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象医学探源》读书分享/第一章古代中医的奇妙(一)

 空达维尔研究院 2019-12-30

我国的古史典籍中记载有一些身怀绝技的医家,他们面对病人往往能不假思索、当机立断地说出病人体内异常之处,甚至还能说出所患病症的前因后果,令人称奇,不可思议,常被誉为“神医”。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古书的记载,我们选择了几位不同历史时期的神医,来看看他们的神奇之处。

一 季咸

在远古时期,巫与医密不可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礼·大聚》记载“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反映出巫医已作为一种职业,使用药物,医治疾病,甚至消灾解厄。《庄子·应帝王》就记述有巫医季咸的故事。

“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这段文字是说,郑国有个名叫季咸的巫师,他占卜识相十分灵验,预知人的生死存亡和祸福寿夭,卜算的年、月、旬、日都准确应验,仿佛是神人。郑国人见到他,都担心预卜死亡和凶祸而急忙跑开。

神巫季咸能够预知生死,在古书野史中,这样的奇异之士还是挺多的。

二 文挚


文挚是齐泯王时的名医,《吕氏春秋·仲冬纪》有这样的记载:“齐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曰:‘何故?’文挚对曰:‘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太子顿首强请曰:‘苟已王之疾,臣与臣之母以死争之于王,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文挚曰:‘诺。请以死为王。’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至,不解履登床,履玉衣,问王之疾,王怒而不与言。文挚因出辞以重怒王,王叱而起,疾乃遂已。王大怒不说,将生烹文挚。太子与王后急争之而不能得,果以鼎生烹文挚。爨之三日三夜,颜色不变。文挚曰:‘诚欲杀我,则胡不覆之,以绝阴阳之气。’王使覆之,文挚乃死。夫忠于治世易,忠于浊世难。文挚非不知活(治)王之疾而身获死也,为太子行难以成其义也。”这段文字,文挚医术高明,一见齐王就知道其病,他能预知自己必死,且烹三日三夜不死。

在《列子·仲尼》中也有文挚的记载:“龙叔谓文挚曰:‘子之数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挚曰:‘唯命所听。’……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既而曰:‘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

这段文字似乎在表明文挚有直接观察到他人心脏结构的本领,不可思议。

文挚的能力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我们就当是一种传说,一种寓言。

三 扁鹊 


扁鹊在中医历史上留传有光辉的事迹。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史记》介绍扁鹊时是这样的:扁鹊作旅舍的招待主管,对房客长桑很尊敬,交往了十年,长桑把医方传给了扁鹊,并拿出药给他:“你饮上池水三十天,就会看见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了”。关于这个“药”,有人认为是个隐喻,暗指练功的方法。扁鹊应是按一定的方法练习三十日,“视垣一方人”,能隔墙看到人。给人看病,“尽见五藏症结”,能看见五脏哪里有病,一目了然,甚至诊脉也省略了。

《韩非子·喻老》记载有《扁鹊见蔡桓公》故事,文章以时间为序,扁鹊以高超的望诊技能即“四见”(“君有疾在腠理”、“君之病在肌肤”、“君之病在肠胃”、“在骨髓”),表达了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经过。

作为在正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医家,扁鹊被后人尊为医祖,认为他丰富了中医的基础理论,总结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和针药按摩等内外治多种疗法以及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关于“视垣一方人”“尽见五藏症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就目前而言,学院派从医者多认为是夸大其词,违背事实,而民间从医人士中赞同者较多,自己就是或者身边就有这样的奇人,事实就是事实,“古之人不余欺也”。先秦典籍中有不少关于扁鹊的典故,表达出他的不同寻常的能力,后来多被认为是寓言故事,然而,在我们看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