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高血压,眼睛红、干、胀!用两个穴位能缓解,免费分享

 金坛区 2019-12-27


  本文理论依据:《腧穴证治学》、《百症赋》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 我这篇文说,想跟你聊聊高血压患者的眼睛问题。

   我们国家老年人越来越多。六十来岁身患高血压的朋友比比皆是。前一阵,我们小区的一个邻居就过来找我了。

   这个人63岁,确诊高血压已经四五年了。她的主要不适症状,就出在眼睛上,眼睛常常发红、发胀、发干涩,很不舒服。只要是眼睛不舒服,那肯定是血压上来了。这是她的经验。

   我看了一下她的状态,嘱咐说,你第二天到我那里去一趟。如果我没空,我让别人帮你调一下,用针灸的办法。

  

   第二天,她去了。我让人针刺她的睛明穴和行间穴。其中,睛明穴针刺的时候需要将其眼球推向外侧固定,缓慢进针,小心翼翼,不提插,不捻转。行间穴则斜刺0.5寸。

   一次治疗结束后,此患立即觉得眼睛轻松明润,眼前清晰不少。后来,此患又陆陆续续做了几次治疗,眼睛的不适基本消失了。

   我告诉她,这可没完。你现在要做的是赶紧把血压控制好,得用好降压药,不能等血压上来、眼睛难受的时候再想办法。

   读者朋友,我,文君然,作为一个中医人,肯请你记住这两个穴位:睛明穴、行间穴。

  

   睛明穴,位于目内呲角上方的凹陷处。它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善于清热明目、养肝退翳、疏风通络。他对于肝中阴血不足所导致的眼病、眼不适有调治效果。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第二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它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为该经的荥穴,善于清热泻火,主要用于清肝平肝、疏肝泄肝。

   细心的读者朋友可能会看到,这两个穴位的主治范畴,都和肝有关系。而高血压这个病,中医认为其属于“眩晕”范畴,理论上和肝有密切关系。肝中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或肝郁气滞,久而化热,令肝火上炎,都会循经刺激到我们的眼睛,导致眼睛发红、发胀、干涩。肝开窍于目啊。肝不好,眼睛一定不好。所以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清肝火、平肝阳是养眼睛的必由之路。

  

   睛明穴和行间穴,清肝平肝,改善肝阴血不足、肝阳上亢在眼部的体现,故而可以拿来应用。

   当然了,这可不是我的经验。这个经验,其实早就有了,在《百症赋》里就有了。原文就是:“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咱们有类似困扰的朋友,虽然不会用针刺的办法,但是我们可以用手指尖来按压这两个穴位。每天各按压200下,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

   好了。就写这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