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书单典句收录

 下一个时代 2019-12-30

       管理知识并非与生俱来在我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人天生就知道这些管理原则,或者其行为天生就符合这些原则。

       每个人都要学习这些原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马上承认这一点。然而,每当我有机会看到这些表象背后的东西,就会发现,那些因为某种原因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的人,并不是天生的管理人才,他们也不得不像别人那样学习管理。

       如果每个管理者都曾经学习过管理的话,那么他们都是从哪儿学习的呢?通常有三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

       绝大多数人通过试错法来学习,从错误中学习管理,尝试各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而且当管理者学到他们所要学的东西时,已经年龄不小了。在20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管理中什么东西是重要的,而当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管理的精髓是什么时,大部分管理者已经快接近40岁了,甚至有不少已经超过40岁了。

第二种途径,

       少部分人幸运地在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或第二份工作中,即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遇到了一个有能力的上司,请注意我说的是一个有能力的上司,而不是一个有合作精神的、友善的或思想跟得上时代的上司。的确,有人同时具有和善的个性和出色的能力,但大多数人不能两者兼得。同样,大多数有能力的人一般也不善于合作或被大家认为跟得上时代,他们只在合作是合理有效的情况下,才会去合作。因此,第二类人在他们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东西的上司。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学习管理知识的动力甚至是热情以及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愿望,来自相反的经历,即遇到了一个能力较低的上司,因为他们与这种上司发生了纠纷,或者与这种上司合作很痛苦。但是,这种情况只能产生学习的动力,而后他们还是要通过第一种途径或第二种途径来学习管理。

第三种途径,

       在他们非常小的时候(常常是儿童时代)就有过初步管理经验。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经常参加青年社团组织的人,积极参与某些体育运动的人,还有那些在学校中经常被同学们选为班长的人。很明显,第三种途径是第一种途径的变体,也是通过试验和错误来学习管理的。但由于第三类人起步较早,他们也能比较早地学到管理经验。

       学习管理的三种典型途径并没有形成某种体系。通过经验来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了某个时候,我们学习的管理知识就已经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执行管理任务了。我并不认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都是水平低下的管理者,但是,人们就任重要管理职位甚至高级管理职位的过程,往往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带有较强的盲目性。如果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也这样,其结果将是难以想象的。

相比传统管理学家,更接近企业现实。

比如传统管理理论,更有独到见解。

曾仕强的管理思维,想圆滑,可以看看。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透支生命完成写作,作为夸父是不自律的。

强调知识,这只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而已。至少是从问题现象入手。

针砭时弊,旁观者的眼光看比较好。

现实是残酷的。

尊重个体比什么都重要。人是第一位的。

可恨之人必有可爱之处,是什么造就了这些人的不可思议的行为?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总裁,但可以像他们一样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