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组织活力,从中基层干部年轻化开始丨许锋博士FM

 阳城书生 2020-01-02
提升组织活力从干部年轻化开始 来自倍智人才talebase 17:15
又到年底,很多企业也正在做干部盘点选拔任用的工作。干部队伍年轻化这个话题又开始被讨论。实际上在民营企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有很多关于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实践案例,例如京东的“管培生计划”、腾讯的“青年英才计划”、百度的高管退休计划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的一些相关文件。邓小平同志从改革开放时期就提倡过要“干部年轻化”,那么现在进入21世纪要面临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新的机遇,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兴起,我们在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更多挑战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有想法的、有创意的、与这个时代更匹配的人走到历史的舞台上来,让更多年轻干部上位

今天我们就干部队伍年轻化这个话题,来做一些交流供大家借鉴学习。
 

01
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核心主体是中基层干部

人才供应链核心有三支队伍非常关键,一支是企业的干部队伍、一支是营销队伍、还有一支是管培生队伍。这三支队伍的打造对整个公司人才供应链体系的打造起着核心和决定性的作用。

干部队伍又是这三支队伍中最为核心的一支,没有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缺干部的。如果一个企业不缺干部,说明这个公司的增长或者说发展的最佳时机已经过了,正在走下坡路,它的人员都是冗余所以才不缺干部。
 
我们强调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核心主体是中基层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而不是所有干部都要年轻化。这里要着重区分开的是高层干部队伍,它可以年轻化,但不应该是主体。

一个人没有经历过足够的关键历练,要成长为高层,成长为一个封疆大吏,成为把控整个公司主体命运的核心人员,是不太可能的,他的失败概率是非常高的。

倍智人才研究院《中国企业高绩效领导力画像》白皮书中,就不同层级管理者领导力水平做过大量的分析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基层领导者在九大关键领导力上的水平差异不大,但中层和高层之间的领导力水平差异是很大的。

(后台回复“白皮书”即可下载完整版报告)


因为中基层管理者基本还是在执行层面、在业务层面开展工作,只是指挥的兵多和少的问题,而从中层到高层所面临的问题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没有经历过足够多的历练,是很难实现这样的跨越的。


02
干部年轻化是个相对概念

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是一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干部多年轻算年轻?有的人说中基层干部25岁算年轻了,但是对于有些公司已经不算年轻了;有的人说35岁算大了吧,倒过来对于某些行业的35岁已经很年轻了。

所以说年轻化是相对于这个组织、这个行业而言的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没有绝对化的标准。当然在企业执行干部年轻化的过程中,可以有一些硬性的指标和标准。例如中层干部竞选拔的规则中,原则上只有35岁以下才能参与,要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03
干部年轻化是个战略选择问题

干部队伍年轻化本质上代表了一系列的政策,它是个战略选择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才队伍年龄结构的问题。

什么意思呢?一旦决定要开始走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路线,就意味着我们的客户群体、产品的方向、市场这些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年轻干部因为成长的经历、价值观、视野的不同,对业务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会有不同的想法,就会对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一旦企业决定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以后,年轻的干部也会变老,那么这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这一帮年轻人年纪变大以后,那么后面的年轻人又该怎么办?

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的增长速度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天都增长百分之三十五十,这也不太现实。企业到一定的规模以后,也就是百分之十、百分之八的增长。这时候企业没有那么多坑出来,但是这些萝卜都长出来了该怎么办? 
   
那就要借鉴国外的百年企业的做法,在企业内部设置双通道的发展路径,管理通道和专业通道。

如果你决定走管理通道,那就是up or out,要么往上升,要么就出局。就像GE通用电气选择CEO,从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个,因为CEO只有一个人选,剩下两个人怎么办呢?剩下两个只能辞职,否则会给整个公司的组织经营会带来问题。

有些企业会给这些员工做一个选择,就是把位子腾出来从管理通道转为专业通道。像倍智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没有那么多的管理层,但是我们有很多的高级顾问、资深顾问、首席顾问。

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并不是管理岗位,但是也有很好的待遇,有很好的影响力。在遇到大的专业项目或者说组织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可以部分行使管理职能。比如一个百万级的大项目,项目总监不一定非要是咨询部的一把手、咨询总监或者分管的副总裁来充当,我们的首席顾问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也就是说专业通道上的员工是管事不管人的,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专业人员发挥他的价值,同时还能得到好的待遇。

所以年轻化本质上它也是个战略选择问题,在顶层设计上需要完整的配套的机制体系去支持干部年轻化的落地和执行。


04
总结

一家公司最关键的人群其实是中基层,中基层有活力,那么整个组织就有活力。光是几个高层有激情有活力,驱动不了整个组织,核心还是需要一个个部门、一个个业务单元去不断地影响,不断地叠加,最后汇总为整个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活动,这也是保证一家公司能够发展经营壮大的关键。

中基层干部队伍的年轻化是保证组织有活力的重要制度,要想落地中基层干部年轻化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1. “年轻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要基于企业生命的周期和行业的特点去看待,所以企业不能够“一刀切”。

2. 中基层干部年轻化本质上是个战略选择问题,需要有一系列的相关配套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它的落地和可持续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