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完颜:陈益峰:风吹罗带,清朝曾氏祖坟【讲师宝】

 小菌osqewynwpv 2020-01-02

陈益峰:风吹罗带,清朝曾氏祖坟

发布时间:2019-05-31

    文/陈益峰

    前一段时间,去三僚村游历,与湖北恩施州的徒弟邓习红先生结伴而行。邓习红虽然年过五旬,但是刻苦好学,不怕上山,志趣相投,实在难得。我们沿着赣州的兴国、宁都、于都等县,游历了很多宝地,经典的名坟,我们一遍又一遍的走,一处一处地揣摩。

    太阳过于毒辣,我的胳膊和颈子上的皮,被全部晒坏了,掉了一层,又一层。幸好邓习红带有恩施州产的绿茶,我们一路背着茶水上山,一直没有中暑。

    90副本.jpg

    站在包裹石,鸟瞰风吹罗带

    那天我们在山上四处看看,遇到曾庆福的儿子曾坤,他们父子都比较厚道。他自己有一个小棚子,棚子简单卖一些水和饮料,旺季的时候,他妈妈可以做些甜点卖,平常他在棚子内读书,研究风水技术。曾坤说自己刚刚研究风水不久,平常没有事就在棚子内读书学习,还拿出了他平常阅读的风水书籍。

    我们畅聊了很久,他送了我们一人一瓶水喝。后来曾坤说,山后有一个曾家的清朝老祖坟,我们可以去看看,喝形:风吹罗带。

    01.jpg

    风吹罗带来龙鸟瞰

    17副本.jpg

    风吹罗带侧面看

    1、罗带

    罗带本意是丝织的衣带,后来常用其喻指曲折的河流和摆动的山脉。

    风水的成熟期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很多风水术语都是那个时候出现的。风吹罗带的词句,出自唐朝诗人李端的《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 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 北风吹罗带。

    盛唐时期有拜新月的风俗,作者一打开帘子,就见到新月升起,立即就走到于阶前随地而拜,嘴里小声说了一些话语,外人听不见,北风吹动了我身上的丝带。

    1副本.jpg

    唐朝的罗带示意图

    唐朝流行高裙腰,腰间系长带,肩披长巾,有对襟和右衽交领两种款式, 这种服装先流行于宫廷和贵族妇女之间。肩披长巾,就是罗带,所以风吹罗带是尊重与地位的象征。

    10副本.jpg

    风吹罗带和三僚的水口鸟瞰

    2、风吹罗带

    三僚村相传是杨筠松与曾文辿(chān)、廖禹师徒三人,一起选址的。三僚村的曾屋北面山坡,是三僚最古老的居住区域。本文所讲的风吹罗带,就是位于这片区域。

    11副本.jpg

    站在左侧罗带上,看御屏峰下脉

    三僚村北面的山峰,呈长方形,头面基本上是方平,厚重端庄,身体高大,雄伟陡峻,端然方正,立如御屏,所以叫御屏峰,此峰出脉结学,主大富,后人为人忠厚。中间高的星峰为少祖山下脉,结三僚村和风吹罗带。

    御屏峰过于高大险峻,所分出的龙脉,煞气也重,在半山腰两次微微跌断,主脉两侧展肩,微微开帐,中出脉去结蛇形祠堂,该祠堂发丁无数,以后会详细介绍。

    30.jpg

    风吹罗带鸟瞰

    13副本.jpg

    站在左侧罗带上,看墓穴和御屏峰

    左侧偏出脉经过再次大的跌断,剥换成嫩龙,束气起顶结风吹罗带,穴山为倒地金星,两侧开大枝,中间微微出乳,乳上结穴,为钳穴寻乳。

    14副本.jpg

    站穴山上,看墓穴和左右罗带

    19副本.jpg

    站穴前,回看墓穴和左右罗带

    两侧的大枝,向前伸出,同时向右一起微微摆动,好比微风吹过来,套在人脖子上的罗带,微微飘动。所以此地喝形:风吹罗带。

    01.jpg

    风吹罗带,穴形地理古图

    风吹罗带用心谋,穴在同心结上来。

    虎踞龙蟠包裹穴,身披金甲执戈矛。

    后龙亥龙入首,穴立壬山丙向兼亥巳分针,丙方走水。

    12副本.jpg

    细看右边墓的碑文

    该地为山间小地,下葬后后人人丁兴旺,稍有官贵。

    23副本.jpg

    穴上葬有清朝的坟墓两处

    15副本.jpg

    站穴山上,看墓穴和朝山

    16副本.jpg

    站穴山上,看来龙

    21副本.jpg

    站在右侧罗带上,看穴位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