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浪漫到纳粹的思想演进史|牧猪人

 雾海中的漫游者 2019-12-31

纵观欧洲近代哲学,德意志的哲学天空可谓群星灿烂,对整个西方思想的影响可谓巨大。那么,这个产生了路德、康德、歌德的国家,何以能够走上了缺德的法西斯之路呢?这个思想的演进史,是怎样的呢?

对此,一些保守主义者将这一肇因归于“理性”。他们认为,暴烈的法国大革命是由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造成的(即使这一点也仍然值得商榷),而同时代“理性”哲学的光辉一样曾照耀过德意志。既然“理性主义”在法国酿成了集权与砖痣的灾难,那么德国的法西斯灾难也一定与之密切相关(如康德哲学)。实际上,这种看法与史实严重不符,基本属于想当然。

本文尝试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德国的纳粹思想之源进行梳理。

就其结论而言,德国的纳粹化非但不是源自理性主义哲学,反而却在于其对立面----– 保守主义。


01. 第三帝国 -- 青年保守派的呼唤

对于魏玛共和国何以会被纳粹取代,近年常见保守主义者的声音:魏玛共和国过于软弱而无法保护自由,因此被纳粹夺了权;却丝毫不顾这样的事实– 纳粹本身就是德国保守主义的极端延续。

随着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德国的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1918年11月28日,普鲁士的末代国王、霍亨索伦王朝的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诏谕天下,宣布退位。从此,德意志第二帝国退出了历史舞台,德国进入魏玛共和国时代。

魏玛共和国在世人眼中可谓毁誉参半,尽管这个zf是按照英式的宪政模式建立的,以自由主义为诉求,有着标准的国会-zf-司法分立的结构。但它却是一个软弱的zf。它的软弱,实际上是由于其政治家主要来自旧的帝国时代的文人,而这些人并没有多少实际政治经验。但在保守派看来,其软弱性却是来自英式的政治制度及其所视为圭臬的自由主义观念。如斯宾格勒就认为,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多党制等概念, 不过是英国的一套把戏, 根本就不能适用于德国

因此,当时的德国保守主义者就要求,从根本上否定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用行动主义和行动信仰取代纯粹的理论, 用权威和纪律取代软弱和萎缩, 用英雄的信念取代重商主义的信念。因此,他们主张摒弃价值中立的自由主义政治原则,希望在卡里斯玛式的领袖统帅下,建立起一个奠定在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权威国家,甚至不是普通的“国家”,而是超越国家的“帝国”,建立起恺撒式的政治统治。

魏玛时期声势最大的保守主义者就是“青年保守派”,其中的主要人物也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容格、范登布鲁克、施密特、斯宾格勒。

荣格

他认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精英和政治制度是下等人的统治, 不仅魏玛共和国需要加以批判和推翻, 魏玛共和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也需要彻底予以否定。他认为, 应当用一种新的帝国政体来代替共和议会制, 其榜样是中世纪的帝国与条顿国家观念。

范登布鲁克

此人可以说是德国在这一时期的“保守主义革命”的精神领袖。他不但明确了保守主义的自我理解—“所谓保守, 就是创造值得捍卫的一切” , 而且还阐明了保守主义的革命对象----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1923 年, 范登布鲁克发表了代表作《第三帝国》, 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政治观念: 反对议会制和多党制。他大力批判启蒙政治理论的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 主张用权威主义取代自由主义, 用领袖原则取代民主原则, 最终建立起一个在精英统治基础上的封闭的民族共同体。

注意,日后纳粹德国所号称的“第三帝国”,其称号就来自范登布鲁克的这著作。

施米特

当时保守主义者的中流砥柱,20世纪最聪明也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其制度主义的决定论法学体系和政治哲学体系堪称经典。他的理论倾向于共同体的建构,贡献了“决断论”、“制宪权”等概念,这些词汇如今因姨学的泛滥而被国人熟知。

纳粹上台之后,施被封为“桂冠法学家”,但并不能简单地将他的理论与纳粹进行绝对的关联,但其以“区分敌我”作为的共同体构建原则的政治思路,不仅与纳粹相连,也与极左的法西斯思想相通。

斯宾格勒

“纳粹”一词是“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d”的缩写,其中的“民族社会主义”正是来自斯宾格勒。20、30年前斯宾格勒曾在果内相当火爆,不过人们一般是因为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而认识他,但这是一部史学著作;而他的政治观念则主要在于另一部著作《普鲁士人民和社会主义》。斯氏坚决反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不是地道的德国式的东西,而带着明显的英国式的唯物主义色彩;而他所推崇的是德国式的社会主义。所谓德国式其实就是“普鲁士式”。德国式与英国式的政治观念相区别, 他认为德式观念偏向于共同体,他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共同体主义”;而英国的政治着重于个体的独立, 个人权利的。可见,从传统的德式观念出发,“共同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非常接近的。

