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礼拜 六点钟

 苏迷 2019-12-27
《苏州日报》
2019-12-21 

  “三礼拜六点钟”是“醋”字的谜面,或者说是“醋”的隐语,指产生的妒忌情绪(包括男女间情事)。《海上繁华梦初集》第二十回:“看见楚云和阿巧怒冲冲地与人争闹,那边乃是如玉,估量着为了三礼拜六点钟事情。”礼拜是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而带来的名词,即今日普通话中的“星期”。但苏州、上海一带口语中仍称为“礼拜”,三礼拜即三个星期,三个星期再加上六点钟,怎么与“醋”或者是“吃醋”有关呢?

  原来,这是利用了猜谜中的“拆字格”。“醋”字,一边是个“酉”字,一边是个“昔”字。“昔”字上下分拆为“廿一日”。一个星期为七天,三个星期即二十一日,正好是个“昔”字。此外,在旧时,以地支与十二时辰制相配时,六点钟正好是“酉”时。古代将一天平均分配给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子时”即“夜半”,晚上十一点到次日一点,以下依此类推,即丑时(鸡鸣),一点到三点;寅时(平旦),三点到五点;卯时(日出),五点到七点;辰时(食时),七点到九点;巳时(隅中),九点到十一点;午时(日中),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未时(日昃),下午一点到下午三点;申时(晡时),下午三点到下午五点;酉时(日入),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戌时(黄昏),晚上七点到晚上九点;亥时(人定),夜九点到夜十一点。宋代以后,把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四小时制了。酉时的初是下午五点到六点,正是下午六点到七点,下午六点钟当然是名副其实的“酉”时。合起来,三礼拜为廿一日,是“昔”字,六点钟是“酉”字,左右相合便是个“醋”字。

  众所周知,一天之中,有两个六点钟,一个是早晨六点,另一个是下午六点。那么,既然谜面是“六点钟”,也可以认为是早晨六点,即“卯时”。有人认为,这与古代情人“相约黄昏后”有关。既然情人相约黄昏后,那就只能指“下午六点”。这个谜面的前半句话“三个礼拜”,要转个弯才能得出“二十一日”的结论,下半句“六点钟”也得转个弯,才能确定是“下午六点”。这就是这个谜面的过人之处。

  这是个文字游戏,借以指代“吃醋”。此语旧时用得较多,如今的青年人已经不用了。但老苏州在闲聊时,偶尔还用此幽默一下:“小王看见小张来找隔壁阿妹,面孔‘多云转阴’,恐怕是三礼拜六点钟哉!”

  柯继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