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与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会 第一场

 新用户9028oLLo 2022-06-06 发布于上海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与波士顿交响乐团2020上海音乐会第一场将于2020/2/15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

        我的这篇文章将会帮助到下面三类人群:

        第一,还没确定是否要去的爱乐者,帮助你更好的决定是否要去。

        第二,想去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买票的爱乐者,模拟体验这场音乐会。

        第三,已经买了票的爱乐者,作为音乐会前的预习,临场时有更好的感受。

        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是安德里斯·尼尔森斯

         第一次接触尼尔森斯是听他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演绎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独奏是安妮.索菲.穆特。听完音乐会,尼尔森斯给我的印象是表情丰富,指挥动作幅度很大,也很夸张,感觉特别有喜感。当然这场音乐会的音响效果也是出奇的棒,因此也非常喜欢这位指挥。

        官方介绍中的尼尔森斯是这样的:

        安德里斯·尼尔森斯1978年出生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一个音乐世家,师从指挥大师杨松斯。

        2014年,成为波士顿交响乐团百年来最年轻的音乐总监。

        2018年,成为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音乐总监。

        尼尔森斯还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世界超一流乐团和歌剧院保持着长期合作。

        2020年,尼尔森斯首次执棒全球瞩目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的钢琴独奏是叶菲姆·布朗夫曼。

        叶菲姆·布朗夫曼曾就读于茱莉亚音乐学院、万宝路音乐学院和柯蒂斯音乐学院。

        布朗夫曼高超的演奏技巧、音乐力量及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一直广受媒体及听众的赞誉。

        1991年,荣获对音乐家极具分量的最高荣誉之一艾弗里·费雪大奖。

        他录制的唱片曾六次获格莱美奖提名,并于1997年凭着与萨洛宁及洛杉矶爱乐合作录制的三首巴托克钢琴协奏曲问鼎格莱美奖。

        波士顿交响乐团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交响乐团之一。

        1973年,小泽征尔入主乐团担任首席指挥直至2002年,成为乐团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指挥。

        2004至2011年,詹姆斯·莱文成为乐团的音乐总监。

        2013年5月,乐团任命拉脱维亚青年指挥家安德里斯·尼尔森斯为下一任音乐总监,翻开全新篇章。


        由于每篇文章中能插入的视频数量上限是3个,所以这篇音乐会预习之前,额外增加一个准备篇,来感受一下德里斯·尼尔森斯叶菲姆·布朗夫曼波士顿交响乐团 的风采。

准备篇链接:尼尔森斯与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会 准备篇

        回到本场音乐会的曲目。

上半场曲目一: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或乐队协奏曲

        《乐队协奏曲》巴托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在他去世前两年完成的。

        1943年初,著名指挥家库塞维斯基请求巴托克创作一个作品来纪念已故的库塞维斯基夫人。经过两人的一番沟通,巴托克开始了创作,并将乐曲名字确定为《乐队协奏曲》。1944年12月1日,在库塞维斯基的指挥下,《乐队协奏曲》由波士顿交响乐队首演于波士顿交响厅,大获成功。难怪这次尼尔森斯要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此曲。

        如果耳朵习惯了莫扎特、贝多芬等协和音乐,巴托克的音乐较难接受(充斥大量的半音阶与不协和音程,而且远离传统调性),但他的《乐队协奏曲》相对并不算太艰涩,有着丰富的乐器色彩、对称的构架形式、高度组织化的声部交集。

        全曲分为五个乐章,时长接近40分钟,第一次听完之后,我的疑问是此曲名为乐队协奏曲》,这和交响曲的区别在哪里?乐队中每种乐器都自己成为独奏乐器的段落?

        查询资料发现,还好巴托克曾经自己出面解释过原因。这首类似交响曲的管弦乐作品之所以叫乐队协奏曲,是因为乐队中的一些独奏乐器是按照协奏曲独奏乐器组的方式来处理,如第一乐章展开部的铜管赋格段,末乐章弦乐器演奏的基本主题”无穷动“式乐句,尤其是第二乐章中一对对乐器依次奏出的辉煌旋律。

        此曲在技术上它具有协奏曲特点,即一组小型乐器组对应一组大型乐器组,但立意和乐思是交响性的。来感受一下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

上半场曲目二:莫扎特《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K491

        莫扎特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785年到1786年间,于1786年4月7日首演于维也纳布鲁克剧院。

        在莫扎特的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中,只有两首是用完整的小调创作,即《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K.466》和《c小调第二十四号钢琴协奏曲,K.491》,两首都充满了忧郁和悲伤,尤其是后者。《c小调第二十四号钢琴协奏曲》一开头的乐队引子,听上去让人有一种痛苦的挣扎感,接着慢乐章的歌唱性旋律首先由钢琴弹出,在管乐器的衬托下有了梦境般的甜美,宛如一首忧郁的摇篮曲。

        曾经看到过有乐迷这样概括这首钢琴协奏曲所要表达的情感。第一乐章,悲情中显出不安。第二乐章,宁静中显出高贵。第三乐章,激昂中显出渴望。

        来感受一下莫扎特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

下半场曲目:拉威尔《达夫尼与克洛埃》第二组曲

        《达夫尼与克洛埃》第二组曲,包括“黎明”、“哑剧”和“群舞”三个场面,不间断连续演奏。

        为了能使听众更好的感受这部作品,拉威尔在总谱上写下了文字说明:

        第一幕,黎明

        四周一片寂静,只听见从悬崖上滴落的露珠的涓涓声响。达夫尼依然横躺在山林水泽的仙女们的洞口。天渐渐亮了。可以听到小鸟的歌唱。远处牧人赶着畜群走过。在舞台深处还有另一个牧人走过。一群牧民进来,他们在寻找达夫尼和克洛埃。他们看到达夫尼,便把他唤醒。达夫尼用焦虑不安的眼神找寻着克洛埃。克洛埃终于出现了,她被牧民们团团围住。牧民们互相拥抱。达夫尼为克洛埃戴上花冠。他的梦是带预言性的幻象:这显然是潘出力相助。老牧人拉姆蒙解释说:如果是潘神救了克洛埃,那是为了纪念山林水泽女神西冷克丝,潘神曾是很爱这位女神的。

        第二幕,哑剧

       达夫尼和克洛埃以哑剧的方式模仿潘与西冷克丝的艳遇。克洛埃扮演在草原上流浪的年轻的山林水泽女神,达夫尼、也就是潘神出现了,并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情。山林水泽女神拒绝他,潘神变得更加恳切了,她隐没在芦苇丛中。他很失望,拔了几根芦苇杆,做成一根笛子,吹出一支阴郁的曲调。

       第三幕,群舞

        克洛埃重又出现,她跟着笛子的旋律翩翩起舞。这舞蹈越来越活跃,终于,在一个狂热的旋转中,克洛埃投入达夫尼的怀抱。他在山林水泽女神的祭坛前祭献两只羔羊,发誓忠心不渝。有一群年轻姑娘走进,她们扮成酒神的女祭司,手里摇着铃鼓。达夫尼和克洛埃温情地搂抱在一起。一群年轻人拥上舞台。欢乐的喧闹,群舞。

        来感受一下拉威尔的《达夫尼与克洛埃》第二组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