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七夕】咱中国人自己的七夕,到底该怎么过?传统七夕节俗面面观

 浩然文史 2019-12-28

喜欢历史,请点浩然文史

文史君说

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稍微有点年纪的朋友应该有印象,七夕以“中国情人节”的形象重新打包出现,实际上是最近十年左右的事情。那么,作为传统节日的七夕,它本来的面目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美好的传说和故事?作为七夕的“镜像节日”的西方情人节是怎么个来历?以及,为什么会发生传统的七夕到现在“中国情人节”的这种流变?

借着今年的七夕节,我们团队准备了一组文章,分别来跟大家聊聊上述的这些问题。今天是系列的第1篇文章,主要跟大家谈谈传统七夕的节俗。

农历七月初七,传统的七夕节又要到了。商家也好,媒体也罢,包括热恋中的男男女女们,又开始热闹了起来。单身狗说:我不care!Ok,祝你缘封不动,高兴就好。

不管怎么说,七夕是咱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丰富的节日活动,但这些传统的节俗,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我们今天所谓“过七夕”,或者叫“中国情人节”,其实大多数的节日符号都是从西方情人节复制过来的,诸如巧克力啊、烛光晚餐啊等等。虽然也挺热闹,但总归少了些“中国范儿”。那么,传统的中国人是怎么过七夕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必也正名”,

七夕节的传统名称

咱中国人讲究“名正言顺”,所以在介绍七夕的节俗之前,先跟大家聊聊这个节日的名称问题。

七月初七,这最早当然是农历中的一个日子,据民间传说,在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天上相会。将天空中的星象附会成神话故事,这是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的一种叙事方式,咱们中国也不例外。据考证呢,牛郎织女的传说大约产生于西周时期。七月七是牛女相会的日子,这便是这个日期最早的含义。

牛女传说,可能是今天七夕最有名的节日符号了

随着牛女传说的传播,民间开始出现一些在这一天纪念牛郎织女的活动,比如在云梦秦简中有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记载,在《三辅黄图》中也有在渭水上架桥,接引牛郎织女的活动。这些活动在西汉时逐渐传到了宫廷之内,如《西京杂记》中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后世七夕节最主要的穿针乞巧节俗,在这时已经出现了。不过这个时候,人们一般还是把这个节日叫做“七月七日”,而“七夕”的简称,要到东汉之后了。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

七月七日牛女相会,民间最早的节俗实际上也是跟男女相会有关。但后来传到宫廷之中,皇宫里自然不能再庆祝男女相会。宫廷之中彩女(即宫女)众多,于是就逐渐地变成以穿针为代表的乞巧、斗巧活动。这些活动也随着官方的推动逐渐地扩散到民间,七月七日也就有了“乞巧节”的名字。而由于这些活动主要都是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参与的,所以在很多地方,这一天也被叫做“女儿节”。

二、传统七夕节的主要节俗

七夕节起源于纪念牛女相会,但在后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主要的节俗和牛郎的关系其实不大,织女才是这一节日的主角。相应的,参与节日活动的主体,也是以女性为主的。传说中织女的针法非常的高超,所以在七夕这一天,人间的女子便趁她与牛郎相会的时候祈祷她能够将巧艺传给自己。所以乞巧就成了传统七夕节的主题。而相应的,传统女性的其他一些诉求,也会在这一天向织女祈愿,所以七夕的节俗中还包含了乞美、乞子等内容。

1、乞巧的节俗

传统的七夕节中,向织女乞巧的仪式可谓多种多样。从官方到民间,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最著名的节俗当属穿针乞巧。前引《西京杂记》中“穿七孔针”说的便是这种习俗。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有“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的记载。一般来说,这种穿针活动,往往还要加入一点比赛的性质,称为“斗巧”,要比赛谁能穿得更快更好,才算是乞得了巧。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不同的地方又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玩法”,比如对月穿针、暗处穿针、背手穿针等等,甚至七孔针已经不能彰显女性高超的技艺了,天津等地的女孩子还流行过穿九孔针。通过这样的比赛,实际上也体现了七夕作为一种节日,它的娱乐与社交的功能。

穿针乞巧

此外,既然是向织女“乞巧”,那自然也少不了乞求、祭拜的仪式。魏晋时期,“其夜洒扫于庭,露施机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荧重为稻,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七夕逐渐变成一种家庭的聚会,要摆香案、设供品,然后于月下向织女请求。具体的仪式和供品,各地依风俗和物产不同有很大的差别。除了常见的茶、酒、点心、水果之外,有些地方有供“针”的。这个针并不是缝衣服的针,而是少女提前几天将豆子泡在水里,发出来的豆芽。摆上供品后,自然要祭拜织女,或者是画像、或者是泥塑的偶像,也有的地方直接对织女星祭拜。

即是乞巧,也是女性聚会的机会

七夕节既然是祈祷,那么也免不了有一些占卜的习俗。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用蜘蛛来占卜,或许是因为蜘蛛结网,与人们织布有相似的地方吧。像《荆楚岁时记》中有“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的说法。具体的占卜做法各地有差别,但一般都是抓一只蜘蛛,放在小盒子里,然后第二天如果结网了,或者结的网多,便以为得巧。

