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慎不二 > 《释学山》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意识心所法的改变
意识心所法的改变。意识心在凡夫位有五十一个心所法,贪嗔痴烦恼具足;在声闻三果位,意识的心所法就减少,没有了贪心所和嗔心所;在入地以后的转依位,意识的烦恼心所法还要减少,逐渐转变成善性的;...
转识成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转识成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逐渐要有正念、观照,看见烦恼,化掉烦恼惯性能量,证得观智,看见身心真相,乃至证得道果。开悟才到法身边,还有烦恼习气,不过比较轻微,还需要不断磨练化掉习...
浅谈见惑和思惑
断我执主要解决的意根层面的问题,因为如果意识对五蕴十八界虚妄的无间作意形成,意识五遍行中的思心所已不太会去造作身口意的恶行,但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意根的思心所,所以有时还会有贪嗔痴的现...
第六意识的功能
第六意识的功能。第六意识具备了心识的全部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心所有法,就是心识所能生起的五十一个心理状态或功能。这五十一个心理状态或功能,可分作六大类,就是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和不...
什么是观行?
譬如于日常生活中,依佛的圣教苦圣谛,如理作意去实地观行,如实观察现象界中存在的八苦、三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确实了知三界生死苦,因此而生起想要远离三界生死苦的意愿,这样才能坚定道心;就这样苦...
佛门常说,要六根清净,到底什么是六根?
心经上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佛家常说的六根。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对六根的解释是这样的:“眼耳鼻...
修心
修心?你的心相同时决定了你的面相。修心就要了解自己的心。是你无明意识习性的自然生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无明意识即是不清醒的意识...
道须亲行,不在口说知解
道须亲行,不在口说知解道须亲行,不在口说知解我们为什的会烦恼?身体随着心识在动,心识复随着身体动而动,看不到自己的识心繁动而带来的妄念让自己不安、烦恼。只要身体不疲惫,就那么坐着,让自己...
四念处是什么?
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诸法本空性,见空即见道。各位,一切法,法的范畴,昨天的时候,咱们说过了,法,到底包含哪些范畴?这个该这样做,那...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