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埃及博物馆一游

 youxianlaozhe 2019-12-28

今天带大家领略世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开罗埃及博物馆(Egyptian Museum Cairo)。

中国神话中的 「黄帝大战蚩尤」发生在距今 约4600年前,同时期的古埃及,比神话更不可思议的 「胡夫大金字塔」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

公元前300年左右,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芈月之子)刚被扶上王座,古埃及已经步入了最后一个王朝 「托勒密王朝」。

从第一位法老「美尼斯」登基,到 「埃及艳后」自尽经历了三千多年,辉煌的古埃及文明随着「托勒密王朝」的覆灭而沉寂多年。

1798年,年轻的 拿破仑怀着对「亚历山大大帝」的崇拜之情攻入埃及,由上百名艺术家、考古学家、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也随之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

神秘而华丽的古埃及文明,迅速风靡欧洲。法国大文豪福楼拜在埃及获得了写作灵感,马斯奈和比才都有创作了关于埃及的歌剧,威尔第受时任埃及总督邀请谱写了不朽的《阿依达》......

伴随着文化热潮,埃及文物也遭受到了大规模的掠夺。经历了一些列文物保护措施及多次搬迁,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博物馆「开罗埃及博物馆」在解放广场前被建造起来,并于1902年正式开馆。

随着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发掘,展品数目远远超出博物馆的容纳量,2002年, 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计划开始建设。

新馆将于2020年开放,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考古博物馆,计划展出包括图坦卡蒙全部墓葬品在内的超过10万件展品。

透过巨大的透明墙面可以眺望雄伟的 「吉萨三大金字塔」,博物馆中庭矗立着威严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像。

下面,我将按年代顺序,逐一介绍20件珍贵馆藏 。

开罗埃及博物馆20件不可错过的馆藏

01

彩绘双耳陶罐

Gerzeh Culture Pottery

格尔津文化时期

| 3500.BC-3100.BC |

古埃及的前王朝时期,通常被划分为 涅伽达文化三阶段:第一阶段又叫「阿姆拉特时期」,第二阶段又叫 「格尔津时期」,第三阶段被视为「第零王朝」。

「格尔津时期」的墓葬中,被发掘出了许多带有 暗红图案的棕黄陶罐。上图中的双耳陶罐上绘有一艘带有 两个舱的大船,有桅杆和密集的竖桨,船头有棕榈树装饰。

陶罐用于盛水,图案也与河流相关。陶罐左下侧的弧形波纹指代水边,水中有五只并排站立的火烈鸟。五千多年前的埃及人,已经能如此生动地记录身边的生态环境和交通工具了。

「格尔津时期」的古埃及已经有了鲜明的阶级分化, 王权和贵族意识开始成熟,虽无统一的君主,但已有类似诸侯国的地方割据势力。

这一时期出现了象形文字。眼镜蛇和鹰已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冶金和陶艺等技术已经颇为成熟了,出土的陶俑、石雕和刀柄上的装饰颇为精美。

02

纳尔迈调色板

Narmer Palette

格尔津文化时期

| 3200.BC-3000.BC |

「纳尔迈调色板」绝对是埃及国家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它是世上最古老的历史文献。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都可以借往国外展出,但这块调色板从未被允许外借过。

古埃及人用调色板研磨矿石,制成深色眼妆涂在眼睑周围,降低眩光,防治眼疾。一些雕刻精美的调色板,有宗教祭祀的功能。

这块调色板于1898年,在前王朝时期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 「希拉孔波利斯」的鹰神圣殿中被发现,记录了古埃及 国王纳尔迈统一上下埃及的情景。

调色板的主画面描绘了,国王纳尔迈头戴 「上埃及王冠」手持梨形权杖击杀敌人的情景 。他留着皇室胡须, 身穿短裙露出牛尾巴,身后跟着提鞋仆人。七瓣花(有时是六瓣)代表着王权。