尽管魏玛共和国时代的这些保守主义者并不赞同希特勒个人的独裁政治,但德国青年保守派的威权主义、共同体主义、民族主义也确实是德国纳粹化的土壤,在这些方面纳粹只是更为极端,而与保守派的主张并无质的差别。甚至,如果说英国伯克式的保守主义有着相当程度的自由主义底色的话,那么德国保守主义的上述特征才是更纯正,因为它们确实是从保守主义的内在理路延伸而来。

反对代议制民主制度

代议制与民主之间并不存在天然或必然的联系, 自由主义的民主表现出来的就是议会中无休无止的争吵和谩骂。德国需要的是一种有机民主。所谓有机民主,其基础在于“种族归宿”,在于“血溶于水”的文化认同。因此,在德国的民主体制中,必须用“认同” 代替“代表”( representation)。

施密特在其(宪法学) 中对此有过专论:

所谓民主,就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认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认同,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的认同, … 这种认同原则的基础在于:没有民族,就没有国家;因此,民族作为现成的尺度,在现实中必须永远处于在场状态。相对的原则(指自由主义原则)则认为,民族作为政治统一体本身不可能一直都成为人们的实际认同对象,因此,个人必须由别人来代表。一切国家形式的区别…都可以还原为认同与代表这样一对基本的矛盾。

反对个人自由

魏玛共和国时代的保守主义者,崇尚“共同体”而反对原子论的个体主义。他们认为, 个体主义不能保障人权, 不能落实人性, 不能实现平等, 更不能建立民主。“ (个体主义的) 自由主义埋葬了文化, 消灭了宗教, 摧毁了祖国,是人性的自杀。

反对多元

自由主义所提倡的个体自由必然导致多元的社会图景;保守主义反对这一图景,他们认为多元化只能给社会带来动荡和混乱,使社会陷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因而无法很好地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更不能建立社会稳定的基础— 共同体;而没有稳固的共同体也就无法保障个体自由。他们主张建立一个权威国家,其基础是民族认同和恺撤式的独裁统治。于是,在“保守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就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悖论:议会制是反民主的,而独裁恰恰是民主的体现。施密特在其《议会制批判》中就明确断言:

没有议会制,同样可能存在民主;没有民主,也同样可能有议会制;独裁与民主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尽管都反对自由,但并不反对民主。

小结:

德国保守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的民主将导致一系列恶果,魏玛共和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政府任听国会摆布, 致使政治处于盲目的状态, 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强国家,弱社会”才是德国的出路。而所谓“强国家”, 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概念, 包括政治上的权威主义、组织上的精英原则以及领导上的领袖思想。这些理论为纳粹法西斯以及希特勒的独裁统治提供了理论支撑。


02. 德国早期保守主义 – 德意志浪漫主义

被誉为美国西塞罗的拉塞尔·柯克自承是一个“哥特式的浪漫主义者”,或“波西米亚式的托利党人”,从这个声明中可以看出,柯克尽管是现代的美国学者,但骨子里却并非美国传统上的保守主义者,而是欧洲大陆式的保守主义者,也与伯克式的以自由为目标的保守主义决然不同;伯克本身就是哈耶克所谓的“死不悔改的老辉格党”人,而柯克却自认是“托利党”。此两党有什么不同呢?---- 老辉格党坚守自由,而老托利党却是保皇党。

德意志浪漫主义 ----早期德国保守主义。

欧洲的浪漫主义最初源自对启蒙运动的“反动”。启蒙思想家们强调理性和逻辑;浪漫主义则强调直觉、感性与宗教。尤其是法国大革命之后,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以及“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的幻灭,更推动了浪漫主义的兴起。

浪漫主义在欧洲各国的表现并不相同,在欧洲的很多国家,浪漫主义与进步主义相结合;而在德国,则是保守主义的一种表现。

法国大革命之后,英国思想家艾德蒙·伯克出版了《法国革命论》一书,对大革命与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伯克的这种思想奠定了英国保守的自由主义政治的基础,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德国(实际上伯克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并不仅仅在政治理论上,也在于美学方面,1757年,伯克发表的《论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念的起源》对德国浪漫主义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启蒙时代的德国同样受到理性主义的深刻波及,但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却深受伯克影响,转向对理性主义、启蒙运动的批判。

