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熊熊点兵 ID:XXdianmbing 作者:熊熊之火 在两国军队的联合训练中,除了军事技能上的切磋外,文化、饮食方面的交流也是很多的。 最近中国和印度举行了中印陆军第八次“携手”联合训练,双方各派出130名官兵参加,本次联合训练的地点位于印度梅加拉亚邦的军营中。 在12月12日的军事报道节目中,双方即进行了一场美食交流活动。 中方的炊事员在印度军营中拉开阵势,一口气拿出了22道拿手菜。 这些菜品种有风味豆干、香辣兔腿、凉拌海蜇头,还有代表中国西藏特色的酸辣菌丝粉。 仅仅从视频截图来看,这些菜品都感觉很好吃的样子。 而且从一些食材、调料和炊具来看,很多“装备”恐怕都是从国内运来的。 在看了中国炊事员的手艺和菜品后,印方厨师迪帕拉辛格赞不绝口: 我看到中国的食物非常精致,无论是烹饪技术还是味道都非常好,今天中国厨师们准备了豆荚、肉类和很多其他的食材,这些食物非常美味,让我学了很多,中国食物太棒了。 印度士兵则试着使用中国筷子品尝这些美食。 在场的一位会用汉语的印度军人高度评价了中国炊事兵给他们带来的菜品。 同时,印度厨师也为中方官兵提供了印度特色的飞饼、咖喱鸡等美食,中方官兵评价:他们的咖喱很好吃。 这支参加联训的印军虽然是主力部队,其伙食待遇要好于普通部队,但是对于大多数印军士兵来说,伙食方面是不会特别好的,尤其肯定是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中餐。 印度军队的体制是从英国殖民时代的军队转接而来的,最初英印时代是英国人当军官,印度人当兵。后来印度人也可担任一些低级军官,但是中高级军官还是英国人充当。 英国军官即便在本国军队中的待遇都比士兵高出了几个层次,在印度殖民时期的地位就更高了,其待遇与印度本土士兵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印度独立后,印军完美地继承了这一体系。 其大多数军官由高种姓的人担任,低级军官或士兵则多为低种姓。英国殖民时代的传统再加上印度本土种姓制度的影响,这就使得印军中官兵差别,甚至士兵之间的差别极大,尤其体现在军队伙食待遇上更是如此。 在印军中,军官是可以吃小灶的,但是大头兵们,尤其是驻地偏远的部队,那就只能是清汤寡水意思意思了。 在2017年1月初,印度边防部队的一名士兵用手机拍下了连续几天的伙食,在网上吐槽这种烤焦的面饼和“没滋没味”的素食根本难以满足热量消耗。这老兄一怒之下还揭长官的老底,称印军中存在严重的腐败行为。 在社交媒体上,这名士兵的自拍以及展示的伙食照流传之后,印度媒体予以强烈关注,并向印度军方施压要求解释。 印度军队调查后,对外公布:这位名叫亚达夫的士兵存在心理问题,需要定期接受辅导;他还经常违反部队纪律,比如“习惯性的缺勤”、酗酒,顶撞上级军官甚至大打出手。另外,还违规使用手机,对外发布不良信息。 至于伙食该如何改善,不好意思,那不是印度军队重点关注的问题,反正也饿不死人,倒是这位大胆的印军士兵随后被开除了。 因为肉食补充较少(有的是宗教习惯不吃肉,有的则是不给提供),以及年龄偏大者较多的因素,印军士兵整体上的体能不算很强。 有朋友看到印军的一些照片说,看起来印军很壮,体能应该不算差吧!其实看起来很壮和体能好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比如我军的山地兵,大多可能是偏瘦小的,但是其耐力和爆发力都是很强的,相反印军一些山地兵,看起来块头不小,但体能却不如我们,其中跟饮食上的热量及营养补充是有很大关系的。 有意思的是,中国军队的炊事兵跟印军打交道是有历史传统的。 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军一个营主力在撤退途中遭遇了我军一个小分队的堵截。 按理说印军战力再差,用十倍以上的兵力压过去也不是难事。关键时刻,我军一个炊事班抵达,迅速加入了战团。 随着印军一部被歼灭,其余部队丧失了作战信心,最终我军这个36人的小部队(内含1个炊事班)以负伤3人的代价,取得了毙少校以下35人,俘88人,迫降中校营长以下118人的战绩。 另外还缴获了枪210余支(挺)、火箭筒2具、各种子弹1.4万余发、手榴弹84枚、步话机3部。 所以中国的炊事兵,不光是菜做的好吃,军事技能也是很强的。以前是如此,现在同样也没有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