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谱》金句30则,学书“论语”堪采撷

 紫水晶wang 2019-12-29


一、孙过庭及其《书谱》
(一)孙过庭简介
孙过庭(约 646~691),姓孙,名虔礼,以字行,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出身寒微,志学之年,留心翰墨,极虑专精二十余年,终成一代大家。后因品行高洁,仕途不顺。辞官归家后抱病潜心研究书法,撰写书论。可惜天妒英才,书作还未完稿,因贫病交困,卒于洛阳。唐初大诗人陈子昂曾为他作《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和《魏率府孙录事文》,说“元常(钟繇)既殁,墨妙不传,君之遗翰,旷代同仙”。把孙过庭比为三国时的大书家钟繇,可见他在唐初就很受推重。”米芾作为后世重要书法家,对孙过庭的书法成就如此地予以肯定。再如清代的刘熙载,其书论《艺概》有云:“孙过庭草书,在唐为善宗晋法。其行书《书谱》,用笔破而俞完,飘逸俞沉着,婀娜俞刚健。”他既道出了孙过庭的书学渊源,又综括了其书法风格。
(二)《书谱》简介及历史地位
《书谱》一文三千七百余字,内容涉及书法发展、书学师承、创作条件、书写技巧、学书正途以及如何攀登书法高峰等课题。书谱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汉晋四位大书法家的成就,第二部分字中点画是书法基本元素,书家必须精熟,进而达其性情。第三部分论述了书法创作的核心问题——运笔。第四部分总结了书法艺术的创作规律,学书三阶段,平正—险绝—平正。
《书谱》是孙过庭对自己书法学习实践的总结与升华,对后世学书者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书谱》一文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奠定了书法理论的基本框架,是开启初唐书论、文学并举的论书杰作。
 
二、《书谱》金句30则及释文
鲁公书社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对《书谱》的研读与学习,并把《书谱》当做“学书论语”,为了更好地帮助书友们了解这篇千古佳作,特此从中选取30则金句,帮助书友们更好地了解《书谱》学习《书谱》。
1.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


2.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
随着时代发展,书风也会不断迁移,由醇厚变为淡薄,由质朴变为华丽;继承前者并有所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常规。
3.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
 

4.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笔墨不作虚动,薄纸必有章法。
 

5.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在一画之中,令笔锋起伏变化;在一点之内,使毫芒顿折回旋。
6.积其点画,乃成其字。
练成优美点画,方能把字写好。
 

7.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谬哉!
放任信笔为体,随意聚墨成形;心里根本不懂摹效方法,手腕也未掌握运笔规律,还妄想写得十分美妙,岂不是极为荒谬的吗!
8.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鉴者挹其菁华,固义理之会归,信贤达之兼善者矣。
撰写书论文章的人,往往择取接受前人的糟粕;真正精于鉴赏的人,方能得到内涵的精华。经义与哲理本可溶为一体,贤德和通达自然可以兼善。
9.草不兼真,殆于专谨。
写草书不兼有楷法,容易失去规范法度。
 

10.真不通草,殊非翰札。
写楷书不旁通草意,那就难以称为佳品。
 

11.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
楷书以点画组成形体,靠使转表现情感。
12.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草书用点画显露性灵,靠使转构成形体
13.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自。
学书法还要旁通大篆、小篆,融贯汉隶,参酌章草,吸取飞白。
14.专精一体,以致绝伦。
专精一门书体,才达到无与伦比的境地。
 
15.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
篆书崇尚委婉圆通,隶书须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畅达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
16.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
以严谨的风神使其凛峻,以妍媚的姿致使其温润,以枯涩的笔调使其劲健,以安闲的态势使其和雅。
17.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书法)在于表达书者的情性,抒发着喜怒哀乐。
 

18.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精神愉悦、事务闲静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为二合;时令温和、气候宜人为三合;纸墨俱佳、相互映发为四合;偶然兴烈、灵动欲书为五合。
19.心遗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神不守舍、杂务缠身为一不合;违反己愿、迫于情势为二不合;烈日燥风、炎热气闷为三不合;纸墨粗糙、器不称手为四不合;神情疲惫、臂腕乏力为五不合。
20.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
执,是说指腕执笔有深浅长短一类的不同;使,是讲使锋运笔有纵横展缩一类的区别;转,是指把握使转有曲折回环一类的笔势;用,就是点画有揖让向背一类的规则。
21.差之一豪,失之千里。
关键一笔仅差一毫,艺术效果就可能相去千里。
22.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
研究探索,年纪越大越能得其精妙;而临习苦学,年纪念轻愈有条件进取。
23.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初学分行布局时,主要求得字体平稳方正;既然掌握了平正的法则,重点就要力追形势的险绝;如果熟练了险绝的笔法,又须重新讲求平侧欹正的规律。
24.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思虑通达审慎,志气和雅平静,不偏激不凌厉,因而风范深远。
25.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
只有学而未果,哪有不学就会成功的。
26.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观察时务求精细,摹拟时贵在相似。
 

27.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
宗师学习同一家书法,却会演变成多种的体貌,莫不随着本人个性与爱好,显示出各种不同的风格来。
28.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镕铸虫篆,陶均草隶。
学书须懂得使点画能体现情趣,全面研究起笔收锋的原理,融合虫书、篆书的奇妙,凝聚草书、隶书的韵致。
29.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笔画各有伸展又不相互侵犯,结体彼此和谐又不完全一致。
 

30.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
运毫若行又若止,极尽字体形态变化于笔端,融合作者感受情调于纸上;心手相应,毫无拘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