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次三班并行,教师培训进入1 N模式!全国高校思政/英语对分工作坊、教师发展师研修班圆满结束

 ht87 2019-12-31

摘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2019年10月26-28日,由科学出版社、长江教育研究院、复旦大学出版社主办,湖北长江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慧思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北京新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分教学协作组(联盟)、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发展中心上海中心协办的首期全国高校英语对分工作坊、第二期全国高校思政对分工作坊、第二期全国高校教师发展师(对分课堂)研修班,江城武汉三班并行,同时在武汉轻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室联网教师发展空间站开课,来自全国44所院校的100多名思政、英语、教师发展师等精英教师、主任、院长和书记参加。

首次三班并行!

引领教师培训进入1(教师发展师)+N(分学科专题工作坊)模式

本次全国高校教师培训,首次采取“1+N”模式,26日上午由“对分课堂”创始人,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为三个班集中授课。张教授首先从5年来全国性、全学科、全学段广泛适用的实践充分检验切入,经由成千上万教师集体智慧证明科学、可靠的对分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教学范式(讲授、讨论之外的第三种教学范式),是新时代教学的基本框架,是落实课堂革命、打造金课的操作系统。对分课堂为解决“大班讨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路径,做到了高质、高效、常态化的课堂讨论。

如果教育机会不平等、质量不平等,那么人生发展就不会平等,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就会落空。而对分这一重要教育技术创新,可以成为服务社会主义优质、普惠教育制度的新工具和新标志。

26日下午和27日-28日全天,由国内教师发展领域专家、对分课堂先锋教师分别为三个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班、分科教学,以工作坊深度培训与实操的形式,使学员充分理解对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精髓,并逐步获得指导教师学习、运用对分课堂的能力。

用“教师发展师”引领中国教师发展

第二期教师发展师(对分课堂)研修班

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发展师培养是大势所趋,“教师发展师”也必将成为中国教师发展的中流砥柱!26日下午,由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学创新研究部主任吴军其教授主讲,吴教授以《高校课堂教学秘籍》为题,基于媒体技术方法选择为核心,通过四大方面展开讲解:1.针对情境选择媒体(教学目标、对象、条件、内容);2.合理选择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3.资源选取(精品课程等);4.教学PPT设计与制作(文本、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元素呈现、版面设计、结构设计、导航设计、播放设计、技术要求、优秀案例)。

27日-28日全天,由张学新授课主讲,目前我国教师队伍人数1673万,高校教师占十分之一。十八大以后,国家对教育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教师是需要持续培训和学习的职业,各类新技术最后都可以、也需要应用到教师培训中。他指出国内教师发展实践表明,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与所授学科课程直接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指导,这是提高教学能力最快捷、最有效的路径。缺乏具体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经验的人,很难提供这方面的指导。因此,中国的教师发展师培养路径就需要开拓新思路,密切结合学科。即从一线教师中遴选优秀人才,一边坚持教学实践,一边为身边相关学科的其他教师提供指导。立足一线的学科化的教师发展师,能够深刻理解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并提供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教师发展师(对分课堂)研修班项目旨在着力培养教师发展专家,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研修学习的学员,将颁发结业证书。第二阶段侧重教学实践,一方面在自己的课堂中应用对分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另一方面开展校本教研,推进本校教师学习运用对分课堂。

从左至右:吴军其教授、张学新教授

打造新时代思政教育操作系统

第二期全国高校思政对分工作坊

8月首期举办好评如潮,第二期依旧热度不减,26日下午和27日全天,第二期全国高校思政对分工作坊由“对分课堂”创始人、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牡丹江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书记葛翠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副教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爱萍,全国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分教研示范基地先锋教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绪兵副教授交流分享。

从左至右:葛翠茹老师、孙绪兵老师、吴爱萍老师

26日下午,张学新教授以“思政教育的关键难题是什么?为什么对分课堂能够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抓手”为主线展开讲解,他首先比较了一般教学的3个普遍维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能力)和思政教育的3个特殊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之关系,从而总结思政教育的3大关键难题。从学生角度来讲,对分课堂体现学生学习的最根本属性迁移;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讲,对分通过案例教学(核心内容+大量具体、生动、感性的案例素材)带来思政教学内容的重构;从思政教师角度来讲,对分带来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迅速反馈,让思政教师感受到教学的成就感。贯彻科学理性精神的对分课堂,不仅实现了生活民主、教育民主,更实现了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27日上午,葛翠茹老师结合思政教学的特点及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详细介绍了对分课堂的基本流程及操作要点,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过程、五个环节、三种模式、二个中心、一个工具。