右上方的画面,是 象征权力和复仇鹰神荷鲁斯(Horus),提着绳子奴役敌人。敌人身上盛开的 「纸莎草」是下埃及的象征。

整个画面寓意着上埃及对下埃及的征服。纳尔迈的身份尚有争议,人们普遍认为他就是第一王朝的开创者美尼斯。

调色板上方刻有 长着牛角和牛耳的巴特女神(Bat) ,她是天空和宇宙的化身。 两个女神像中间的区域,宫室中一只鲶鱼和一个凿子,是国王纳尔迈名字的象形符号。

下方的画面是纳尔迈头戴 「下埃及王冠」,前面有代表他名字的鲶鱼和凿子。提鞋仆人跟随其后,祭司和旗手在前方开路。

最右侧是两排被斩首的敌人,他们的头颅被放在腿间,生殖器被割下放在头上。尸体上方,一艘大船驶入敞开的门,寓意 着敌人彻底被征服。

下方刻有两头神话中的神兽 「蛇颈狮/豹」(Serpopard),它的形象最初源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象征着宇宙的混沌、自然的神力。

在这块调色板中,两个埃及人用绳子拴住了神兽,似乎意味着征服及秩序的建立。两个神兽交缠在一起,也呼应了上下埃及统一的主题。

石板正面最下方刻有一男一女,城墙的图标指代敌国;反面最下方刻有公牛形象的国王(被视为天神之子)推翻城墙,击垮敌人的情景。

两头神兽的形象也出现在了另一块著名的 「双狗调色板」上,这件文物目前收藏于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内。

03

左塞王全身像

Statue of Djoser

第三王朝 左塞时期

| 2630.BC-2611.BC |

左塞王是古代及第三王朝的开辟者,他的这座石灰岩塑像,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按照等身比例制作的雕像。

他身披长袍,下巴留着象征王权的假胡子,头戴古埃及法老标志性的 王巾 (Nemes),这也成为了后世君王墓葬中最常见的形象。

左塞王的 「阶梯状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古老、最有特点的金字塔,相传是由大臣伊姆荷太普设计修建。这位大臣也是掏出内脏制作木乃伊这一技术的发明者。

左塞王的阶梯型金字塔

Step Pyramid of Djoser

死者之城「塞加拉」墓葬群入口

Entrance to the burial complex of Saqqara

左塞王陵墓中的蓝色珐琅装饰墙

Blue Faience Wall Decoration Djoser Tomb

04

美杜姆群鹅图

Meidum Geese

第四王朝 斯尼夫鲁时期

| 2575.BC-2551.BC |

斯尼夫鲁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创立者,这幅「美杜姆群鹅图」是他长子墓中墙面上的石膏装饰,是一幅完整壁画中的残片。

壁画由工匠在墙面雕刻,再填以颜料。 画面中两种鹅对称分布,据考证,它们可能来自当时的希腊和土耳其。

这幅距今近4600年的作品,展现出了古埃及人极高的绘画水平,羽毛和植物的细节、色彩的运用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

墓中完整壁画模拟还原图

Painting From Nefermaat's Tomb

提到斯尼夫鲁,不得不提他修建的三座非常有辨识度的金字塔。

美杜姆金字塔,是在斯尼夫鲁的父亲统治时期开始修建的,在七层阶梯状基础上以石灰岩制成外壳,填充成平整的四棱锥形。但如今外层已完全坍塌,只留下了部分内核。

美杜姆金字塔 The Meidum Pyramid

折角金字塔,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平整的石灰岩坡面外壳。塔身下半截坡度大约是54度,上半截大约是43度。

