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五湖四海董庆银 2020-01-02

公元1279年,蒙古人发兵灭了南宋。中国第一次被一个游牧民族给完全统治了。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70年后,元的残暴统治已经天怒人怨,1349年,黄河改道。造成大规模的泛滥。这成了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契机。各地烽火四起。

1351年韩山痛、刘福通开始造反,六月份,方国珍在浙江沿海一带造反。八月徐寿辉在湖北造反。十月徐在湖北称帝,国号天完,结果招致元军猛揍。最后不得不退入湖北的山中和湖中蛰伏。

1352年,朱元璋在安徽加入造反队伍。

1353年,江苏的张士诚在泰州造反。

1354年,张士诚在高邮称王,国号大周,年号天祐。元军是谁称帝揍谁,立即把矛头对准了张士诚。高邮围城数月,差点没把老张饿死。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1355年,刘福通等人立被杀害的韩山童的儿子为帝,号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年号龙凤。这是想续被灭掉的宋朝。元军又立即转头重点进攻刘福通。最后刘福通兵败身死。

1356年,朱元璋已经占领应天(今天南京)称吴王,不过还好没称帝,奉宋为正朔。老朱是想借助别人的旗号来吸引人投奔。

此时,张士诚开始往江浙一带发展势力。他和朱元璋的势力开始发生冲突。而徐寿辉则在长江中游继续发展势力。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明知道称帝是树大招风,那时候为啥还那么人争先恐后的要去招这个风呢?

其实很简单,任何时代既然要造反,总是希望来的人越多越好。但问题是:造反是玩命的事。人们只有在失去了任何希望时,才会跟着造反。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残酷是造反者最有效的同盟军。但即使人们绝望了想造反,那么,有许多造反队伍,人们愿意去哪个队伍呢?

于是有人想出来个主意:称帝。我是皇帝,还有人敢不听皇帝的命令吗?拉大旗作虎皮,这是在中国古代常发生的事,几个人凑到一起,锅里还没几两米,就敢开几千人的饭。竖起旗杆就宣布自己是皇帝。在两千几百年的中国历史中,这样的事至少有几百起。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在古代,最后真正成了气候的人,一般都是大度地对待百姓,大量吸引人才为他服务的人。才能形成正循环,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造反成功。

到了1357年,几股势力都在发展。而朱元璋和张士诚则打得难解难分。不过说大也不大,基本是今天我去你家摸个哨,明天你去我家偷只鸡,这二人的主要作战对象根本不是元军,就是汉人的互相残杀。要说取得天下,当时两人估计都还没那么远大宏伟的梦想,在那纷乱的局势下,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不错了。

那会的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他自称吴王就是个例证。

正当老朱和张士诚为那几亩地掰扯的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位重要人物登场了,休宁的儒生朱升求见朱元璋。朱元璋向他问天下的大事及对策。朱升对朱元璋只说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口诀,让朱元璋的受到极大启发。从此老朱开始转换自己的视角,以全新的目光开始打量这片天下。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朱元璋

这九个字说得简单明了。根据历史发展来看,朱元璋能得天下确实不是偶然的,起码从谏如流,他后来也确实是按照此指导方针照办了。

这九个字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高筑墙”,这是要把城墙尽量筑得高。假设古代能把城墙修得20-30米高,那么冷兵器时代想进攻这样的城是很困难的。当时朱元璋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大平原上,多修高城,对于他保存自己势力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朱升把它放在第一位。

“广积粮”,这是指发展生产,多储存粮食(其实等于是废话)。西方的谚语说:“军队是靠胃来行走的。”也可以说,军队是靠胃来作战的。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缓称王”。这是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要成大事,就是将来要做真正的皇帝,称王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现在不是称王的时刻,必须在合适的时机才能称王。

如果着急称王,不光成为元统治者眼中的目标,更成为众多势力集团中的眼中钉。当时,已经有几个人称帝了。而朱元璋的势力和地盘都远离元的政治中心。他周围被几个强大的势力集团包围着。不着急称王,既安全,又可渔翁得利。

朱元璋悄悄地不显山不露水,别人不会知道朱元璋的野心。他们就不会专注朱元璋的一举一动。朱元璋就可以闷声大发财。直接对抗元军的事都让周围这些哥们去承担。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等到其他人和元统治者把自己的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朱元璋这时再猛亮大旗,一举成功。朱元璋最后也真的是这样干的,并且成功了。而其他人都毫无例外的失败了。

于是朱元璋在听了朱升的话后,取消了自己吴王的光荣称号,缩起脑袋,拨拉起自己的小算盘,专心去抢占地盘。

1360年,当徐寿辉的部下陈友谅杀害了徐后,徐的另一个部下方国珍在蜀称王。1362年他又称皇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结果最后那些称帝或王的人都成了出头的椽子,全部先烂掉了。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而老朱同志因为采取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悄摸的发展实力,经过几年的征战,灭了陈友谅。长江中游的地方完全被朱元璋控制了后,朱元璋就把全部力量集中对付张士诚。

张士诚的势力在大减后,又向元表示臣服。张士诚在反抗元的斗争中,不仅丧失了自己物质上的大批力量,现在又丧失了道义上的力量。失败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其实这哥们骨气还是有的,被俘后绝不向老对头投降,史书上记载最后被被老朱“挫骨扬灰”。

在此情况下,朱元璋才于1364年正月里,称吴王,但仍用宋的龙凤年号。他已经准备在反元的政治舞台上真正露脸了。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元末红斤军

此时,距离朱升的“缓称王”已过去了七个年头了。

又经过了四年,四川的明玉珍死了。朱元璋觉得自己羽翼已完全丰满了,就暗杀了小明王韩林儿。不久,他彻底击败了张士诚。

1368年,朱元璋觉得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对手,才自称皇帝。这时从他开始造反,17个年头已经过去了。之前,朱元璋其实基本都是在和汉人窝里斗。基本没有和元军打过大仗。而那些和元军真正交手的势力非伤即残。

当上皇帝后,朱元璋才真正向北方推进,这个时候他才开始把元军作为对手来对待。最终成就了明朝二百多年历史。

如果不是这位书生的大战略眼光,朱元璋恐怕得不了天下

张士诚塑像

元末的造反历史是很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历史上的造反势力,一定是其中的一股把其他的都消灭了,最后就剩下一个掌握权力,实现真正的统治。而在欧洲,各种势力总是顽强存在。他们之间斗争的结果是互相妥协。

托克维尔在一本书中说:“一般说来,一个内容错误但被表述得清晰明确的观念,经常比一个内容正确但被表达得含糊复杂的观念更能掌握群众。”

朱元璋的部下及跟随的百姓自然也需要几个简单的概念,来表明他们的行动目标。朱升的话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他的话简单明了,不过不是错误的,而是正确的。所以,这更容易抓住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中众多人的心。

因此,朱升的这九个字对于朱元璋夺取天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老板的英明也很重要,如果当时朱元璋认识层面没那么高,朱升就是把口水说干,都是丝毫不起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