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绝大多数人高古玉收藏的四大误区😂😂😂

 自律的心 2019-12-31
🌺本文通过网络收集整理🌺玩了近20年的古玉,收藏了一些,经历过古玉市场的大起大落,也结识了一帮良师益友,频多感悟。古人云:君子比德与玉。作为一名藏友,深深感到收藏古玉有几个认识误区。

一、满足现代审美观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近万年,是华夏文化积淀最深的文化,不同时期都凝聚着当时的顶层意识和审美观,不是现代人可以同日而语的。出土的高古玉从新石器时代到汉末,有质如粉土,色似瓦石,也有微沁,工色如新者。而现代绝大部分人,不仅把高古玉厚重的灵魂的东西丢了,还以现代审美标准去审视古玉,直接透露出现代人的肤浅。因此,高古玉不是越“漂亮”越好,而是当时的历史地位越高越高越好,越稀有越好。

二、越大越好 

古玉作为山川精灵之化身,日月精华孕育亿万年,玉工观盼劳作而始出,千琢万磨才成型。又经过巫玉、神玉、王玉、民玉几千年变迁,虽被历代视为国之重器。但因战乱、掠夺、盗挖、损毁,十墓九空、传世了了,加之史文记载,考古证实,古玉件小件多(汉代避邪三宝仅两公分许),大件难寻。仅良褚,汉代葬玉有大件出现(大玉璧有几十公分)。因此,古玉收藏不是越大越好。大件须当心臆造。

三、生比熟好 

出土生坑古玉件对考古文物收藏好处很多,包涵出土时代信息全、真,便于断代,可作为出土标准器,也可入博物馆收藏。熟坑玉件,常常玉质通透、泌色美,具有灵性,谚语云:年轻时人养玉,年老时玉养人。宝玉养人救人,民间多有传说,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就是一说。收藏古玉对一般藏者来说,在于多观察、把玩、与玉沟通,感悟中与玉融为一体,玉人合一,做到观其形,察其色,细品泌色变幻,研习工法,悟其内涵文化,吉祥祝福,以增强人心自信、文化自信、品性自尊,可以说,收藏古玉熟坑生坑各有千秋。

四、越多越好

俗语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对收藏古玉,有些玩家,志在多,想一夜成名,暴富,藏品良莠不分,五花八门,统统收在门下,藏在宝室。对此,如财大气粗,未尝不可。但作为一般收藏者或有一定收藏基础和财力的玩家来说,应关注于收藏古玉真品、精品,系列收藏,经过数年或长期的努力,尚有可能成为某一时代,某类藏品的行家里手,成为有藏品、有文化、有品位、有精品、有实力的收藏家、艺术家

杭州市收藏协会玉器专业委员会是传播中国玉文化社团组织,我们的方向是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引导服务广大玉友,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提升收藏鉴赏水平,宣传正确的收藏观,倡导高尚的收藏品徳,去伪存真,以藏为乐。希望大家为共同打造杭州市收藏协会玉器专业委员会成为广大玉器收藏爱好者服务的一张金明星片而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