27日上午,孙绪兵老师针对思政课性质和其课程目标的特殊性就如何开展对分教学特别是抓好对分教学的内容设计进行了专题分享,进一步厘清了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总体思路、具体做法,为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提供了样例。

27号下午,吴爱萍老师围绕自身开展对分课堂模式教学的实践,分享交流了相关思政课程在对分课堂模式各个环节中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体会与思考。

整个培训活动内容充实、过程愉快,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师讲授后学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教师详细解答了学员的问题,深化了学员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和课堂运作的能力。通过工作坊,学员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有的马上要在周一的思政课堂进行对分实践。学员自发建立了思政分课程微信群,成为集体交流和备课的平台。

打造英语“金课”,引领课堂革命

首期全国高校英语对分工作坊

首期全国高校英语对分工作坊由九江职业大学青年教师、对分课堂先锋教师金晓军,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外部副教授、大学英语对分课堂工作室负责人陈湛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外语系对分课堂教改团队负责人汤欣分享交流。

从左至右:陈湛妍老师、金晓军老师、汤欣老师

26日下午,金晓军老师深度讲解了基于英语学习方法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主要包含十个方面:对分英语金课堂,对分教学操作要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对分易教学平台介绍,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不好英语的四大因素,高职学生英语学情段位提高期,King对分课堂的“只言片语”,江西省全日制专升本冲刺课堂之对分英语课堂实施概述。

27日上午,陈湛妍老师以《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流程要点》为主题展开讲解,主要包含4个方面:1.上好对分第一课:简明介绍对分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和理念,说明对分课堂区别于传统课堂的特点是转变观念,即能力培养比知识学习更重要;2.精讲留白:以学定教,不要强教;精减内容,突出重点(减负担);不必面面俱到,留出探索的余地(留白) ;宏观把握、提纲挈领、思想和语言点兼顾;3.作业设计:与传统作业不同,要有反思性作业,重真情实感和自由表达,重知识梳理,重创新;强调态度,不批改对错,只做总体反馈;作业评分定性不定量,简单分层;不批改对错,引导自改和小组互改。4.讨论的把控:有备而来的讨论课的步骤是小组讨论-教师抽查-全班自由交流-教师总结;讨论重过程,不在结果,教师只需回答共性问题,不必回答所有问题;交流是目的,表达内容深浅是其次,引导讨论紧扣所学内容,鼓励大胆表达,关注情感表达);不设组长,不对讨论过程评分;总之,培养高阶思维的核心方法:同伴讨论。

27日下午,汤欣老师就第四模块(对分课堂实操)环节带领学员进行了实训。汤欣老师将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凝扩+AB双文本”应用于英语写作与英语阅读教学中,参与学员纷纷表示这种方法非常落地,可操作性强。之后,汤欣老师就导读式讲授进行了演示。最后,汤欣老师还分享了可用于混合式对分的信息技术工具,受到老师们的欢迎。

授课过程中,除了呈现对分课堂丰富的理论知识、精彩的案列分享,授课专家还组织学员进行了对分课堂的流程实操,让学员们充分体验了对分课堂的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四个过程,深刻感受到了对分课堂的巨大魅力,引起热烈反响。对分课堂是传统教学智慧的集大成者,重新定义课堂,重塑师生关系,贯彻四大学习理论和三大现代教学理论,融汇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合作学习、翻转课堂、自主课堂、PBL、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的优点,构建了一种适应新时代、新科技环境下的全新教学范式。

经过几天的培训学习,参培教师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对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

 

组织单位简介

| 科学出版社简介

科学出版社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于1954年8月合并成立。2017年1月18日,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国科传,股票代码:601858),成为中央出版集团上市第一股。

科学出版社秉承多年来形成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年出版图书10000余种、期刊289种、数字化产品销售产值超过7个亿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图书规模位列世界前三,期刊出版规模位列世界前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科学出版社教育出版领域已逐步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出版的重要服务力量。教育出版共设8个分社、1个数字教育发展部,服务范围包括理、工、农、林、医等各专业门类,涵盖研究生、本科和中高职教育各不同教育类型。建设和沉淀了一大批以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代表的精品教材群和精品教学资源群,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了科学品牌与使命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为传播优质教育教学成果,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科学”力量。

长江教育研究院简介

长江教育研究院是在湖北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由华中师范大学和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发起,于2006年12月16日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

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中国智库索引评选中社会智库类MRPA测评综合排名全国第三 ,MRPA资源效能测评全国第一。2017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2018年在中国智库索引社会智库类PAI值评分榜全国第二。

