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杜老倌侠客居go 2019-12-27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去桂林旅游的时候,除了欣赏了桂林山水的奇峰峻岭、风光秀丽的景色之外,还给了笔者一个意外的收获,让笔者看到了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依稀记得在笔者小时候,曾在赵忠祥老师主持的《动物世界》里看到过鸬鹚这种小动物,但印象并不深刻,对于从小到大一直生长在大城市的本人来说,今天能亲眼目睹鸬鹚,还是感到十分惊奇。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据导游简单的介绍说道:“今天你们所看到的这种小动物叫‘鸬鹚’,是一种水鸟,善捕鱼,经人驯养,可以帮渔人捕鱼”……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游结束以后,自己回家查了资料方才明白,鸬鹚是一种水鸟,生长于江南以南的河川、湖沼、海滨地区,如:浙江省、福建省的福州、广东省等地。它的羽毛主要成黑色,有的羽毛带有绿色的光泽;有的羽毛带有紫色金属光泽;其嘴扁而长,呈暗黑色,上嘴的夹端有勾,喉下的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的鱼就放在囊内,经过驯养,可以帮人捕鱼,是少数可以栖息在树上的鸟儿之一。人们把鸬鹚统称为鱼鹰,还有的地方又把它称之为“墨鸦”和“水老鸭”。之所以把鸬鹚称之为“水老鸭”,是因为它像鸭子一样有脚趾,其趾间有蹼。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只见一只只鸬鹚栖息在一排排竹竿上,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也不畏惧。突然间,一只鸬鹚好似离弦的箭飞了出去,划向水面,潜入水中,一个鱼跃,叼起一条鱼,飞溅出水面,又飞回到竹竿上,那渔人就将鸬鹚执在胳膊上,轻轻的挤压鸟颈下的袋子,取出鱼,放进准备好的桶内,待到第一只鸬鹚飞回来之后,第二只又开始飞了起来、第三只、第四只……有时候是一对鸬鹚飞了出去,同时又飞了回来,好像是杂技演员在表演杂技,看得笔者入神了!捕了一段时间,鸬鹚便停下来休息,待休息够了,便再一次起飞捕鱼,如此循环往复。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笔者对女导游咨询说道:“不是说鸬鹚这种动物极其善于捕鱼,又特别欢喜吃鱼,那为什么鱼儿没有被它吞进肚子里面呢?!”导游说道:“为了不让鱼儿吞进肚子里,渔人制作了一只细细的钢圈,把它套在鸬鹚的颈上,此时的鸬鹚只能捕鱼,而无法把鱼儿吞进肚里去!”接着她又补充去说道:“鸬鹚一天至少可以捕捞一百多条鱼!”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为了鼓励鸬鹚能多捕鱼,每过一段时间,渔人就取下鸟颈下的钢圈喂一条鱼以资酬劳,一眨眼工夫鸬鹚就把鱼儿吞进了肚子里!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通过这次旅游,笔者增长了新的知识,心里感到高兴极了!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旅行志之——闲话“鸬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