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陈总爱抓挠皮肤,每次一挠就起红疹。洗澡似乎可以缓解症状,但洗得过于频繁又会出现皮肤干燥等不适。冬季为何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何缓解、治疗呢? 瘙痒是一种无明显原发性皮肤损伤,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阵发性瘙痒,抓挠后常出现抓痕、血痂,有时甚至可出现淡褐色的斑点和色素沉着。搔痒处以小腿、四肢、背部、腰腹部最为常见。在情绪激动、冷热刺激、疲劳、饮酒或食入辛辣、鱼、虾等食物后引发瘙痒或症状加剧。答:冬季好发皮肤瘙痒与干燥,这与其寒冷干燥的气候有关。另外,气血亏虚、肺气虚弱者更容易被风邪侵袭,造成肌肤失养,最终或导致皮肤瘙痒。这类患者中,中老年及体质较弱人群占大多数。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尤其是白领)和小儿也频繁因皮肤瘙痒前来就诊,或与睡眠不足、饮食过辛辣、沐浴过勤等有关。如果出现严重的瘙痒,或伴血疹、红色斑丘疹等,千万不要盲目处理,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轻度的瘙痒可以自行用一些小验方。笔者推荐使用马齿苋、百部各等份,煎煮10分钟后,掺入适量温水,清洗患处。口服消风散、防风通圣散等,还可以适当用一些清热解毒祛湿的药物,如大青叶、金银花、竹茹等可以明显改善症状,达到缓解皮肤瘙痒的目的,也可以用少量的脱敏药物,如氯雷他定、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师)
 冬季要重视对皮肤的养护。平时要多吃一些新鲜且富含维生素C、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必要时可以口服增加免疫力的药物,如转移因子、脾氨肽、甘草酸苷等。忌食或少食辛辣、鱼、虾、羊肉、牛肉等;晚间避免喝咖啡、浓茶,不要进食对肠胃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尽量减少洗澡的次数,水温不要太高,洗浴时间不宜过;推荐盆浴或桶浴,选择一些中性的沐浴露,不要用碱性香皂、肥皂,浴后可用富含维生素E的身体乳均匀涂抹。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2019年12月刊(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