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人的冬天,从新鲜滚烫的羊腩煲开始

 一葉一如来 2019-12-27

晃眼间,冬至已过

北京都已经下了两场雪了

广州才勉强降温来了点寒风

然而明天就回暖了。。。

广州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入冬?

emmm,从气象学来说

这一灵魂拷问就交给专家来说

但对于专注美食X十年的芹菜来说

不管15℃还是25℃

广州人的冬天

是才能够那一煲羊腩煲开始的

秋冬补身,最喜吃羊。

在粤菜馆中

羊腩煲便成为了菜单上的“标配”

伴随着夜间渐冷的空气

冬天的脚步,近了。

啫酱加煲仔酱 风味大不同

如果食客愿意的话,主厨师傅可以将羊肉带到食客面前,来一次别开生面的煎焖羊腩现场show。砂煲里浅浅的一点油,热气腾腾升起时,生姜下煲,已浸熟过的羊腩放下煲中煎,滋滋声响,整个室内飘散着羊腩之香。这是羊身上最柔软嫩滑的部位——羊腩。经过这一煎,羊腩已然带上焦糖的甜香,再加高度米酒一溅,喳一声,酒香盖过肉香,将这个室内包围住。这一幕,在滨江西的惠食佳大公馆里上演着,有心的食客亦可效仿在家中一试。

羊肉煎过以后,加入酱汁与汤,只须稍稍漫过羊肉表面即可。一边煮,一边搅拌着,直到汁水越收越浓郁,最后浓缩成为浓稠的酱汁。刚熄火便端上桌,趁着热先来几口。滚烫的羊肉包裹着莹润的汁液,酒气早已挥发散去,只留下醇香在肉间,带着丝丝的甜。这风味大不同于市面常见的羊腩煲,它并无腐乳之味,主厨发哥介绍,那是啫酱与煲仔酱混合而成的“羊酱”,特别调和用来烹煮羊腩煲。先不必蘸酱,来一口已带味的羊腩,再试试蘸酱版,所配的为蒜蓉辣椒酱和甜酱,不流于平凡,其味令人记忆深刻。

双冬羊腩煲 咸香最惹味

羊腩煲里的配料各家各不同,但在传统的羊腩煲里,少不得“双冬”——冬笋与冬菇。它们都是一等一的“吸味”大将,能将羊腩与料头的滋味统统吸入自身之中,从而成为最丰厚的那两味。在沿江路的永利饭店和江南西的点公馆中,冬日里就有双冬羊腩煲。后者的配方出自香港某知名餐厅,主厨谭师傅曾在其中学艺,习得做法。

在羊肉的选择上,谭师傅精选生长期在一年半左右的东山羊,选羊腩部位,用料酒和白兰地煸炒,以祛除羊骚味,后飞水再炒,这样重复四五次。当羊肉之味达到他的标准要求后,就加入南乳、腐乳、当归片等十几种香料与羊肉同焖两小时。冬笋选择广西笋,取精华之部位,斜切成大件,与羊肉一同焖,在细火的熏陶之下充分入味。腐乳和南乳特别讲究,谭师傅称须用纯手工制作的港版腐乳,咸香度更高一些,能调动起整煲羊腩煲的香。

“入冬三部曲”主角都是羊

在从化地区,这会儿的温度要更低一些,山林更加清幽。周末到山林里玩耍时,不妨试试从都国际庄园里潮皇汇的支竹羊腩煲。主厨选用海南海宁的东山羊、从化当地的吕田腐竹、胡萝卜和马蹄等,用少许黄酒调味,加入适量柱侯酱及南乳焖制爆炒羊肉,配以软香吸汁的当地腐竹,放于砂煲之中,用文火慢慢焖煮,砂煲保持热力的同时,紧紧锁住了羊肉的鲜味。一揭盖子,小火扑哧扑哧滚煮着,那香味四溢,让人垂涎三尺。

此地有号称“入冬三部曲”,主旋律都为羊。除了从化支竹羊腩煲,另外“两部曲”分别是药膳炖东山羊汤和白切东山羊。厨师用海宁东山羊来做羊汤,看重其味道之醇厚,辅料精选多种原产地养生药材,包括上党党参和岷县当归等。这羊汤需进行4小时专业熬炖,斩件羊腿肉与名贵药材紧密结合碰撞,配以矿泉水高温持续炖煮,肉软汁浓,香气扑鼻。白切东山羊一般是作为一道凉菜食用,优质海宁东山羊腩肉部位,带皮烹调,原汁原味。富含满满胶原蛋白的带皮羊腩肉,只需少许食盐即可呈现,清新爽口,肉质嫩酥,佐以手工酿制的酱油,别致风味,让人大快朵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