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哥●聊天】“教养的表情包”之二:教养教养,有“教”才有“养”

 罗满元 2020-01-02


陈道明在谈到教养时说:“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陈道明说得没错,但说得不够辩证与全面,因为教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与文化没有关系。
那么,“教养”究竟是什么呢?大多数的词典上都是这样说的: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诚然,这个说法也没错,但似乎又太简单了点、抽象了点。详尽点、具体点说,“教”指的是教育、教学、教导、教范、教改、教管、教化、教诲等;“养”指的是通过“教”使“被教者”在培养、养成、生养、训练或修炼等的过程中,逐步接受符合道德的、文明的、一定社会规范的思想和言行,并使之成为自身的生活方式或者习惯。因此,“教养”就是指个人在教育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相应道德水准的、文明的、合乎社会规范的言行和心灵的总和,它是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的结果。

教养来自家庭教育。古人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的教育第一责任人是家长。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以及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表率,往往对孩子内在品格、日常习惯的养成具有极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古人不乏家长教子的成功典范,“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而如今,屡屡出现“坑爹”和“熊孩子”闯祸事件,很大程度上就是家长对孩子纵容、娇惯甚至“言传身教”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搞好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家风,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努力给他们做出正确导向。
教养来自学校教育。教养在学生的成长中非常重要,好的教养能成就一个人的未来。譬如,有好的阅读教养,或许能成就一个作家;有好的礼仪教养,或许能塑造一个外交家;有好的锻炼教养,或许能训练出一个奥运冠军等等。但在学校的整个教育中,应该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而德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教养。但是,从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看,从小学到大学,德育情况不容乐观。不仅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且曾经安宁的校园如今却不时发生学生刑案,有些案犯还是学习成绩“佼佼者”,有些还是懵懂少年,这确实太让人痛心与忧心!让学生有教养,教学生做好人,不仅是学校、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学校教育永不能失守的底线!
教养来自社会教育。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他就会生成什么样的教养。国民素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可以说,没有过硬的软实力,也就没有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培养有教养的个人,是提升国民素养,让社会向好向善、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国人教养缺失,有权威调查显示六成左右的人坦承自己“教养一般”,这与当今社会风气特别是政风不正有很大关系。教养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一个人灵魂的样子。一个人的教养是做不了假的,举手投足,纤毫毕现。因此,重视国民的教养,实际上也就是在塑造民族之魂、国家之魂。


教养来自自我教育。教养不仅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果,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结果。我们常常看到,在有些人那里,人前有教养,人后没教养;有些场合有教养,有些场合没教养;针对一些人或事有教养,针对另一些人或事无教养;对待地位尊贵的人有教养,对待地位低下的人无教养等等。这就是他们对教养不能时刻保持谦卑和敬畏心态,不能自觉自主地加强自我学习、自我约束,不能敢于和善于从他人的监督中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等造成的结果。因此,能否自省自律、从善如流,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养水平,而且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大思想家客也曾意味深长地说:“教养比法律还重要,它们依着自己的性能,或推动道德,或促成道德,或完全毁灭道德。”因此,全社会都重视起来,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家庭做起,从学校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微小的细节做起,人人都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于自己、于社会、于国家、于民族都大有裨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