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女性会得产后抑郁,最短3个月自愈,最常可持续两年

 泊恩心理 2019-12-30

怀孕生子是一个家庭最重大的事情之一,象征着即将迎来新的生命和希望。但对产妇来说,生孩子却意味着要“鬼门关里走一遭”,不但要忍受怀胎十月之苦,还要承受分娩的巨痛,经历完生死一线,居然还要遭受产后抑郁的劫难。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可能与生物因素及社会因素有关。

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有家族抑郁症病史或有其他精神病家族史的产妇,患产后抑郁症的概率较高。

2、产科因素

产前心态与产后抑郁症相关,难产、滞产、阴道助产、产后的并发症等均会加大产妇恐惧、紧张的情绪,导致增加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素,诱发产后抑郁症。

3、内分泌因素

据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到达峰值,产妇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降低会表现情绪低落。

在妊娠分娩时,产妇内分泌环境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迅速改变,即影响产后抑郁的发生,也作为产后抑郁的生物学基础。

4、躯体疾病因素

有躯体疾病的产妇也会诱发产后抑郁。可能与产后抑郁相关还有,产妇运动及情绪信息处理调节系统,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等等。

社会心理因素

  • 产妇性格

  • 产后早期情绪低落

  • 睡眠问题

  • 未做好分娩的心理准备

  • 产后适应差

  • 低龄产妇

  • 照顾新生儿过于劳累

  • 夫妻关系不和

  • 家庭经济情况

  • 缺少社会支持

  • 新生儿性别及健康情况等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联系。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1、提高对妊娠、分娩、产褥生理过程的认识,学习妊娠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产前检查和咨询。

2、在妊娠期保持心情愉悦,焦虑的产妇,会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的概率。伴侣及亲属需要给予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精神刺激,从而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概率。

3、居住在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对产妇分娩所承担的痛苦,伴侣及亲属应给予关心和补偿。

泊恩心理提示您,产后抑郁症治疗及时是能够治愈的,若您或者身边人有产后抑郁在困扰,建议及时问诊,和医生/咨询师共同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