浪漫主义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与康德之于理性主义的批判不同;康德的批判针对的是“理性的滥用”,因而以理性来反思其自身,为理性的效用划定合理的边界,防范滥用;而浪漫主义则反对理性的一切意义,否弃理性在一切领域的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因而诉诸于情感、感性、直觉,尤其是强烈地、狂热地维护他们的基督教传统,如在诺瓦利斯那里,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就是美好的黄金时代,而他的政治观就是宗教化原则 --- 只有基督教才能拯救欧洲。

反对个人自由

伯克将“社会”理解为一个“有机体”,德国的浪漫主义则将社会与国家理解为“有机共同体”,因而反对“个体主义”。这一思想一直延续到到魏玛共和国时代的保守主义者那里。

浪漫主义的民族主义特征

另一位深刻影响了德国浪漫主义的,是另一个英国人扬格(诗人)。扬格在1759年发表的《试论独创性作品》一文,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两年内,被翻译了两遍)。扬格说,对创作和对生活一样宝贵的是, 第一要知道你自己;第二要尊重你自己。要尊重自己, 宁可要自己头脑的土产品, 而不要最华贵的舶来品, 借来的财富使我们贫困, 而自尊的人很快就看到人们跟着尊重他。这对于当时急需寻找“民族魂”的德国人来说,是极为珍贵的见解。

以赛亚·伯林在谈论民族主义时指出, 德国的民族主义是浪漫主义反叛的派生物。(【英】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 冯克利译, 译林出版社, 年版, 第422页。)被称为德国浪漫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之父的赫尔德,正是在伯克与杨格的鼓舞下成长起来的。

浪漫主义的反智倾向

德国浪漫主义和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区别在于:

浪漫主义就是对非历史的推理即理性主义的形式逻辑的反抗, 是感情和想象对纯理智主义的反抗, 感情对形式的反抗, 个人主义对体制专横的反抗, 是为富于同情的创造性的想象呼吁, 反对只讲形式和内容的作法”(【美】J·W ·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下卷第三分册, 孙秉莹谢德风译,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第180-181页)

如果说伯克对理性主义的批判是沿着英国式的经验主义进行的,经验主义并不等于否定理性;那么德意志浪漫主义显然走的更远,他们从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转向了对理性本身的绝对否定,从而走向了理性的对立面---- 感性(情感、直觉与宗教信仰)。

英国的经验主义式的保守主义政治并不排斥理性,每一个具体的法案、改革措施、司法案例,都是理性活动的结果,但这些具体的理性成果是不是近于“真理”,则需要诉诸于经验性的社会政治实践,以观后效 --- 这就与“一步到位、一刀切”的欧陆理性主义不同;但德意志浪漫主义的政治思想却既不同于欧陆理性主义,也不同于英国的经验主义思路;它们并不仅仅是反对“理性主义”,而根本上是反对“理性”在政治上的运用,政治不允许诉诸于理性,则要诉诸于理性的对立面--- 感性。感性的学问,就是艺术。因而,他们认为,人的价值观既然是不可以用理性来厘定,那么“善恶”就要用艺术的激发来引导,所以特别注重审美。

如果说柏拉图的理想国的统治者是一个理性主义的哲学家、哲人王的话;那么德国浪漫主义理想中的国王就是一位诗人,艺术家。100年后,艺术家在德国果然做了元首,他就是希特勒。希特勒简直就是浪漫主义理想的统治者,除了德意志民族主义的“伟大”情怀之外,他还有着宗教式的狂热和艺术家的气质。据说希特勒的绘画水平非常高,早年希望去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绘画,但很不幸没有被录取,否则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个艺术家而不是战争狂了。希特勒的那种艺术家的气质、神经兮兮的风格、还有那种宗教式的狂热,都十分符合早期德国保守派浪漫主义的希望。

以至于以赛亚·柏林说,纳粹与存在主义,是德意志浪漫主义的两个继承者(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总结

综上所述,将纳粹归结于德国历史上康德式的理性启蒙,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如果历史果真按照康德式理性主义演进,顶多是走向法国大革命那样的左之路径,而不是民族主义式的右翼路径。对于这个问题,伯林看的十分清楚:

20世纪的极权主义乃是浪漫主义等反启蒙思潮“最野蛮最病态的形式”([ 英] 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 M] .冯克利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28.)

人们熟知极左的乌托邦,却不知其实极右也可以乌托邦。浪漫民族主义之为浪漫, 本就带有理想主义或乌托邦的色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