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问集》104、唐代书法的繁荣与唐代国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一人笔记 2019-12-29

唐代书法比较繁荣最主要是唐朝皇帝的比较喜欢书法,尤其是唐太宗。这位历史上著名的帝王的喜好,影响了整个唐帝国的书法,也影响了整个书法史。

我是一人。国力当然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唐朝的书法比较繁荣,当然和唐朝的国力有关,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唐朝时期有很多辉煌成就,唐朝为什么书法家那么多,书法那么繁荣。唐朝皇帝自唐太宗李世民起,普遍喜欢书法,唐太宗更是有史以来最为推广书法的。皇帝的喜好,其他人当然效仿,投其所好。

「书法问集」104、唐代书法的繁荣与唐代国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唐朝皇帝的书法水平是历代王朝中最高的

唐朝最出名的三个皇帝,两个皇帝一个女皇帝。

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这三个人的书法水平,都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唐太宗和武则天,他们不但书法水平不错,而且还非常注意保护和推广书法。

唐太宗:王羲之最大的粉丝

「书法问集」104、唐代书法的繁荣与唐代国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要问整个中国历史上,哪个人最喜欢王羲之,那答案肯定是唐太宗。

「书法问集」104、唐代书法的繁荣与唐代国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唐太宗多么喜欢王羲之呢?

看看唐太宗周围有多少历史留名的书法家就知道了。再看看唐太宗流传着多少和书法有关系的小故事。

「书法问集」104、唐代书法的繁荣与唐代国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一个堂堂的“天可汗”,为了自己的名声不好意思抢《兰亭集序》,就叫人去用计骗取。于是就有了个著名的故事:萧翼计赚兰亭序。

得到《兰亭集序》才是开始,“天可汗”还命手下的大臣各种“仿制”兰亭集序。皇帝有要求,文武百官要是谁不会写字都不好有意思上朝吧。

可是”天可汗“觉得还不够,还要各种搜集王羲之的字迹。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搜集王羲之的字,凑出这一篇《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并刻成碑。

「书法问集」104、唐代书法的繁荣与唐代国力有什么样的关系?

想一想,一国之君天可汗,唐太宗这样推崇书法,推崇王羲之。整个唐朝还不是纷纷学习书法。

而且唐太宗也有整个书法史上老师最夸张的“书法培训班”。

这个书法培训班的师资力量和背景,还有学生来源都是书法史上空前绝后的。

帝皇亲自坐阵,先看师资,主讲老师是欧阳询、虞世南,助教是当时的书坛新秀褚遂良;再看教材,全部是皇宫珍藏的经典法帖;学生来源,从所有五品以上官员的家里精选爱好书法,天赋出众的子弟。第一批挑选了20余人,一共办了三期,共60余人。

这么夸张的“书法培训班”,并没有培训出一个比较知名的书法家。但是唐太宗这样的喜欢书法,整个唐朝所有人都知道。

唐太宗之后,唐高宗和武则天都是非常喜欢书法的。武则天随着唐太宗,耳闻目染也是非常喜欢书法的。据说《兰亭集序》真迹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中。

626年玄武门之变,27岁唐太宗登基,武则天在705年12月16日去世。唐朝前中期79年,整个唐朝最高层都是非常喜欢书法的。79年皇帝非常喜欢书法,整个唐朝书法的风气难以想象。

这才是唐朝书法水平高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人有感

说到唐朝,我们都会是挺骄傲的。

但是很多事情,尤其是古代。一件事情的发展和改变,最关键的反而是因为几个人的喜欢,比如一个帝王的喜好就能深深的影响历史。

但是在书法中,我们会一直记住的王羲之的字,因为王羲之的字本身就好。而不仅仅是因为唐太宗的疯狂推广。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2月29日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