蜘蛛占卜和针影占卜

除此之外,吃巧食也是一种乞巧的方式,包括各种特制的巧果、巧饭等等。巧果除了各种时令的水果之外,一般会用各种油、面、糖混合然后油炸成不同形状的面果果。也有的地方会烙各种形状的饼子,也有见做各种糖人面人的。总之,各地风俗不同,花样很多。至于巧饭,一般是面条、水饺一类,但有些地区加入了一定的社交元素。比如山东一些地方,过去有七个姑娘一起准备材料,一起包水饺吃的习俗。

巧果果

2、乞美、乞子的习俗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没有变过。作为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传统的七夕节俗中,自然也少不了女性对美丽容貌的祈愿。比较有代表性的乞美节俗有:

以花朵汁液染红指甲。在没有各种化学合成的指甲油的古代,用植物汁液染红指甲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化妆手段。不过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种对美的表达收到财力与社会的制约,平时是不太有机会显露出来的。而七夕节正好给了爱美的女性一个表达的机会。用来染红指甲的植物各地都有不同,比较常见的有凤仙花、月季花等。

凤仙花

用木槿叶洗头。在一些地方神话传说中,织女在七月七这天在机杼旁用木槿叶洗头,头发乌黑亮泽,牛郎看了遂心生爱慕。所以后世七夕,有用木槿叶煮水洗头的习俗。这里面除了对美丽、清洁的追求外,也暗含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

此外,也有些地方有用露水洗脸、沐浴的习俗。在江浙一带,有民间传说七夕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约会时流下的眼泪,有清洁美容的效果。女子在七夕当晚将水盆置于屋顶,第二天用接的露水洗脸,洗手,可以让眼睛明亮、心灵手巧。

接露水洗脸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子孙的繁衍是头等大事,个人的爱情、美丽的追求很多时候都是被压制的。而有没有儿子,也往往决定了一个已婚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所以在七夕的祈愿中,自然也会有求子这一项内容。不过乞子的诉求往往不单独表达,而是隐喻在其他节俗当中。

比如,女性们在选择给织女的贡品的时候,往往要选择多籽的水果;选择蜘蛛来乞巧,而蜘蛛有“喜子”的俗名;种豆芽来乞巧,也有“种生”的说法;等等。当然,也有比较直接的表达乞子愿望的。唐宋之后,逐渐在一些地方流行制作婴儿偶像,有蜡像也有木像。唐代的时候称为“化生”,而宋代受到佛教的影响,称之为“摩睺罗”。

宋代街边贩卖的摩睺罗

4、传统七夕中的男性

传统的七夕有女儿节之称,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不过这并不是说在传统的七夕中,就没有男性的立足之地。也有一些节俗活动,是男性可以参与的。

民间传说,七月七日这天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掌文运,所以古代要考取功名的男子,在这一天也会祭拜魁星。祭拜的仪式倒也寻常,无非就是香案贡品,祭祀偶像,然后聚众宴饮而已。此外,民间有“七月七,晒书衣”的俗谚,意思是七月七这天,要讲旧衣服、书籍拿到太阳下晒一晒。这一习俗开始自汉代,大概与这一天立秋不久,开始换季有关。

三、压抑与隐藏的真实乞求

如前所述,传统的七夕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其主要的节日内容为乞巧,故也被称作乞巧节。然而,乞来的“巧”,是做什么用的呢?或者说,女性为什么要去“乞巧”?这有什么好处?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手巧,在传统的挂念里被认为是女性重要的“美德”,善纺织也是女性在家庭中立足的重要技能。这样一种对“手巧”的强调,根本上来说当然是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决定的。但一定程度上,在一个由男性掌握资源分配权力的男权社会,男性通过或明或暗的手段,对“优秀女性”标准的构建,在这种观念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于,很多女性自己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了这种标准,认为“女人应当如此”。这实际上印证了波伏娃所说的:“女性是被创造出来的”。

男耕女织

然而,除了将女性工具化的“巧”的需求之外,女性也有对爱情的需求,对美好家庭生活的渴望。这些需求在传统社会中被压抑和隐藏起来了,但也是真实存在的需求。我们可以从一些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窥见这种被遮掩的需求的一角。

比如,我们在传统戏曲《长生殿》中,第22出《密誓》有“七夕乞巧,长生盟誓”的故事。这一出戏,名义上是杨、李在七夕乞巧,实际上通篇并未祈求得巧,而是在讲述两人爱情的誓言。

传统戏曲《长生殿》

当然,文学作品是男性构建的文本,可能也有些高高在上。那么主要由女性俚语构成的《西和乞巧歌》(清代到民国甘肃西和女性乞巧节的歌本),则将女性的真实诉求表达的明明白白,如抱怨婚姻不幸的:“一样的戥子一样的银,女子不如儿子疼。 十二三上卖给人,心不情愿不敢嗯”;有抱怨抓壮丁的:“半夜里打门心上惊,保长领人进了村”;等等。

对爱情、对美好婚姻、甚至对男女平等,这些都是埋藏在女性心底深处的乞求,又岂是一个“巧”能涵盖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