他地方都有些什么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有些什么样的习俗……一片茫然,似乎那些地方都是真空。

  具体到宗教造像,我觉得还是不宜有太浓重的世俗烟火气。毕竟造像是作为宗教道场营造特殊氛围的一种重要道具。神秘、肃穆、慈悲、庄严之类的才是最合适的。

兰州市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


湖南省博物馆 汉代

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

亳州大关帝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精品与普品
  印象中,“买精品不买普品”是我听得最多的一条没有营养的真理。其实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人人想做到,但真正有能力做到的却微乎其微。
  从大师们的描述看,精品的基本条件包括:稀有、工艺精良、味道好、年份好、出身好、材质好、品相好。如果把馆藏品划分为极品、上等品、中等品和普品几个级别的话,能达到这些条件的大概要在上等品以上吧。作为木雕造像的业余藏友,在我能接触到的个人藏家手里(包括网络、市场、藏友家里)所能见到的最好的木造像似乎只有少数几尊能达到馆藏的中等级别。能达到馆藏的普品级别的也极少。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级别就不要,我不知道自己还能玩什么。有时候我也有兴趣翻看一下其它版块的精华藏品和高亮藏品(包括那些自称为不是精品不出手的大师们),也没有看到几件达到中等级别的东西。精残倒是偶尔有之。但即便是那样的东西,价格也是吓得死人。
  我偷偷地认为,要玩精品,所需要的条件也不多。第一:充裕的可支配资金;第二:足够自信的眼力;第三:进入足够档次的圈子,或者有足够的机遇。也许论坛里满足这三个条件大藏家不少吧。但对于我,这只是一个梦想。
  如果要跟我谈精品,请谈馆藏品。不然我不知道该谈什么。我本人如果能得到一件小馆子里普品级别的东西即大为满意。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逛市场,泡论坛的兴趣。早些年我手上的垃圾品可不在少数,经过不断地进进出出,现在留在手上的大多是自己喜欢的“普精品”(这是我发明的新词汇),还有一些药品。这个进出的过程本身就是很美好的,值得回忆的。我在其中识见了无数的人和物,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每当我在论坛上看到有藏友帖出自己花巨资购买的“精品”水漂时,我很庆幸自己没有一开始就追求精品,否则……不敢想像。我喜欢时不时地观察和琢磨一下手里的“普精品”和垃圾品,期望从中得到新的认识。也喜欢把自己吃过的药摆在很显眼的位置上,让自己时刻记得江湖水深。
  我观察了一下,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藏品定义为“精品”,却把别人的同等藏品定义为垃圾品。有时候反思一下,我自己也许会犯同样的错误吧。因为每个人都会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手上的每一件藏品都必然是“精品”,这就是“不是精品不出手”定律的另类解释吧。当然,我也时常见到有些商家用这种“精品定律”来打压别人的藏品,以抬高自己藏品的价位。
  不管水平如何,我们所触摸的每一件古物都是手工制作的,独一无二的。有些垃圾品就如路边的狗尾巴草。它静静地躺在古玩店的某一个角落里,不敢向人展示它的平凡。但说不定在哪一刻,它会轻轻地触动某人心上的某一根弦……
  忽然想起一首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老普残或精稀全,怎么玩,怎么想,全看各人的心情。

  有一次在湖湘碰到赵老师。他跟我聊起一次有趣的送拍经历:当他满怀期待地递上几片板子后,对方却说:“你这些板子也太烂了点吧?”然后他很不好意思地掏出一套金水铮亮,品相完好,工艺还算精细,味道却很普通的板子。对方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并且说:“这种板子还有吗?” 呵呵!对精品的认知,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目前这种解释权基本掌握在拍卖公司和砖家手里。
  个人认为: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想要摆正精普品的位置,还得等上几十年。什么时候中小学的艺术课程能跟其它科目平起平坐了,收藏的真正的春天也就快到了。