一个较为科学的推断是,修建到一半的金字塔出现了不稳定迹象,为了防止坍塌而改变了角度。事实证明,补救后的它比美杜姆金字塔坚挺多了。

折角金字塔 The Bent Pyramid

红金字塔,是斯尼夫鲁王最终安息的陵墓。它的外壳岩石中含有铁元素,氧化后在阳光下会呈现出略微锈红色。

它高达105米,是古埃及第一座真正的四棱锥形金字塔,坡面与地面呈43度,与折角金字塔上半截角度相同。

红金字塔 The Red Pyramid

05

拉胡泰普与奈费尔特双人像

Statues of Rahotep and Nofret

第四王朝 斯尼夫鲁时期

| 2575.BC-2551.BC |

拉胡泰普王子的身份尚有争议,他可能是斯尼夫鲁王的儿子或兄弟。他与妻子的这套塑像,肤色一棕一白,画着深色眼妆,符合当时对男女外貌较为盛行的审美标准。

这两尊人像是由石灰岩雕刻而成,并涂上了生动的色彩,椅背上的象形文字表明了他们的身份。女性塑像佩戴有精美的头饰,和古埃及流行的 宽领项链(Usekh)。

雕像的眼眶由不透明的石英制成,镶嵌有天然水晶制成的眼球,眼球中还有黑色瞳孔。

这两双巧夺天工的明目,让塑像经历了4500多年依然散发着生命力。 据说墓室被打开时,勘探者被雕像炯炯发亮的眼睛吓得半死。

06

胡夫小型雕像

Statue of Khufu

第四王朝 胡夫时期

| 2551.BC-2528.BC |

震撼世界的 「胡夫大金字塔」让这位相传十分残暴的法老,成为了古埃及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

这尊小型象牙雕像仅 7.5厘米高,在冥王奥西里斯(Osiris)神庙中被发现。底座上刻有胡夫的名字,这 是他目前被发现的唯一全身塑像。

在1889年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 「胡夫大金字塔」已作为世界最高建筑,屹立了四千四百多年。它原本高达146.5米,相当于一座四十层楼的摩天大厦,经过岁月侵蚀矮了10米左右。

这座奇迹般的建筑有着完美的比例和复杂的内部构造,它的方位和尺寸规划都经过了精密的天文地理计算。在那个时代,采石、搬运、堆砌等每一个步骤都是难以想象的庞大工程。

属于祖孙三代:胡夫、哈夫拉、孟卡拉

07

哈夫拉坐像

Statue of Khafre

第四王朝 哈夫拉时期

| 2520.BC-2494.BC |

哈夫拉是胡夫的儿子,他从逝世的兄长那里接过了王位(有说法是哈夫拉谋杀了兄长),成为了金字塔时代又一位口耳相传的暴君。

这尊闪绿岩雕塑发现于哈夫拉山谷的神庙中,面部、胸腹、四肢和指头的比例非常严谨,神态威严,肌肉线条流畅,头上的王巾条纹和腰间短裙的褶皱都细腻整齐。

法老后脑勺有着鹰神荷鲁斯的庇佑,王座两侧扶手是战争女神塞赫美特的母狮形象。王座两侧刻有 代表上埃及的莲花和代表下埃及的纸莎草,表明法老对国家的绝对掌控。

哈夫拉金字塔高度比胡夫大金字塔略矮,但修建的坡度更陡,所处的地势更高,因此看上去似乎是吉萨三大金字塔中最高的一座。

哈夫拉金字塔前俯卧着著名的 「吉萨狮身人面像」,有人说它是依照哈夫拉本人的相貌建造的,也有人说是哈夫拉按照父亲胡夫的形象修建的。

07

孟卡拉与两位女神

Statue of Menkaure with Hathor and Cynopolis

第四王朝 孟卡拉时期

| 2490.BC-2472.BC |

孟卡拉是哈夫拉的儿子,胡夫的孙子。这座三人雕塑,中间是头戴上埃及王冠,身穿短裙的孟卡拉王,有着阳刚且健硕的肌肉线条。

他左边带有牛角和太阳圆盘的是 哈托尔女神(Hathor),她的形象源自上文中提到的母牛神巴特(Bat),她是爱与美、舞蹈与音乐的女神。

他右侧头顶着胡狼的是 安普特女神(Anput),胡狼是古埃及的死神阿努比斯(Anubis)的形象,安普特是死神的妻子和女性化形象。

▲ 雕像的发掘现场

▲ 另一尊相似的三人雕像

▲ 孟卡拉与妻子的双人像

孟卡拉的金字塔,是吉萨三大金字塔中规模最小的一座,高度还不及他父亲的一半,做工也相对粗劣,底部有未完成的花岗岩。它曾遭受过大规模的人为破坏。

08

祭司木雕像

Kaaper Wooden Statue

第五王朝 乌瑟卡夫时期

| 2465.BC-2458.BC |

这尊古老的木雕,有一个亲切的昵称 「老村长」(Sheikh el-Beled),因为当时把它发掘出来的工人们都觉得他的面相太像自己的村长了。

事实上,这位叫Kaaper的男子,是古埃及一位颇具地位的祭司和书吏。雕像呈现出了他肥胖的身材和圆润的面型,嘴角隐约有几分慈祥的笑容。

他的眼睛由石英和水晶制成,原本覆盖在身上的石膏和色彩已经脱落。作为一件木制品,能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已经非常难得了。

