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腿法精要图解

 格格的阿玛 2020-01-02

  技击以五法为甚,故必先明五法,而后武功始有成就;五法者,手法、眼法、身法、腿法及步法也。

  五法以步为主,手眼身腿次之;盖无步法,任何神拳妙技,亦必寸步难移:既然寸步难移,则手法虽极神奇,亦将归无效,不能施之于敌。且步法不灵。腿法亦随之无用;腿法不能变化,则身法滞笨:身法滞,则眼法无从练,手法亦无从施矣。故云步法为五法之主。然五法亦迎合一,方能运用灵巧。至主要运用,则以腿法之实力最猛,且腿法出击,不但可出奇制胜,腿之劲力亦超手劲数倍,故腿法为南北武术家所重,北派武术尤甚。

  谈腿法。每有误杂以步法者,其实腿法与步法大异,切勿视二为一。腿法者:以膝、足尖、足跟、足侧、腿内外侧等部巧法击人之术。而步法者:乃以下肢形成前进、后退、左闪、右跃,而使身法随之能落变转者也。

  或曰手较腿灵活,何舍手法而就腿法?是未明武技之理耳。武技应敌,一如兵法,以出奇制胜为主,且万事练之则灵,灵则巧,固不在乎手或腿也。平心而论,腿较手长,劲较手伟,且手法易为敌忌,不若腿法之易为敌疏,故腿法易于倏起忽没,偷隙创敌,而收“出奇制胜,攻敌无备”之效,然仍需与手相应并用,不可偏废,盖腿法虽巧,亦须上影下蹴,声东击西,始能预收实效也。

  腿法施敌,贵乎灵敏迅捷。盖腿击败击转踢,旋起翻落之间,略有迟滞笨拙,实关系全身,不独腿法无克敌之攻,且极易为敌乘隙反制。是故用腿之先,应先加练腿:练腿之先,则又需练步。练至步法稳,则求两腿柔化,待两腿已达柔化之际,再求准度。能练至步子稳、方向适、重心稳、两腿柔,则适时起腿飞击,未有不灵敏迅捷者矣。

  或曰两腿柔何能创敌?是未明击腿之道耳,古贤练腿,先吊、后擗、再踢、务求其柔而劲贯,灵而不拙。所谓“击人时,不着则柔,着人则创”者,非在拙力,而在弹劲;弹劲之求,则在两腿柔而气贯也。世有传腿法者,使其徒日夜蛮腿踢木石,至木朽石毁,言腿法已成,欺人之谈也。虽然腿力足断木石,然失之笨拙,苟遇步法巧者,奈其腿击不达何?当知腿击之道,尚柔不尚刚,尚巧不尚拙也。

  腿击之法,各家各派,皆含一二,北派尤多,且有以腿法、步法立派者,如外家之弹腿门,内家之八卦门等。然以余考证所得,各家所含腿法,类其精要,不外余所定之点、蹬、割、擦、绊、挑、勾、扫、绞、跺、铲、挟、撞等十三要诀,及二十四腿法范围之内。

  吾所编之二十四腿法,以人体前后上中下三盘要害为目的,而施以腿击之法。其法可分二途:其一为辅助腿法,即于应敌之际,手法或有不及之时,而辅以腿法,俾竟全劲;此种腿法,多不甚猛烈,只能创敌一时。盖其主力,乃在手法也。其一为主用腿法,即于应敌之际,完全靠腿击制敌,有时或用手法助之,此等腿法,猛烈非常,不动则已,动则伤人,甚且丧命也。至何时何地,应施何法,始克实效,此则在施者之随时审察,相机而行,固不能执一而论也。

  腿劲释义

  腿劲起于腰际,使气贯于膝、小腿、足尖、足跟等部,而运用十三要诀施之。腿法劲路有上、下、直、横、斜等五种:而以“弹劲”纳之。兹将五种劲路,释义如下:

  上劲

  上劲者,上踢之劲也。上踢时,先略屈一腿,坐腰弓背,蓄劲于腰际丹田:起腿之际,集中意志,气贯于足,而后上踢,其劲始整。踢腿击敌,非但要劲贯神集,尤要有弹劲;所谓弹劲者,有伸缩回力之劲也。今例释,之:设吾欲起腿踢敌之手部,起腿施劲,非若一般拳家之一始即鼓全劲,乃渐渐施劲,至达目的,而后始发全劲,免未达目的前伤气耗劲之举,是为发劲之上法。

  腿劲一发,既达目的,即借踢敌时之反挫力回弹:弹缩之劲,与踢出之劲适反,其回弹之时,即施全弹,所谓:“五百肋力出,亦须五百觔力回”者,即弹劲之写真也。

  见图1,线条之粗者,乃代表伟劲:线条之细者,乃代表弱劲。A代表发腿:B代表收腿。

  下劲

  下劲者,下跺之劲也。下跺时,设欲跺左足,则腿随身向上略挺,左膝略屈,提起左足,劲蓄于腰际丹田。气贯左足跟,集中意志,不施则已,施用则突随身向下坐之势,左足下跺。

  跺时,意志要集而有弹劲。集中精神,而后劲能气贯;有弹劲,跺后始能即变步化式,以免滞呆。

  直劲

  直劲者,直蹴之劲也。直蹴时,劲须贯前,其法一腿略弓,坐腰弓背,劲蓄于腰际丹田,一腿弯曲,提膝向上,集中意志,劲贯于足,施小腿劲,向前蹴出。蹴达目的,即使弹劲缩回,以待换劲。

  横劲

  横劲者,横踹之劲也。横劲较上、下、直等劲为难施:非腿真柔,切戒轻用。横踹时,其先略屈一腿,坐腰弓背,蓄劲于腰际丹田,而后集中意志,劲贯于足,配合上身略倾之势(起右腿,则身左倾;起左腿,则身右倾;因一倾之势:起腿踹敌,易使劲贯于足也),突起腿横踹,踹达目的,切勿停劲,即使弹劲缩回,以待换劲,且免被敌所乘。

  斜劲

  斜劲者,斜弹之劲也。斜弹之劲,较横劲尤难施;横劲施用,尚可借着身势,而斜弹劲,乃纯靠小腿之劲者。

  斜弹劲使用,并无定法,或斜中正取;或斜中横取;或斜中上取:或斜中下取;或斜中中取;或斜中圈取。

  斜弹劲之施于腿法,多在使手或腿法取敌之际,被敌换式闪过,而即乘其换式之际,旧力已过,新力未生,难为招架之时,突变腿法,以斜弹劲取之,攻其不能备。故施用之际。全在乘机取巧,而尤须换劲迅速。是所以较横劲尤难者也。

  练腿法要

  练腿之道,各家各派不同,然总其大要,不外吊、擗、踢三要诀:及死、活二大派。

  死法练腿,如前所述之踢椿等法,纯以死功刚劲为主,最不可取,习之非但无益,且常致害。

  至活法练腿则否,其练法纯属自然,先练腿软,次练劲贯,再练弹劲,循序渐进,使两腿柔刚并济,运用灵活,为练腿功之正道。

  练腿季候,宜在冬夏二季,以夏季练之尤易成功;古贤云:“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者,即指此。其必须择夏季行功者,取其时筋骨因气候关系,易于松软之故。至冬练三九者,盖冬季天气寒冷,三九尤甚,人体各部筋骨,因气候影响而起收缩作用,是时倘不勤加行功,则三伏所得,恐在三九失去,故古贤练拳行功,皆特重夏之三伏,冬之三九也。

  练腿行功之先后,应略行预备动作,以松活各部筋骨,免致其有其他不良生理弊病。普通练腿。行功之先,应先略“屈膝蹲”三五次(图2)。行功之后,应往来溜腿(溜腿者,乃北方土语,即南方所谓散步,或松腿之谓)数趟,古贤云:“打拳不溜腿,终是冒失鬼。”语虽俚俗,实有至理也,切勿以等闲视之。

  兹将练功要法,分述如下:

