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雅言”到“壁垒”,看明朝皇权与经济对传统古体诗创作的影响

 花间挹香 2019-12-30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政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随处可见,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清末,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艺表现形式,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两汉的赋,隋唐的诗,宋朝的词,明清的小说。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最具盛名的文学体裁,但是显而易见,抛开先秦这个中国文艺作品的摇篮时期不提,从两宋开始,直到宋末元初,占据中国文坛主流的文艺作品,都是以讲究格律为主体的诗词歌赋,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都讲究格律,平仄,对仗。

可是这种主旋律在明清时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古代格律诗似乎终结于元代马致远那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当然严谨意义上说明清两代自然也有一些个例的诗词大家,在文学史上留下惊艳的篇章。但从整体上看,明清时期的格律诗词的创作,已经远不能和格律诗盛行的唐宋时期相比,甚至与更久远的两汉时代的大赋相比,也是稍逊风骚。

从“雅言”到“壁垒”,看明朝皇权与经济对传统古体诗创作的影响

图丨枯藤老树昏鸦

中国人讲究“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化的演变与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都脱不开关系,本文就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对此现象谈一些浅见。

一、明代前期政权运作直接导致了格律诗走向没落,明朝历代皇帝在其中的反向作用举足轻重

史学界常有个论调,说是历数中国古代王朝,得国之正者莫过于汉朝,和明朝两个朝代。这是因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是出自于社会的底层,这种自下而上的革命,往往是在彻底破坏之后的重建,其政权的稳定性要远超其余王朝。而与汉朝相比,朱元璋建立大明朝时,还有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色彩,是以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得国最正”的王朝,也有几分道理。

从“雅言”到“壁垒”,看明朝皇权与经济对传统古体诗创作的影响

图丨汉高祖刘邦

但所谓有得必有失,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这种“正”却并非好事,历数古代开国帝王,秦始皇是诸侯王公子出身,虽然野史上记载他有“焚书坑儒”的暴行,但出身于贵族之家,对于艺术的欣赏水平自然是有的。汉高祖刘邦亭长出身,好歹算个事业编,甚至自己还做过“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诗句,再往后曹操本身就是诗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是个诗人,还是个音乐家,宋代皇帝也是贵族出身,多出各种艺术家。

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之前做过乞丐,做过和尚,当过兵打过仗,唯一没做过的事情,就是跟艺术沾边。这不是说朱元璋本人没有欣赏水平,事实上作为开国之君,朱元璋自然有其过人之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典型的不学有术,而且他自己还有诗作流传于世。比如那首《无题》中写到的:

“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

这首朱元璋写的诗,虽然文采对仗都不怎么样,但其中那种开国之君的气魄却依然让人震撼。问题是,朱元璋对格律对仗的古体诗没有欣赏诉求,用现在直白一点的话说就是,他没有这个精神需求。

从“雅言”到“壁垒”,看明朝皇权与经济对传统古体诗创作的影响

图丨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史料来一斑窥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当皇帝时有个有名的大臣,叫茹太素,这茹太素是刑部主事,每次给朱元璋上奏折都是洋洋洒洒,对仗工整的数千字,有时还长达数万字,而且其中好用一些非常用字,这让朱元璋读起来非常痛苦。

终于有一天,茹太素再次写了一份长达两万字的奏章,朱元璋看着看着实在太生气了,就把他抓起来当中廷杖了一顿,并且下旨给朝臣,让他们写奏章尽量直白精炼,不准弯弯绕绕。

由此看以看出来,朱元璋确实是个非常务实的人,而且不喜欢对仗工整,尤其爱用各种比兴手法的艺术加工。作为奏章,这么要求并没有错,问题是由于中国古代独特的科举制度,当官写奏章的人,和主导文艺创作的人,是同一批人,正是在朱元璋强权下战战兢兢的大明官员。

所谓楚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皇帝既然不喜欢对仗工整的骈文诗词,那大家还写个什么劲儿?如此一来,以格律为主要特征的古体诗走向没落,也就是情有可原了。