古埃及的艺术品并不仅仅是用以歌颂君王和神明,也会用来表现普通官员的形象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包括祭司、书吏、搬运工、啤酒女工等。

09

孟图霍特普二世雕像

Statue of Mentuhotep II

第十一王朝 孟图霍特普二世时期

| 2065.BC-2014.BC |

孟图霍特普二世被人们视为半人半神的英雄君主,他在位统治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结束了埃及四分五裂的第一中间时期,开启了辉煌的 中王朝时代。

这尊彩绘砂岩雕塑并不那么注重写实性,手脚和身体的比例都没有严格按照人体来雕刻。和前文中的几位法老形象不同的是,他双手交叉在胸口,更加强调了财富和权力的统一。

相传他不仅是一位重视君权的法老,而且 极力将自己神化,赋予自己天神般的威严。

▲ 孟图霍特普二世陵墓遗址与还原图

▲ 神庙壁画上的孟图霍特普二世

10

埃及士兵与努比亚弓箭手

Wooden Models of Soldiers in Mesehti's Tomb

第十一王朝

| 2135.BC-1994.BC |

古埃及领土由四十多个 「诺姆」组成,就是类似省或州的地方单位。梅塞蒂(Mesehti)是第十一王朝时期,上埃及的一位地方执掌者,也是一位颇有权威的祭司。

十九世纪末,他保存较为完好的陵墓重见天日,其中的两套士兵木雕备受瞩目。棕色皮肤,穿着白色短裙,手持长矛和盾牌的是古埃及士兵。

黑色皮肤的是努比亚弓箭手。努比亚曾位于埃及南部阿斯旺地区。公元前15世纪被古埃及征服,公元前11世纪脱离统治。公元前7世纪,努比亚人占领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五王朝。

木雕做工非常精致,士兵的神态、发型、身姿体态、衣着和盾牌上的纹路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使得队列整齐有序却一点儿也不让人感到单调。

11

清点家畜模型

Wooden Models in Meketre's Tomb

第十二王朝 阿蒙涅姆赫特一世时期

| 2065.BC-2014.BC |

古埃及宫廷大主管 梅凯特(Meketre)是一位三朝元老,侍奉了三代帝王。他所生活的年代,中国才刚刚进入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

他的墓室遭受过多次洗劫,财宝洗劫一空,墓中的彩色壁画也被摧毁。所幸的是,墓中一处隐蔽的房间于1919年被发现,25件精致的木雕尘封四千年后重见天日。

▲ 清点家畜模型被发现时

这些木雕高度写实地还原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场景,包括面包制作、肉类加工、啤酒酿造、畜牧饲养、纺织编制、远航捕鱼等。

那些原本只能在壁画中才能看到的生产生活场景,被心灵手巧的匠人鲜活呈现出来。比起帝王和神灵的塑像,这些充满淳朴生活气息的玩物更令人心生触动。

12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双身像

Double Statue of Amenemhat III

第十二王朝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时期

| 1842.BC-1794.BC |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下,埃及国力强盛,境内的叛乱基本被消除。他兴修水利工程用于农牧业发展,重视艺术、航海、采矿等产业发展。

这件花岗岩双身像,之所以做成对称的模样,很可能是为了传达上下埃及在国王的统一治理下繁荣富强。

雕像中国王身材健硕优美,手托盛满鹅、鱼和莲花的盘子,这些水产品如瀑布般顺着托盘边缘滑落。

他将自己的形象与尼罗河神哈比(Hapy)的形象融为一体,传达出这样的寓意:是尼罗河神和国王赐予了埃及人民食物与富足。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修建有两座金字塔。 黑金字塔修建得较早,留有国王、王后和子女的墓室,内部空间非常复杂,因此承重能力较弱。国王真正的安息之地,是位于哈瓦拉的另一座金字塔。

