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打仗时,“扛军旗”的士兵不拿武器,为何无人敢杀?

 思明居士 2019-12-27

在古代征兵打仗是常有的事情,一个国家要想扩张领土,肯定会经常征战四方,就比如曾经的“成吉思汗”,他可是打了一辈子的仗,最后还死在了“马背”上。每一个军队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秩序,将领士兵各司其职,观看古装剧的时候,播放到打仗场景,两军对垒之前互相放个“狠”话,然后吹响号角,击鼓助威,之后两军才厮杀到一起。

古代打仗时,“扛军旗”的士兵不拿武器,为何无人敢杀?

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角色”?冲锋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扛军旗的士兵一马当先,军旗起到的作用是指挥,因此军旗对一个军队的士气有很大的影响,既然军旗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先斩杀军旗手,杀一杀对方的锐气?并且往往都是哪一方彻底溃败了,军旗才会倒下,或者被对方砍到?据史料记载,扛旗手一般都不拿武器,既然如此,为何无人敢杀?

古代打仗时,“扛军旗”的士兵不拿武器,为何无人敢杀?

首先扛军旗的士兵是体力最好的,一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毕竟军旗很重要,不可能选一个老兵,用老兵的话体力跟不上,就会成了一个活靶子。其次武艺高强,一般这样的人都比较有胆识和魄力,毕竟是第一个冲出去的,胆子肯定要大,而且功夫好的人身手会比较灵活,不容易被伤害,这样的人防御方面非常好,想要杀之难度非常大,有闲工夫杀扛旗手,不如杀几个小卒来的容易。

古代打仗时,“扛军旗”的士兵不拿武器,为何无人敢杀?

再就是他们不需要参加战斗,因为军旗是一个军队的“军魂”,军旗不仅仅有着指引的作用,还是一个军队的“精神”所在,所以扛军旗的人不用杀敌,只需要把军旗保护好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他们无需分神做别的事情,一个心思的保护军旗不倒,再加上高超的武艺傍身,自然能躲开袭击的敌人。

古代打仗时,“扛军旗”的士兵不拿武器,为何无人敢杀?

还有一个原因,扛旗人身边还有一个护旗手,这个护旗手也不是什么小角色,同样是年轻体壮、武艺高强之人,他的作用就是游走在扛旗手的身边,时刻杀掉准备偷袭的敌人,这样一来等于多了一层保护,双重防护下,想要砍杀扛旗手,或者是砍到军旗,自然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就像刚刚司马说的,有这个闲工夫去跟扛旗之人周旋,不如多杀几个小兵,而且护旗手武艺高超,去砍对方的军旗不就等于送死吗?这么费力不讨好,还容易丢小命的事情,自然没有人愿意去做,所以打仗的时候,一般没有人敢杀扛军旗的士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