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晏殊的一首名篇, 开篇情意绵绵, 尾句却充满人生哲理

 hudip 2020-01-01

生活匆忙、人生无常,很多时候因为太专注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却忘记了思考人生价值。等到惯有的节奏被打乱,或是情绪有波动时,忽然就觉得之前的观点和行动竟然如此荒谬。于是我们终于不得不慢下生活和工作的节奏,重新思考得失与功过。北宋一位词人就有这种体验,下面介绍晏殊的一首名篇,开篇情意绵绵,尾句却充满人生哲理。

喜迁莺宋代:晏殊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词人晏殊一生富贵显达,曾经贵为宰相,但朝廷内派别倾轧,仕途上风雨阴晴,他饱受了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抚今追昔、感叹今古一梦。词人在对友人的百般劝慰之中,倾注了自己真挚的情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篇词作。

朋友即将离去,词人心中也无限惆怅,不过他尽量压制住这种情绪,反过来劝解好友,“花不尽,柳无穷。”春天里鸟语花香、柳绿桃红,正是一派生机勃勃。但花儿娇艳,总有凋谢的时候;杨柳轻拂,也懂得离人的悲愁。接下来一句“应与我情同”,更是抒发了词人对大自然盛衰和人世间生死的感悟。悲欢离合都是平常事,唯有看淡想开,才能彻底放下。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晏殊又想起了杜牧的诗句,“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词人不仅分享了前辈的这句名言,还补充一句“何处不相逢 ”,也令人想起高适的经典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其实读者都已看出,作者在这里是强作旷达,故示洒脱。

估计作者也觉得自己说话有些太含蓄了,下片换头开始从正面描写,“朱弦悄,知音少。”俗话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当年的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流传久远,让大名鼎鼎的晏殊竟然也感叹知音少,言下之意,好友走后,自己就没有人可以推心置腹了。于是作者又想起了李贺的名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离别的哀伤不言自喻,好友也应该热泪盈眶。

词人的情感跌宕起伏,他发现自己又陷入到伤感之中,最后两句便再一次劝慰友人,“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作者在前面从离别着眼,以醉饮消愁、重逢为解;此处却透过一层,以浮利虚名如梦为解。作者见多识广,看淡了仕途的得失,也奉劝朋友不要太在意那些虚幻的东西,一切都如梦一般渺茫!

纵观晏殊的这首词,明快自然,节奏如行云流水。作者既藐视名利,又寄情诗酒。虽然看似抒写离情别绪,却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生活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才能过得踏实、走得精彩。人生如旅,最美的风景总在路上,寻找快乐、忘记遗憾,才能让每一天过得更加开心和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