▲ 黑金字塔 Black Pyramid

▲ 哈瓦拉金字塔 Hawara Pyramid

▲ 塔尖石 Pyramidion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时期逝世的几位公主的陪葬品中,发掘出了不少巧夺天工的饰品,展现了古埃及工匠高超的宝石切割、镶嵌技艺。

13

河马

Hippopotamus

第二中间时期

| 1781.BC-1550.BC |

在第二中间时期的墓葬中,常可以发掘出湖蓝色珐琅质地的河马雕像,接近水的颜色和河马身上绘制的莲花、水鸟的图案表明其生活环境。

河马一度被古埃及人奉为神明,雄性河马有着强大的破坏性,相传古埃及历史上第一位法老就是被河马杀死的。

雌性河马为保护子女表现出的勇气更令人敬畏,因此生育女神 Taweret的形象就是河马。河马雕塑也被古埃及人视为驱散恶灵,帮助死者重生的灵物,它身上画的莲花图案也有重生的寓意。

▲ 大都会博物馆的另一只 Hippopotamus

14

国王荷尔塑像

Statue of King Hor

第十三王朝

| 1777.BC-1775.BC |

荷尔王统治时间极短,在古埃及历史上是一位没什么存在感的法老。直到1894年,考古学家在黑金字塔附近发现了他的墓,才证实了他的存在。

陪葬的财宝大多被洗劫或摧毁,但这尊按照法老真实比例制作的木雕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他的体态像女人一样修长柔和,左脚往前迈的态势很少见。

法老那栩栩如生的瞳孔配上嘴角隐约的笑意,使得雕像看上去有几分诡异。他头上一双朝向天空的手臂,也是极其罕见的。

▲ 被挖去珠宝的面具和残余装饰品

15

哈特谢普苏特头像

Hatshepsut Head Statue

第十八王朝 哈特谢普苏特时期

| 1479.BC-1458.BC |

刚刚介绍了一位体态阴柔的男法老,现在要介绍的是一位常以男性形象示人的女法老,也是掌权时间最长的女法老—— 哈特谢普苏特。

相传这位女法老从年轻时就显露出了政治野心,掌权后常身着男性装束、戴着假胡须,多将自己的形象与冥王欧西里斯(Osiris)混淆。

这尊巨大的头像尽管已经破损不堪,但仍能看到她脸上的皮肤涂料采用了古埃及男性塑像常用的棕色,而且下巴上留有象征权力的长胡子。

▲ 哈特谢普苏特神庙

Mortuary Temple of Hatshepsut

哈特谢普苏特的丈夫图特摩斯二世。是她同父异母的兄长。丈夫在位期间她便开始执掌朝政,丈夫去世后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法老。

她逝世后,她的继子,有着 「古埃及的拿破仑」绰号的图特摩斯三世掌权后,蓄意毁坏了大量她生前治国的痕迹。

古埃及历史上出现过多位女性法老:

第一王朝的摄政女王莫尼斯(Merneith)

第六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尼托克里斯(Nitocris)

第十二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Sobekneferu)

第十八王朝的纳芙蒂蒂(Nefertiti)

第十九王朝的末代法老塔沃斯塔(Twosret)

托勒密王朝的埃及艳后(Cleopatra VII)

16

阿蒙霍特普三世雕像

Statue of Amenhotep III

第十八王朝 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

| 1391.BC-1353.BC |

在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大厅中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阿蒙霍特普三世和 泰雅王后(Tiya)的巨大雕塑,脚下有他们所生的三个女儿的雕塑。

