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橘皮晒干就是陈皮? 橘红与陈皮有什么区别? 别问了, 看吧!

 华华YHBH0207 2020-01-01

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回顾整个2019年,不管是国内外,经济大环境都比较严峻。但有这么一个产业,却在不利的环境下逆市而上。

根据数据统计,由于消费者对于新会陈皮的追捧,导致2019年新会陈皮原材料——新会茶枝柑的收购价大涨50%。有人甚至打趣道:“未来10年新会陈皮的涨价幅度要追上房价了。

消费者购买陈皮滋补的热度居高不下,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陈皮一知半解,有的人以为只要是柑橘的果皮晒成的都是陈皮,有的人甚至连陈皮与橘红、化橘红之间的区别都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这篇文章,就准备带大家了解陈皮和它在果皮家族里的几位“亲戚”,这样我们在购买时才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滋补品。

广陈皮与陈皮

VS

广陈皮

取自新会茶枝柑

外观:柑皮开三瓣

气味:浓郁,一定年份后有药香

油室:饱满丰富、均匀

功效:理气健脾醒酒,燥湿化痰

陈皮

取自普通柑橘

外观:不规则片状

气味:较弱、陈化效果差

油室:分布不均数量少

功效:远逊于广陈皮

广陈皮,主要特指新会陈皮。广陈皮与普通陈皮均由柑皮晒制而成,但从古至今,无论是医家还是个人,在使用陈皮的时候都一致认为广陈皮的功效和品质更胜。

新会陈皮(左)与普通陈皮(右)《本草纲目》中记载:“今天下多以广中(今广东新会)来者为胜……”《本草害利》中亦有记载:“广东新会皮为胜,陈旧这两,故名陈皮。”经现代科技的检测发现,广陈皮品质胜于外地陈皮,主要在于新会当地的茶枝柑中川陈皮素等活性物质含量更高。

图自:《陈皮、青皮中 4 种黄酮成分的比较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邱蓉丽等古语有云“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之所以那么矜贵,离不开它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能治疗脾胃气滞湿阻所致的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呃逆、咳嗽痰多等症。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陈皮和真正道地的广陈皮相比,无论是功效、味道、还是收藏价值均不能同日而语。

购买建议:适合所有人群饮用,可作日常品饮及保健之用,购买时尽量选择质量更好、更道地的新会陈皮。

广陈皮与橘红

VS

新会陈皮

取自新会茶枝柑

外观:柑皮开三瓣

香气随陈化愈加浓郁

味苦、辛,归肺、脾经

功效:理气健脾醒酒,燥湿化痰

橘红

取自化州桔、柑橘

外观:长条或薄片状

香气似干橙、易散

味苦、辛,入肺、脾经

功效:解风寒、清痰

陈皮和橘红都是以柑橘皮为原料的中药材,橘红和陈皮性味类似,但因为橘红制作的时候需要去掉橘皮内部白色部分,因此橘红闻起来有点香气但吃起来有点微苦。《本草纲目》中提到橘皮“和中理胃药则留白,下气消痰药则去白”,因此橘红和陈皮在功效上有所区别,在使用时应有所区分。橘红温燥之性烈过陈皮,可以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外感风寒感冒而咳嗽痰多的人食用效果不错。橘红适用人群:因外感风寒感冒而咳嗽痰多的人,但不宜不对症使用或是长期服用。

广陈皮与化橘红

VS

新会陈皮

取自新会茶枝柑

外观:柑皮开三瓣

香气随陈化愈加浓郁

味苦、辛,归肺、脾经

功效:理气健脾醒酒,燥湿化痰

化橘红

取自未成熟化州柚

外观:柚皮开五或七瓣

气味芳香

味苦、辛,入肺、脾经

功效:消积化滞、化痰

化橘红是另外一种经常和陈皮混淆的药材,化橘红又和橘红一字之差,因此许多人会将三种药材混为一谈。化橘红没有橘红的发散功效,但性更偏温燥,燥湿化痰之力很强,还有消食的作用,所以多用于风寒咳喘痰多、消化不好等症。化橘红适用人群:风寒咳喘痰多、消化不好的人。体虚燥咳、久咳气虚的人不宜服用。

学会区分陈皮、橘红和化橘红,还要懂得如何使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杰给出了他的建议:陈皮老少咸宜,闲时可用作保健之效,而橘红皮、化橘红皮,则是患者有症状时,中医师入药使用,不建议用作保健之效。也就是说,橘红和化橘红皮日常使用的场景比较单一,而陈皮除了同样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外,还有着不少的用处。

新会人都知道,如果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偶染风寒,咳嗽不止,而又不想让他们吃太多西药、抗生素的话,可以用陈皮泡水或者煮陈皮水喝,效果很好;抽烟喝酒应酬多的人,喝陈皮水能调理肠胃,解酒醒神;逢年过节吃了太多油腻大餐以后,冲泡陈皮水来喝一喝,能刮油消脂,喝几泡下去特别容易感到肚子饿。

除此之外,化橘红和橘红口感均较为苦涩,而陈皮的口感陈香醇厚,无论是作为日常茶饮还是烹饪配料都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喜爱。

2019年的最后一天,不妨在十添一商城买一款陈皮,用陈皮的独到清香来迎接新的一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