可能有人要说朱元璋是草莽出身,可他的儿孙后代们都是出自皇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应该有欣赏格律诗的精神诉求了吧?事实上并没有,终明一代,不务正业的皇帝很多,有喜欢炼丹的,有喜欢斗兽的,还有喜欢做木匠活的,就是没有一个喜欢诗词的。

从“雅言”到“壁垒”,看明朝皇权与经济对传统古体诗创作的影响

图丨明朝木匠皇帝朱由校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讲究学以致用的古代官员们,逐渐放下在历史上曾经作为重要的晋谒之资的古体诗创作,也就没什么意外了。

综上,在皇权强力的导向作用下,古体诗在明朝逐渐失去了其作为儒生晋谒之资的重要地位,也就慢慢的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基础。

二、明代语言文字的发展,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日渐明显的差别,让以“雅言”为基础的格律诗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文字是语言的表现载体,而语言又是人类借以交流和思考的工具。在汉语言漫长的发展史上,“雅言”的存在在很长时间里代表着先进的文化方向。这是由于文字是需要载体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最早的先民们,将文字刻在动物的骨头之上,甲骨文就是这么来的。到了秦汉时期,语言被刻在竹简上。不论在骨头还是竹简上刻字,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用来书写的内容往往需要精简,干练。这就催生了雅言。

从“雅言”到“壁垒”,看明朝皇权与经济对传统古体诗创作的影响

图丨因技术催生的雅言

另一方面,造纸术没有普及之前,学问是上层社会的标志,雅言一定程度上还是贵族与平民阶级的划分,所以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上层,有意无意地用文言文这种“壁垒”来区分阶级。

而以平仄和格律为显著特点的古体诗词,正是这种“雅言”的集大成者。

可到了明代,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已经普及,而且社会逐渐往前发展所带来的语言文字的复杂化,也已经远不是短短几个字或者几句话就能描述清楚的。这时候,讲究言简意赅的“雅言”就成了交流的障碍,毕竟大多数人的交流里,准确清晰的传达意思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在此基础之上,古体诗就逐渐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演变成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字游戏,而士大夫们效忠的对象皇帝又不提倡,“雅言”彻底成为了人与人交流之间的“壁垒”。由此,古体诗就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三、明代初期开始的科技生产力发展,小市民阶级的兴起,让文艺作品有了新的需求和表现形式小说,明清小说的兴起,加速了古体诗创作的没落

中国人讲究文以载道,从最早的《诗经》开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已经开始用艺术创作来表现生活,歌颂现实,记录历史。

文艺作品的发展,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明代以前,由于知识的垄断,老百姓们想看什么,想听什么,只能由掌握着知识的士大夫阶层决定。但是从明朝开始,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普及,打破了这种知识垄断,同时小市民阶级的兴起,又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新的需求。

从“雅言”到“壁垒”,看明朝皇权与经济对传统古体诗创作的影响

图丨活字印刷术

大量生活在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已经脱离了土地的桎梏,对文艺创作提出了新的需求,他们需要自己能听得懂,看得懂的艺术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就催生了明清小说戏剧的发展,而为了照顾这些新兴读者群体的文化水平,再用对仗严格的古体诗来创作,显然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因此,明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的演变,给文艺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古体诗创作的需求与欣赏。一部分也是由于明初社会建立的外部环境,使得一直传承有序的古体诗创作失去了一部分文脉,古体诗的创作也因此出现断层。

明朝建立在元末的废墟之上,古体诗创作主体的士大夫阶层在元朝统治期间损失惨重,而且元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让读书人不得不越来越谨慎。诗词的创作讲究歌以咏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古体诗没有了创作的氛围。经过元朝数十年的强压政策,使得明初时古体诗的创作也经历了一次死而复生,中间出现了巨大的断层。

综上,明代前期,从内部的政权运作上,历代皇帝从源头上堵住了古体诗创作的基础,而语言文字的发展又阻碍了古体诗发展的道路,科技的进步和小市民阶层的兴起,使得小说等新形式的文艺创作挤占了古体诗创作的需求。从外部看,元朝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在古体诗创作的主体中出现的断层。

因此,古体诗在明初的逐渐没落,即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民的选择。

参考文献:

《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