阿蒙霍特普三世执政期间,古埃及进入到了一个全盛时期,他迎娶了多位外国公主,内政外交都非常稳定,他还修建了大量宏伟壮丽的建筑。

他保存下来了大量自己的塑像(已发现超过250尊),在大英博物馆埃及馆最显眼的位置,可以看到多尊他的塑像。

尽管这位法老非常贪恋女色,迎娶过多位外国公主,但他最亲近的女人还是他第一位妻子泰雅。

相传,刚继位的法老不顾传统门户观念,迎娶了泰雅这位来自民间的商人之女。她聪明贤惠,尽心尽力地辅佐丈夫和儿子,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影响力,被几代法老奉为女神。

1898年,她的木乃伊在皇家陵墓中被发现,直到一百多年后经过DNA的权威鉴定,才正式确定了木乃伊的身份正是这位传奇王后。

▲ 泰雅王后的头像 Bust of Tiye

17

阿肯那吞祭拜阿吞神

Akhenaten Worshiping the Aten

第十八王朝 阿蒙霍特普四世时期

| 1350.BC-1333.BC |

阿蒙霍特普四世,更常被称为 「阿肯那吞」,是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泰雅的儿子。他一登基就发起了古埃及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宗教改革。

他将原本处于不是很显赫地位的 太阳神阿吞(Aten)提升为唯一应该被信奉的主神,并采取了改名、迁都、废旧神等措施推行,想借此削弱原本宣扬阿蒙神的祭司势力。

但他这一系列举措在当时过于激进,以失败告终。这块浮雕出土于国王墓室,画面中他手持莲蓬,带着妻子 纳芙蒂蒂(Nefertiti)及孩子们祭拜太阳神阿吞。

▲ 阿肯那吞塑像 Statue of Akhenaten

▲ 王后纳芙蒂蒂 Statue of Nefertiti

▲ 阿肯那吞与纳芙蒂蒂

18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Tutankhamun Gold Mask

第十八王朝 图坦卡蒙时期

| 1333.BC-1323.BC |

1922年,图坦卡蒙的墓穴被发掘,引起轰动。这位早夭的少年国王的墓穴,是整个帝王谷至今发现的唯一没被盗窃的国王陵墓。

这一方面,因为图坦卡蒙在历史上是个几乎被遗忘的短命国王,另一方面,河流和雨水造成的沙石滑坡正巧掩盖了墓穴的入口。这位最不起眼的国王,如今成为了最为人熟知的一位!

由于他很可能是被谋杀后草草下葬的,从墓室的规模和壁画的精美程度来看,远远不及帝王谷那些被洗劫一空的墓穴,但出土的珍宝足以震惊世界。

▲ 图坦卡蒙墓穴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这位少年国王,是阿肯那吞和纳芙蒂蒂的儿子, 原名叫「图坦卡吞」后改成「图坦卡蒙」,可见当时信奉阿吞神的宗教改革并未成功,对阿蒙神的崇拜仍然是古埃及信仰的主流。

他的木乃伊被层层镶套地保存。石棺外部有四层贴金的橡木棺 椁和一层麻布,最外层的棺椁尺寸几乎填满了整个空间。石棺内部有三层金棺,最后一层里有套着黄金面具的木乃伊。

另外两间墓室中的珍宝,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包括阿努比斯祭坛、黄金战车和王座、雪花石膏内脏瓶和香水瓶、黄金塑像和宝石胸甲等。

← 滑动查看更多珍宝

19

拉美西斯二世幼年雕塑

Ramesses II as a child

第十九王朝 拉美西斯二世时期

| 1279.BC-1212.BC |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历史上又一位著名的法老,《圣经》中 摩西出埃及的故事大约就是发生在这位法老的统治时期,他执政时期是埃及最后的辉煌时代。

拉美西斯二世从年幼起便参与政治和军事事务,在位时间非常长,活到了九十多岁。他留下了多尊宏伟气派的巨型石像,相比之下,这尊儿童形象的雕塑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这尊雕像的主体是用花岗岩雕成,鹰神的脸部用的是石灰岩。年幼的法老在鹰神的庇佑下,右手食指托腮,左手握着芦苇,头顶着太阳圆盘。这几件事物共同构成了他名字的象形文字。

▲ 拉美西斯二世巨像 Ramesses II in Memphis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修建了许多大型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神秘壮观的 阿布辛贝神庙和坐落于底比斯的 陵庙拉美西姆。