  吊腿法

  吊腿行功,以能练至口可含足尖为准。吊腿之法,分正吊及侧吊两途:应先行侧吊之法,待有相当成就,而后行正吊之法。

  侧吊之法至易。先备一木架(以书枱代之即可),高与己之脐齐,略做行功前准备运动后,将己足部,向上伸搭于架上,侧身以上身向侧下渐渐躬弯,而向侧前伸探,如是练习,能练至身向侧探,使肩与膝相触为止。早晚行功各一次,每次行功至乏不可耐时,则左右互易,行功毕,往来溜腿十数趟,以活筋骨血脉。依法练习,普通年龄未满三十者,冬季九日,夏季七日,必然成功。功成后,进而即可行正面吊腿之法(图3)。

  正面吊腿之法,与侧身吊腿法,只方向不同耳。其法于略做预备运动后,将己欲练之腿,伸搭于木架之上,双手捧住足心,正身向前、向下躬探,渐渐行功,若感乏不可耐时,则左右腿互易练习,至两腿力将尽,则停止练习,切勿使之太累。行功毕,往来溜腿十数趟,以松活各部筋骨及血脉,如是练习,至足尖与顶相合,其之口可含足尖为止(图4)。依法每日早晚行功各一次,普通年龄未满三十者,冬季三月、夏季月半,即可成功,此阶成功,则腿之根基已定,再进而练习擗腿,易如反掌矣。

  擗腿法

  擗腿行功,乃开胯拔筋,及练两腿坚强而有弹性之法;以能练至两腿能擗一字贴地,不需假借他力,使两腿一弹而起为准。

  擗腿之法甚易,行功之先,略行膝蹲预备运动数次,以松活血脉,而后两手叉腰,两腿分开,约三四尺宽(成人计)将身下坐,先屈左腿,如坐马式:再向右直伸右腿,足心不可离地,身向右侧,尽量向下擗右腿数十下,至力将尽为止(图5)。

  承上擗完右腿,可继而练左腿。其法收右腿,屈如坐马式,然后向左伸左腿,足心不可离地,身向左侧,尽量向下擗左腿数十下,至力将尽为止(图6)。

  左腿擗毕,可继如前法擗右腿,如是左右互练,至力尽为止。然后略做“屈膝蹲”数次,起立往来溜腿数十趟。松活筋血,以免不调。

  此法早晚各行功一次,可与吊腿法并行。普通年纪未满三十者,夏季一月,冬季月半,必然成功。成功之后,不但两腿之筋肌坚强活软,而富有弹性,且高踢可至顶(高踢过顶者,非真软腿,不可不知),下卧可贴地。然练腿者,切忌好胜心,速求成功,致有脉骨疼痛及扭筋伤气之虞。至吊腿及擗腿已经成功者,尚需每隔二三日行功一次,以防功退。

  踢腿法

  踢腿者,乃武术家所谓之“溜腿”,为武术家练腿贯劲不可少之门径。所谓“溜腿千百遍,腿劲必自然”也。然其法各家不同,多无系统架势可循。有者亦二三散式踢踢而已。余编有练腿之法,踢腿分上中下三盘,每盘分四趟练习,共十二趟,十二趟练法中。又分长中短三种腿法,兹分趟图解如次。俾有志腿击者参考:

  此趟,乃练习足尖点劲之法。

  先两拳抱腰、立正、目向前视。

  承上式,上左步,同时施弹劲,向前击右拳(图7)。

  承上式,将重心移于左前步,略提右腿。

  承上式,左步略屈,身向下坐,蓄劲于右足尖。配合右使劲回收之势;左拳右腿施弹劲向前发出(图8)。

  承上式,右脚蹴尽,落地成右弓步,是为正蹴腿之右式;右式蹴完,再蹴左式,如是一左一右,连环踢腿,不计次数,至劲将尽,可继踢第二趟。久之劲力自贯脚尖,然练时要一气呵成,不可分段练习。

