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把考研当逆袭的捷径,不行吗?

 职域公考 2020-01-02

“过完暑假就是大四了,周围的同学都在考研,我现在准备考研还来得及吗?”

“还没准备好进入社会,要不要去考个研呢?”

“新来的同事是个研究生,听说工资是本科的2倍。我的工作遇到了瓶颈,要不边工作边考研吧。”

不管是学生党,还是工作党,都会面临“要不要考研”这个纠结的问题

考研的人,大部分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他们之中有的人高考失利,有的不满现在的工作,都想要“逆袭改命”。还有少部分人是热爱科研、不想工作或随大流。

但是,考研真的是人生逆袭的捷径吗?

1

学历高,能否代表能力强?

不久之前,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演讲时透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记录片想到故宫当文物修复师,“4万多人报名修故宫,经过抬高门槛,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

此话一出,网友都吵翻了,认为这是严重的学历歧视,学历高不一定意味着能力强,民间高手的能力也不输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但,学历也是一种能力。

不少行业把名校学历当做筛选人才的第一标准,不少人被招聘要求上“985、211优先”几个字刺痛着双眼。例如金融行业的投行、券商会要求你名校毕业、有研究生学历,还要英语好。很多大公司说学历不重要,但他们不会跑到双非院校去校招。

HR 负责为一家公司招揽人才,如何在短时间内判断你是不是一个能力强、值得培养的人呢?省时省力的方法,就是看学历。

HR从学历中判断出你是不是一个比较聪明、认真努力、善于学习的人。而考研时是没有人督促的,这就很考验一个人的自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调节情绪的能力。

2

学历决定起点,能力决定上限

学历是体现在简历上的能力,是入职的敲门砖。

但学历并不是绝对的。普华永道曾做过一个分析,现在的大企业HR最愿意招的大学生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50.3%自发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13.4%现实问题解决能力;

9.3%职业精神、道德操守;

7.8%人际交流、沟通能力。

如果一个人能在简历上体现出以上四种能力,也会让HR眼前一亮。

在职场中,能力是最重要的。有的人虽学历低,但他们凭借着热爱学习、善于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能力,实现了逆袭。

我们熟知的湖南卫视“台柱子”汪涵,在台上博学幽默、谈吐不凡,总能机智救场,但他只有中专学历。

21岁进入湖南广电,他从最底层的场工做起,每天搬摄影器材、做简单的木工,有时候爬到很高的天花板上,往下撒碎纸片,是一个任人使唤的搬运工。

而他总是利用闲暇的时间,学习主持人的各项技能。后来,因机缘巧合,汪涵抓住机会临时顶替别人上台主持,从此开始了主持生涯。

他的成功,得益于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就像他曾说的那样:“人生像是滚雪球,后面的机会取决于前面的积累。人做事应尽早定下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不要总改,否则时间就浪费了。”

3

考研是逆袭,还是炮灰?

任何对能力提升的投资都是正确的,但考研逆袭,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是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

然而,大约有200万人当了陪跑的炮灰,剩下的90万人里,真正收到第一志愿高校、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的,少之又少。

这是因为名校的推免生(保研)占录取总人数的比例更高,许多高校接收的学硕推免生比例已经超过50%,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接收推免比例甚至达到90%以上。

以北大为例,北大官网公布的招生计划中,共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751名,其中计划招收推免生1294人,实际录取推免生1886人。

成功向北大推荐本科生的院校当中,近7成属211院校。在1886名推免生中,35.1%本科就读于北大,在64.90%来自北大之外的同学中,41.57%来自985院校,61.24%来自211院校。

也就是说,名校生考研更有望进入更好的名校就读,而一般院校的学生“逆袭改命”的难度更大。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如果你想要考研,最好先想清楚几个问题:自己考研是为了什么?是否能够认真制定计划并执行?是否能够统筹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家庭或自己有考研的经济基础吗?如果努力了还是考不上会怎样?

同时,你还要评估考研对你就业的作用。如何评估呢?你可以先想一想你专业的就业方向、你未来想从事的工作。

去看一看这个行业厉害人物的学历、专业是什么样的,或者搜寻这个职位的招聘要求,他们具备哪些能力、他们花了多久才成为行业牛人。如果你要像他一样坐到这个位置,你的专业需不需要考研?

总之,切忌盲目、随大流。否则,别说翻盘了,有可能只是当了炮灰。

END

最近热文

有没有不用跟人交流的工作?

月薪2万,教育部说每个省都要办这个专业,网友却说千万别…

职域

求职|职场|考试认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