他主持扩建了卢克索神庙,并在门口矗立起两座刻满象形文字的方尖碑。其中的一座方尖碑,于1831年被当时的埃及总督献给了法国,立在了巴黎协和广场。

▲ 阿布辛贝神庙 Abu Simbel

▲ 拉美西姆 Ramesseum

▲ 卢克索神庙与巴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

关于拉美西斯二世,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件。他原本埋葬在帝王谷,但由于墓地遭到洗劫,祭司便将他的木乃伊几经转折藏在了另一座墓室内,这才完整保存至今。

1974年,由于保存不当,他的木乃伊滋生了细菌和寄生虫,需要送往法国“医治”。但当时的航空公司,对运输木乃伊等行为控制得非常严格。

为了送法老出国,政府特地为他办了护照,并以盛大的军礼送至机场。飞机降落在法国机场后,木乃伊再次接受了国家元首级的盛情欢迎。

▲ 拉美西斯二世的护照

20

舍顺克二世臂环

Bracelet of Shoshenq II

第二十二王朝 舍顺克二世世时期

| 945.BC-924.BC |

舍顺克二世是古埃及第二十二王朝的统治者,他的身世和墓葬也一直是考古界颇有争议的谜团。

1939年,他的棺材被发现,他的遗骸上戴着黄金面具,精美的胸饰以及一对由金子、宝石、肉红玉髓、白色珐琅和天青石制作的臂环。

臂环上有着 「荷鲁斯之眼」。相传鹰神荷鲁斯的左眼代表月亮,右眼代表太阳。荷鲁斯之眼作为陪葬饰物,有驱邪和保佑重生的寓意。他的银质棺材也是鹰神荷鲁斯的形象。

最后补充一件非常重要,但一直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文物——

21

罗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

托勒密五世世世时期

| 196.BC |

晚王国时期的埃及,接连遭受努比亚人、亚述人、波斯帝国的入侵和统治。公元前332年,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荡平波斯帝国,被埃及人拥戴为法老。

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他的手下开创了古埃及最后一个王朝,托勒密王朝。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统治者。

托勒密王朝的官员大多以希腊语为官方语言,这座 「罗塞塔石碑」上,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希腊语三种字体,刻着托勒密五世的诏书。

1799年,随拿破仑攻入埃及的一名上尉,在埃及港口城市罗塞塔发现了这块石碑。后来在英法战争期间辗转到了英国,1802年收入大英博物馆,它是破译失传千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秘钥。

▲ 石碑模拟还原图

古埃及的王冠和权杖——最常见的几种王冠和权杖

▲ 伊丽莎白·泰勒饰演的埃及艳后

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治者,分别佩戴白冠(Hedjet)和红冠(Deshret),只有统治全埃及的法老,才能佩戴 双冠(Pschent)。

两侧有羽毛,顶部有太阳圆盘的阿泰夫(Atef)通常在宗教仪式中佩戴。另外还有一种有犄角和太阳圆盘的双羽冠(Swty)。

带有眼镜蛇的蓝色王冠(Khepresh)是战争期间国王佩戴的王冠,有一种跟它形状接近的帽冠(Cap Crown)。金鹰王冠(Vulture)是王后、女大祭司或女法老的王冠。

王巾(Nemes)是法老的石像和棺材上最常见到的一种头巾,额前有鹰头和眼镜蛇头,一般是非常隆重的场合佩戴。还有一种头巾(Afnet )与她相似。

前面介绍了有双羽的阿泰夫冠,下图右侧的是这种冠的复杂版,也被称作三重阿泰夫冠(hemhem),它更加强调了法老的威严。

一手握着牧羊钩(Crook),一手握着类似鞭子的刑具(Flail),双手交叉叠放在胸前,是古埃及法老的塑像和棺材上常见的姿势。两根权杖象征着法老对国家的统治力。

下面三种权杖都是古埃及文物中常见的,从上至下名称分别是:源自纸莎草形象,具有护身符作用的Wadj;象征着权力和神性的Was;常刻有姓名和符文的Sekhem-Scepter。

(图片来源于橄榄古典音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