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岸

 水岸--- 2019-12-29

自古以来,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而在诗人的王国中,这份感情则被无限放大,并感染了无数后人。在所有的爱情之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它超越了年龄的限制,并为人们所惊叹。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就有一位六十五岁的诗人,此人在乘船出游之时遇到了一个歌女,并对对方一见钟情,因而写下一首词并流传了上千年。

故事的主人公为李之仪,此人是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为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庆云县)人。李之仪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也是苏轼的好朋友之一。

李之仪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他作词主张学习晏殊,欧阳修,追求“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意境。他的词清婉峭隽,“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

李之仪曾经深陷北宋的“新旧党争”,遭蔡京迫害被流放。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李之仪65岁。这是李之仪人生中比较凄惨的一年。 那一年,他事业不顺,被贬到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身上长满癣疮,儿女去世,就连相濡以沫多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

对于这一段经历,李之仪在《与祝提举无党》中也曾提及:

“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李之仪忧伤不已,感觉自己的人生到达了一个低谷。便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此人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

杨姝是个很有正义感的歌伎,此人在黄庭坚被贬之时就曾经为其打抱不平。当杨姝与李之仪相遇之时,杨姝弹的便是同一首歌《履霜操》。因为这首歌,也因为这个人,李之仪对杨姝心动了,并且将其视为自己的知己。

在某一个秋天,李之仪带着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我天天想念你但是却总是见不到你,只能够默默和你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也不知道这条江水何时才会不再这般流动?而这份离恨,又什么时候才能停息?不管如何,我只希望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言语简单,很好理解,但是却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因此颇有特色,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参考资料:《与祝提举无党》、《姑溪词跋》、《宋史》卷三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