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陪你一起散步——艺术论

 hyxz_ljf 2020-01-01

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泽,但是含蓄的光采,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

——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何为美?这是美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基本问题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今天这一讲——艺术论

美学陪你一起散步——艺术论

艺术的存在方式

(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

(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三)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1、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2、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三、艺术品的特征(作为中介的/存在方式的艺术品的特征 )

1、他律性:为接受、欣赏者存在,受其制约。黑格尔:艺术品“是为人类心灵

而存在的”。

2、形式符号性:艺术品以形式符号的方式负载着艺术意象而成为沟通两个主体

的纽带。

3、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不能是封闭的而只能是两头开放的,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

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

一、意象孕育、创造、生成过程

1、意象的孕育:

是主体意识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

①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主客体之间的感动关系是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

②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

所谓虚静,就是一种一要排除功利杂念;二要超越知性逻辑,进入感性直觉的状态,使日常“自我”暂时退隐,以虚空的心胸接纳万物,孕育意象。

③孕育意象最佳的状态是“神思”状态。

在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指作家在想象力活跃时或处在灵感状态下进行的创作构思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意象的创造与生成:

①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②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容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

③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④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马克思的理论)。

二、意象生产的双重的涵义

1、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

2、又有工艺制作、生产的意思,

这两种意义都与艺术品的产生有关。

三、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四、意象物态化和生产过程

1、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在这个阶段中,艺术意象进一步完善并获得形式符号和物质实体,使艺术品最终得以产生。

2、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是不可能实现的。

3、比如中国书法家在创作前,活动在其心中的主体意识、情感是无法把握的,只有当它们在书法家笔下龙飞凤舞地展现时,其意象才骤然产生。这里意象的物态化和意象的生成是同步的,离开了物态化,也就没有了意象。

美学陪你一起散步——艺术论

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

一、天才

艺术史上,有许多艺术家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他们创造的作品超绝群伦,旁人难以比拟甚至难以理解,他们就好像是天助神功一样,这样的艺术家人们称之为天才。

特征:艺术天才最根本的就是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创造意象的天然资质和能力。

1、艺术创造的主体是艺术家。

2、阿勃拉姆斯曾经把天才分为“自然天才”和造就的天才。

3、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天才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方面合力的结果。天才独特的

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感受)、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等方面。

二、艺术敏感

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特征:艺术敏感不仅是艺术意象创造的一种启动,同时还为艺术家意象创造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艺术敏感与先在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本质的关系。

三、艺术想象力

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想象力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特征:艺术想象力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

四、灵感

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特征:灵感是主体艺术状态对日常状态的超越。是艺术家意象创造中最为旺盛、纷繁的状态,也是艺术家应努力获取的一种重要创造力。

灵感理论主要有:

柏拉图:把灵感说成一种磁性的疯狂,一种神灵的凭附,一种非理性的迷狂状态。

朗吉诺斯:把创作的源泉归结为神赐的神秘灵感。

五、艺术技巧

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中国书法最明显地表现了艺术形式与形式技巧的关系。艺术操作在意象生产中的作用:

1、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2、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

艺术中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

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比如郑板桥画竹的体会,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是艺术家把心中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凝聚下来。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2、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美。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3、中国书法就最明显地表现了艺术形式与形式技巧的关系。中国书法是通过线条结构来建立其美的意义的。这些线条结构不是线条的拼凑结合,而是书法家一气呵成的技巧操作的结晶。

美学陪你一起散步——艺术论

艺术的形态

一、回顾历史上的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

亚里士多德:一切艺术都是对现实的“摹仿”。这种分类方式只是外在的和初步的。

从艺术的审美特征出发来确立艺术形态的划分原则,直到 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出现。

法国美学家加托将艺术分为三类:美的艺术(音乐、绘画等)、机械艺术、介于二者之间的艺术(建筑和修辞)。

黑格尔:把艺术形态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具有里程碑意义。

“美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象征型艺术:是人类最初的艺术形式。

古典型艺术:以古希腊的雕刻为代表,为人类艺术最高成就。

浪漫型艺术:是近代的产物,如绘画和音乐,诗。

美学家们划分艺术类型的三种标准

第一,是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亚氏的摹仿说。

第二,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划分为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

第三,是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静态与动态艺术;时间与空间艺术。

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

1.建筑——材料、形式结构与周围环境

建筑是一种介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材料的审美性质。如中国古建的琉璃瓦,教堂的彩绘玻璃等。

(2)建筑的形式结构。中国的四合院的封闭结构,教堂的尖顶。

(3)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艺术家因地制宜,如悉尼歌剧院处于大海之滨。

黑格尔认为建筑最能代表象征型艺术

2.雕塑

雕塑是一种较为纯粹的艺术

对雕塑的审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首先是物质材料,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2、其次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

3、雕塑是一种静止的空间结构,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瞬间加以表现。以静态的方式来暗示某种丰富的含义和意境,此为雕塑艺术的根本特征

3.绘画

是在平面内营造空间的艺术,以人的视觉为基础,捕捉对象的影像并将之展现在平面中。视觉效果是绘画追求的最基本的审美效果。

1、对绘画的欣赏首先要关注它的内在的意蕴。

2、要掌握绘画的基本语言的审美性质。

3、画面内在的韵律(动感捕捉)是绘画美的灵魂。

在空间艺术的各种形态中,绘画最具有主观性和精神性,从而能够突破空间形态的局限。

绘画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

黑格尔:绘画最不同于雕刻和建筑,而较接近于音乐,形成了由造型艺术到音调艺术的过渡。

达芬奇:具有雕塑所得不到的无限可能性

(二)时间艺术——音乐、戏剧

1.音乐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对物质材料的依赖程度最轻的,它与情感活动联系的最为紧密,也最具有动态色彩的艺术。

音乐是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

音乐的美的构成:

①音乐所依赖的媒介就是声音,声音自身的质量决定着音乐的美感,同时,声音间的组合关系,各种音色的组合关系也决定着音乐的美。

②各种声音按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起来,就能塑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特定的)。

③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以表演者的演奏为中介。(但是天然的风雨声却例外)

④音乐是完全动态的艺术(从音乐艺术的形态学特征上来说)。

2.戏剧

从戏剧的存在方式看,它实际上综合了建筑、雕塑与绘画等空间艺术的基本特点。

戏剧艺术的根本特点仍然是它的时间性。

戏剧是时间艺术中最接近空间艺术的。

戏剧美的表现方式:

①各种艺术的媒介和材料都可合理地运用其中。道具、语言等。

②戏剧的结构方式要求剧中的任何事件都必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中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被布瓦洛概括为古典主义“三一律”(时间、地点与事件的严格统一)。

③戏剧艺术可与其他艺术综合起来,构成新的艺术形态。

如歌剧、影视艺术等。

美学陪你一起散步——艺术论

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

一、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

1、接受者通过意象欣赏,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

2、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成的,而非直接传递的。它需由接受主体意识运动所生成。

3、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象征与暗示。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

二、艺术接受的主体性特征

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即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特殊的。接受者重建意象是主体不断对艺术品提供的总体框架进行填补空白、揭示意义、参与创作的动态过程。

4、不但文学作品,一切艺术品皆然,其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三、艺术品的鉴赏过程——观、品、悟(艺术接受的过程)

1、观: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特征:可以初步在主体意识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

2、品: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需“知人论世”。

特征: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丰富、完满。

3、悟: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特征:主体在“悟”中终于克服了艺术品中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进而通过意象重建而直接地把握了其内在意蕴。“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悟是艺术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