  下盘腿第二趟——正採腿

  此趟,乃为练习蹬诀斜劲之法。

  承第一趟正蹴腿右式至尽,右足落地,稳定重心,配合身向左后转之势,使劲收回左拳,同时发击右掌(图9)。

  承上式,右掌向前击出将尽,即向下方如拉物状,向右下挫拉;同时配合右手向右下挫拉之势,重心移于左步。身向下坐,提右腿,以右足心劲。向左前方斜蹬出(图10)。

  承上式,右足蹬毕,落地成右弓步,同时施劲收回右拳,而发左掌。如第九图之左式。是为正採腿之右式。

  承上式,正探腿之右式採毕,再继而依法探蹬左式,如是一左一右,连环探蹬,不计其数,至劲将尽,可继而踢第三趟,久之劲力自贯足心。

盘腿第三趟——勾扫腿

  此趟,乃为练习勾、扫二诀直劲之法。

  承第二趟正採腿右式至尽,配合身向左转后之势,收左掌至腿际,同时提右腿,运劲至右脚之前胫部,向前勾扫自己左脚之后胫部(右脚勾扫时,左脚须迎力施劲站稳,否则可能将自己勾倒)(图11)。

  承上式。右足勾扫毕,向前开一步,成右弓步式,是为勾扫腿之右式。

  承上式,立稳重心。再以左脚如右式法,向前勾扫自己右脚后胫,是为勾扫腿之左式。

  承上式,左式练毕,继练右式,如是一左一右,向前连环勾扫,不计其数,久之劲力自贯脚胫。

  下盘腿第四趟——圈弹腿

  此趟,乃为练习弹诀斜劲之法。

  承上第三趟勾扫腿之右式至尽,配合身向左转后之势,重心移于左步,成左弓式,同时屈右膝,以右小腿劲向前下点蹴,此为虚着(图12)。

  承上式,右足点蹴将尽,即配合身向左后方转之势,右腿向左方转圈形,以足后跟向上施劲反弹此为实着(图13)。

  承上式,右足反弹至尽,身向右后转,同时右足落地,成右弓步式,是为圈弹腿之右式。

  承上式,右式圈弹腿毕,再继圈弹左式,如是一左一右,连环圈弹,不计次数,久之劲力自贯脚尖及足跟。

  中盘腿第一趟——鸳鸯腿

  此趟,乃为练习点、蹬二诀横斜劲之法。

  先面北抱拳立正,沉气静神,后上左步,施弹向前击左掌(图14)。

  承上式,重心移于左步。身向右侧转,面向东,虚吊右步,双掌如捧物状于胸前,掌心向上,势如美女照镜(图15)。

  承上式,左步略屈,身向下坐,蓄劲于右足尖,配合双掌向南拨击之势,右足尖施弹劲向南点蹴(图16)。

  承上式,右足点尽,即施弹劲收回,由左步前置左步之左侧,左步随势提起,同时双手向左下摔(图17)。

  承上式,左步—提起,向北退一步,身向右转,面向南,右掌向上挑,左掌置右肘底下,同时右步虚吊,成南向右避掌式(图18),是为右鸳鸯腿。

  承上式,左掌配合右步向后退之势,由右肘底向前穿,有掌向回缩,成左避掌式(图19)。

  承上式,左掌挥尽,即向回收,重心移于右步,双掌掌心向上如捧物状于胸前,势如美女照镜。同时虚吊左步,如图15之左式。

  承上式,右步略曲,身向下坐,蓄劲于左足尖,配合双掌向南拨击之势,左足尖施弹劲向南蹴点,如图16之左式。

  承上式,左足点蹴尽,即施弹劲收回,由右步前置于右步之右侧,右步随势提起,同时双手向有下摔,如图17之左式。

  承上式,右步一提起,向北退一步,身向左转,面向南,左掌向上挑,右掌置左肘底下,同时虚吊左步,成南向左避掌式,是为左鸳鸯腿,如图18之左式。

  承上式,左鸳鸯腿练完,再继蹴右鸳鸯腿,如是一左一右。连环点蹴,不计次数,久之劲力自贯足尖。

  此趟,乃为练习蹬诀横直劲之法。

  承上第一趟至右避掌式时,将虚吊之右步,向前踏半步,成右弓左箭步,收回右掌向前击出左掌。

  承上式,左掌向上向前穿出,同时配合穿左掌之势,身略下坐,劲贯左足心,身略右转,左足施弹劲,向前横蹬,高与胸齐(图20)。

  承上式,左足蹬毕,向前向下踏,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向前按击,至此是为左蹬腿(图21)。