目前,长江教育研究院正在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与高校的战略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力争把自身打造成国内外一流的智库。

复旦大学出版社简介

复旦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1年,由复旦大学主办,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双重领导。2001年经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复旦大学出版社与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合并,组建成立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改制为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社”),系国家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现设人文编辑部、社科编辑部、理科编辑部、外语分社、医学分社、经管分社、学前教育分社、南怀瑾项目组、社会读物项目组、现代学徒制教材项目组、营销部、版权贸易部、装帧设计部、质检中心、校对室(筹)、法务部、出版部、宣传策划部、社办公室、总编办和财务部等部门,下辖上海复旦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复旦经世书局等独立核算机构。 

复旦社系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在国内出版界和大学出版社集群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建社以来,多名同志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韬奋出版奖”、 “新中国60年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上海出版人奖金奖”、“上海出版人奖”、“上海出版新人奖”、“上海市大众科学奖提名奖”、“高校出版人荣誉奖”、“上海书业十大发行人”、“上海市版权贸易先进个人”等多项重要荣誉,几乎囊括了出版界的所有重要奖项。 

复旦社定位于原创性学术著作和高校优秀教材出版,强调出版社尤其是大学出版社应该承担起主体出版的重任,坚持大学出版为大学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宗旨,强化学术出版功能,为繁荣学术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依托这样的定位,三十多年来,复旦社筚路蓝缕,兢兢业业,立足本校,面向全国,主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教育进步服务,为高校教学和社会提供了万余种图书。近年来,复旦社年出版新书逾1000种,再版重印书近2000种。图书结构中70%为优秀高校教材,20%为原创性学术著作,10%为大众读物,为复旦大学以及其他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出版支持,同时也为社会奉献了不少优秀的社会读物。 

建社至今,复旦社有370余种图书获得包括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以及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各种奖励近千项。在全国大学出版社中,无论获奖等级还是获奖数量和比例,都位居前列。

复旦社彰显了大学出版“学术出版、深度出版”的鲜明特色,是业内公认的原创性学术著作的出版重镇。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的同时,复旦社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也不断提升,成为上海出版界的佼佼者,在中国大学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序列中也排名靠前。

智慧党员活动室简介

北京慧思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教育创新硅谷)下属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为党员学习和思政教育提供智慧服务,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各类院校打造庄严感与科技感相融合的智慧阵地和红色阵地,充分发挥党建与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构建具有新党建、新思政和新文化特征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智慧党员活动室是将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方式,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一个智能智慧、自然自在的党员活动室,打造一个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多终端全覆盖的党员智慧服务平台,构建一个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阵地和红色阵地。

室联网空间站简介

新维空间站是基于“室联网”的高度集成的智慧教室新生态,基于下一代虚拟学习环境平台(VLEs),实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和异地实时教学模式。空间站提供开源开放的MPOC(MOOC+SPOC)平台,支持互联网无线投屏、互联网视频实时互动、AR互动、智慧纸笔交互等多样化交互手段;通过智能录播、课堂智能感知和多屏联动、虚拟现实(VR/AR/MR)等技术,实现异地实际时并班教学模式;依托深度学习、云计算、自然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技术,集成融合教育教学管理、富媒体教学资源管理和教育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不同模式的公有云学习空间,亦可为教育机构提供智慧教育空间站和私有云。

新维空间站是在教育部20年教育信息化规划和多媒体教室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凝练出来的,是“室联网”的一个具体实现和实践,其核心是重构了传统教学模式,让广大老师既能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沉浸式教学,又基本不改变教学习惯。通过海板无穷大面积的自然书写,实现线下和线上的自然融合的教学,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新维小脸色深度学习实现量化三率(量化和自动分析到课率,抬头率,互动率),破一弊(自动识别作弊预警);通过行为、表情、笔迹、语音等自然大数据的采集实现教学的自动实时评测评估,为教学的精准减负提供支撑平台。

对分课堂:本土原创、普适易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基本操作

对分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变化。对分课堂是家常课:对分课堂不是名校、名师、或优生课堂,是任何学校、教师、学生、科目均可运用的普通课堂。不追逐华丽、而讲求平淡,不追求教师讲得精彩,而期望学生学得深入、透彻。对分课堂是常态课:对分课堂是常态课,平时怎么上,展示时也怎么上,而且展示的,总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新内容的过程。磨课只磨老师,不磨学生。对分课堂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但其中很有门道,追求的是大巧若拙、返璞归真。对分课堂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四个核心过程:

讲授:教师先讲,充分而不过分的引导 

独学:独立思考,各人理解,形成成果

讨论:小组化,解决低层次问题,凝练高层次问题

对话:教师答疑,解决高层次问题

在讲授环节,原则是“精讲留白”,教师与学生基本没有互动,把核心内容讲明白。在作业环节,注意教师基本不做个别指导,强调独立学习。在小组讨论环节,注意教师也基本不参与讨论,而做宏观监督。学生讨论质量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全班交流环节,注意看学生提的问题和教师的解答。

每次课堂的前一半时间用于讨论上一次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本堂课讨论上堂课的内容,这是对分教学的典型做法,称为“隔堂讨论”。

隔堂对分的一个简化形式,称为“当堂对分”, 是在一堂课或一次课上完整实施四个过程。比如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教师先讲授25分钟,然后给出相关的思考题或习题。学生彼此不交流,进行5分钟的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写出自己的解答,然后小组讨论8分钟,全班交流7分钟。

课堂讲授:对分的讲授原则主要是精讲和留白,简称精讲留白。讲授环节,教师基本不向学生提问,也不组织讨论。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原来一半的时间进行讲授,不可能细致覆盖,应该做引导性的、框架式的讲授,讲解学习目标、章节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其它内容的关联和关系,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等。精讲是在相对宏观的层面上,告诉学生学什么、为何学和如何学。学什么,指的是框架、重点、难点,可以比喻为骨架、脉络与关节。讲授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随后的学习,这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

课后(或当堂)内化:课后(或当堂)给予学生一定时间阅读教材、完成作业,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需求,以最适宜自己的方式方法,深入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内化吸收要求独立完成,不能与同学或教师讨论交流。

作业是连接讲授与讨论的核心环节,作业的布置十分关键。当堂对分,布置的作业可以相对简单,称为“微作业”。作业目的是引导、督促课后复习,保证理解基本内容,为深入、有意义的小组交流讨论做铺垫和准备。

除了常规作业外,对分作业还包括新的部分,称为“亮考帮”。学生在听课、读书、完成常规作业后,要总结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称为“亮闪闪”。要把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用来挑战别人,称为“考考你”。要把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或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在讨论时求助同学,称为“帮帮我”。

小组讨论:通常4人一组,时间为5-20分钟。要求学生围绕作业,特别是亮考帮,针对各自的收获、困惑、疑难,互相切磋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督促所有学生认真参与,但不要过多涉入。 

全班交流:教师首先抽查,随机抽点3到4个小组,每组再随机抽一个学生,分享小组刚才讨论的精华,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邀请全班自由发言,无论个人、小组,还有遗留问题的,都可以提出来,教师给予解答。最后教师用几分钟做简单总结,把学生遗漏、需要深化、提升的讲一下,结束整个过程。

二、更多信息

对分课堂由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理念深刻、简明易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显著提升考试成绩,全面培养核心素养,2014年春在复旦本科课程初试成功后不胫而走,三年间传播到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中小学和大学全学科、全学段引发广泛实践,获得高度认可,获2018年高教学会教学创新典型案例、2018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对分课堂”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心理学的内化环节,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参与讨论,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对立统一。对分课堂重新定义课堂,重塑师生关系,贯彻四大学习理论和三大现代教学理论,融汇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合作学习、翻转课堂、自主课堂、PBL、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的优点,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千百位教师开始都觉得对分没有什么出奇,直到深入了解、亲身体验之后,才体会到对分的独特魅力,觉得“如获至宝”、“相见恨晚”。对分课堂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色:

1、简明易懂、流程清晰、好学易用、即学即用,不花钱或买设备。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均可使用,理工人文一样用,大班、小班一样用,大中小学一样用。

2、彻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核心素养,让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得到贯彻,培养情商等交往能力,增强心理健康。

3、既强调教师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传统课堂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带来个性化、创造性的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超越死记硬背,显著提升中、高考等考试成绩。

4、显著减轻教师的机械性教学负担,带来轻松、愉快的教学,形成闭环教学,让青年教师迅速提升教学能力,让资深教师打破瓶颈,进入教学艺术新层次。

《对分课堂教学手册》丛书:科学出版社出版,包括总论《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和13本分册。总论侧重理论分析,分册介绍对分课堂在具体学科的操作流程和要点,帮助一线教师迅速、成功地运用对分课堂。高校分册包括思政、英语、二外、体育、心理学、医学、对外汉语。购书链接:订书网站:http://www./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