高古与近古
  高古之美是很多收藏人的最爱,有时候也是一部分古玩商喜欢炒作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高古品种也是高价的代名词,稀缺性摆在那儿呢。这给人一种印象:高古的艺术成就一定比近古和现当代高!
  我常常想:高古艺术为什么那么美呢?就连原始人的作品都是美不可言。如果认真追问,很多人的答案往往是:那味儿,多么多么……呵呵,还真说不上来!大师们只能说:你多看看吧,看多了自然就明白,很神秘的样子。
  我常常想:创作高古艺术的那些人到底是谁呀?这么牛!听说大都是些奴隶或工匠吧。他们与近古的艺人相比,似乎没什么特别,优势只在时间更早,作品遗存更少,感觉更陌生,沁蚀或风化更严重,残缺更甚,遗憾更多……距离产生美呀!沧桑也是美!
  书上说,在我们眼里雅到极致的宋词在宋人来看是很俗的;元人又说曲是俗的,说青花瓷俗不可耐;清代人说京剧是俗的,昆曲才是雅的;民国人说白话俗……从古一直俗到今。现在远远地看过去,全成高雅艺术了。
  再则,存世的高古艺术品经历无尽的战乱和天灾后,得以留存至今的,大多是一代代人悉心呵护,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保存下来的。普品不可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当然,也有许多水平不高的高古作品因为某种机缘而保存到现在,人称“高古垃圾”。一些陶瓷、石雕、金铜等不易腐朽的东东,长期埋藏于地底,这些年出土不少,其中的垃圾也不少。仅管如此,高古遗存中仍然以精品为主流。
  而近古和现当代艺术品则不同,普通百姓家里都有大量的存货呢。我曾经在一农户家的储物间里看到一长排各式各样的清代到民国的罐子。当时的感受是:原来古玩的存世量有如此之大啊!众多的普品淹没了近古和当代精品的身姿,影响了人们对这个时代的评价。直待时间之水不断淘洗,若干年后留存下来的一定会以精品为主。那时候的人们才相信:明代、清代和民国也是一个精品众多的时代。
  喜欢造像的朋友大多把南北朝时期的青州造像看作美的极致而把清代造像看为雕塑艺术最差的代表。如果把这两种类型比较一下,似乎有一种不似之似。不似在时代气息。相似在都有点僵硬,都很精细,甚至精细到繁琐。我有一种很无聊的想法:不知道把清代的精品雕塑和青州造像放在一起,给那些对中国历史和中国雕塑一无所知的,但是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外国人去品评,他们会作何看法?
  仅管梁思成先生在写雕塑史的时候对明代雕塑不屑一提,但是我还是比较固执地喜欢明代造像。我就是喜欢那种粗大(或者说威猛)、粗率(或者说古拙)、柔弱(或者说文弱),还有那种说不出来的,明代的味道。

原始社会 红陶 马尔他

北齐 石雕 青州龙兴寺


清代 竹雕

文物与艺术品
  作为艺术品收藏,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的美感,否则便失去了意义,虽古而不可“玩”。而文物的价值却是偏重于历史性。它也许不美,也许极美,但是它能够证明一段历史,甚至是一个重大的事实。这就是文物的价值所在。如果一件东西虽然极古,但既没有美感,也没有什么历史价值,也许可以称它为“垃圾”。
  现在大家都说艺术品收藏,不敢谈文物,这可能跟国家的《文物法》有关系吧,谈文物色变呢。其实每一件古玩都有着文物与艺术品双重特性,区别只在比重不同而已。作为古玩,主要是放家里陈设把玩,没事的时候也琢磨琢磨,也算是研究吧。由于这个原因,许多文物价值较高的物品的市价倒是并不怎么高。比如很多博物馆进门第一馆放的是些莫名其妙的磨得溜光的石头,一些破破烂烂的原始陶片,这些东西本身做工也不是很讲究,品相又总是不好,若放在市场上基本被当做垃圾看待。当然也有另一个极端,比如金缕玉衣,我感觉主要是材质贵,规格高,历史价值高,艺术性似乎并不咋的。它若是流入市场,也是个天价。

收藏与投资
  感觉博物馆方面的收藏往往是倾向性很明确的。比如展示文化,这时候他们并不关注东西是否值钱,是否民俗,因为民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比如展示艺术品,他们也不太关注材质或品相,因为那不影响作品的艺术美。他们是做研究,或向公众提供研究或欣赏的便利。比如展示材料与资源,这时候他们会更注重材质的品种、稀缺性、材料的应用等。
  咱们为什么玩古玩呢?多数人应该不是为了研究,以欣赏为目的便是真藏家。都说中国有多少多少的收藏群体,其实大多是在玩投资。投资者最关注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所以唯材质论、唯出身论、唯品相论大行其道。某些人动不动便用“大家承认的才是精品,大家不认的就是垃圾”,“升值快的是精品,升值慢的是普品”这样的话来教育大家。他们还有一句怎么理解都好的经典名言便是“精品放哪里都是精品,垃圾放哪里都是垃圾”。以此来偷换概念,引导收藏的市场。使收藏越来越货币化,功利化。

第六个话题:价格与价值
  前面总是说价值,其实市场上讲的主要还是价格。
  影响价值的因素是历史意义、艺术性、稀缺性之类的,而影响价格的因素就多得多了。除了价值之外,还有材质、品相、受众的财力等等,尤其是受众的财力最重要。所以很多价值一般的东西其市场价格却高得出奇,而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却卖不到好价。比如某些清三代的官窑瓷器、明清玉器、鎏金佛像往往能卖高价,大老板喜欢嘛。高古陶瓷、泥塑木雕反而便宜,破破烂烂的不入老板之眼哦。
  基于价格的考虑,不良商家们恣意改造文物,手段使尽。造成了大量文物和艺术品的不可逆转的损坏。

  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请师友们留言斧正!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