  承上式,左掌按劲将尽,即向回收,同时右掌由左肘下向上向前穿,同时配合右掌前穿之势,身向左转,重心稳于左步,劲贯右足心,施弹劲向前横蹬,高与胸齐,如图20之右式。

  承上式,右足蹬毕,向前向下踏,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向前按击,至此是为右蹬腿,如图21之右式。

  承上式,右腿蹬毕,继蹬左腿,如是一左一右,连环横蹬,不计其数,久之劲力自贯足心。

  中盘腿第三趟——穿心腿

  此趟,乃为练习足跟蹬诀直上劲之法。

  承上第二趟右蹬腿毕,向后转身,成左弓步,将重心移于左步,配合双手向上向左右分拨之势,身略下坐,蓄劲于右足后跟,施弹劲由胸前,向上向前蹬出,高过胸口(图22)。

  承上式,右足蹬毕,向下踏落,成右弓步,同时双手亦向下扑,交叉于腹部。至此是为右穿心腿。

  承上式,右腿蹬毕,再继而蹬左穿心腿,如是一左一右,连环穿蹬,不计其数,久之劲力自贯足跟。

  中盘腿第四趟——斜弹腿

  此趟,乃为练习撞诀斜劲,及蹬诀斜劲之法。

  承上第三趟穿心腿右蹬腿毕,身向左后转,同时配合转身之势,身略下沉,蓄劲于右膝头,施弹劲向左前方撞去(图23)。

  承上式,右膝斜撞将尽,即贯劲右足心,向右下斜弹蹬(图24)。

  承上式,右足弹蹬毕,即翻落成右弓步,是为斜弹右式。

  承上式,右式练毕,将重心稳于右步,配合身向上抽之势,蓄劲于左膝头,施弹劲向右前方撞去,如图23之左式。

  承上式,左膝斜撞将尽,即贯尽左足心,向右下斜弹蹬,如图24之左式。然后翻落成左弓步,是为斜弹腿之左式。

  承上式,左式弹蹬毕,再继而弹蹬右式,如是一左一右,连环弹蹬,不计其数,久之劲力自贯于膝头足心。

  此趟,乃为练习点诀上劲之法。

  承上中盘腿法第四趟右式毕,身向左后转,同时乘身向后转之势,将重心移于左步,身略下坐,蓄劲于腰际,贯劲于右足尖,左手向后勾,右掌上翻,以右足尖向上向己踢点右掌心(图25)。

  承上式,右足上踢毕,向下翻落成右弓步,顺势向前按击右掌。是为右式。

  承上式,右掌按劲将尽,左勾手变掌,掌心向上,由右掌上穿过,而向上翻,右掌则变勾手,勾于后。同时左脚配合左掌向上翻,右掌向后勾之势,身略下坐,重心移于右。

  施弹劲向上向己以脚尖踢左掌心,如图25之左式。

  承上式,右足上踢毕,向下翻落成左弓步,顺势向前按击左掌,是为左式。

  承上式,左式踢毕,再继之右式,如是一左一右,连环不息,久之劲力自贯足尖及掌心。

  上盘腿第二趟——连环腿

  此趟,乃为练习身轻及点诀直弹劲之法。

  承上第一趟上踢右腿毕,顺势上左步击左掌。见图26虚线之A。

  承上式,重心移于右步,衬身向下一坐之势,气向上提,将身向上提起凌空,右掌回收,右脚凌空向前点蹴而向上挑,同时以右掌迎拍左脚面衬势。见图26虚线之B。

  承上式,右足点蹴将尽,即向回弹收,凌空配合右掌右足回收之势,以左足向前点蹴而向上挑,同时左掌拍左脚面衬势。见图26之C。

  承上式,左足点蹴将毕,即落右步,随落左步,待左步一落稳,收回左掌,上右步,发右掌。至此是为右连环腿。如图26虚线之A之左式。

  承上右式蹴毕,即继之凌空连环蹴左式,如是一左一右,连环飞蹴,不计其数,久之全身上提下落轻捷无声,劲力贯足尖。

  此趟,乃为练习足部外侧割诀直上劲之法。

  承上第二趟连环腿右式蹴毕,先将重心移于左步,气向下沉,左腿略曲,配合上身向后仰之势,贯劲于右足部外侧。由下向上向外割。如以刀向上向前踢之意(图27)。

  承上式,右足割毕,轻轻落地成右弓步,是为飞割腿之右式。

  承上式,右式割毕,再继以左式。如是一左一右连环飞割,不计其数,久之劲力自贯足缘。

  按割腿与身势,动作要衬合,如蛇之首尾相应然,方为上乘。

  上盘腿第四趟——双飞腿

  此趟,乃为练习轻身及点诀直劲之法。

  承上第三趟飞割腿右式毕,顺势上左步与右步相并双膝略屈。同时向前击双掌(图28)。

  承上式,身向下坐,双足尖使弹劲向地蹬,顺势双手上扬,气向上提,身向上凌空,即乘全身凌空之际,双足齐向前蹴而向上挑,同时双掌向下拍双足面衬势(图29)。

  承上式,双足蹴毕,气向下沉,身向下落,双足以足尖落地,勿使有声,双掌亦同时下放(图28)。

  承上式,双足一着地,即以足尖向地一蹬,配合气向上提,双手向上扬,再继之凌空双足一齐飞蹴。如是一起一落,势若旋鹰,连环飞击,不计其数,久之身自轻如燕,而劲力贯足尖。

  按练腿之难,果安在哉?曰:在使腿法沉重与轻诀二点并进而已。右述三盘十二趟溜腿之法,即按此二要点而编之。先练下盘所以屹立其身,终练上盘所以灵活其体也。果能按路熟习苦练,久之自有脚活、身轻、劲贯、气顺之效,如继之研通十三诀,运之二十四法,脚击之道,可谓入门矣。

  脚法十三诀

  我国武术之腿击,乃系指腿足之全部运用而言,如胯、膝、足、胫、踵等,均含其内。吾编之各家腿法精华,有十三诀,以十三字示之,即点、蹬、割、擦、弹、绊、挑、勾、扫、剪、跺、撞、挟也。兹释其要义如下:

  点:点者,蹴也。以足掌前部向前蹴敌中下盘之法,见图30之A。

  蹬:蹬者,撑也。以踵(足后跟)前蹬后撑敌中上盘之法。见图30之B。

  割:割者,铲也。以足掌外缘,横割敌下盘,及上制敌喉部之法,见图30之C。

  擦:擦者,铲也。以足掌外缘。直下铲敌下盘小腿上下五寸之法,见图30之C。

  弹:弹者。崩也。以足踵反弹敌下阴肘腕等部之法,见图30之D。

  绊:绊者。别也。以小腿别敌下盘使跌之法,见图31之A及D。

  挑:挑者,撩也。以足面向上挑击敌下阴或手肘等部之法,见图31之B。

  勾:勾者,带也。以足胫勾敌下盘使跌之法,见图31之A及C。

  扫:扫者,拨也。以足胫扫敌下盘使跌之法,见图31之C。

  剪:剪者,迎也。以两腿之迎面骨及腿肚子,剪敌中下盘之法,见图31之D及E。

  跺:跺者,踏也。以足心向下踏敌之法,见图30之E及B。

  撞:撞者,碰也。以胯或膝向上或向前撞敌中下盘之法,见图31之G。

  挟:挟者,迫也。以两膝闪侧,迎合两足勾劲挟敌腰胸之法,见图31之F。

  腿击要害部位,腿法十三诀,所取人体要害。分三盘,轻取可使伤,重取可即丧命。三盘者,心窝以上各部,为上盘,下阴以上各部,为中盘,足部以上各部,为下盘。

  兹将三盘要害部位图解如下:

  正面(图32)

  上盘 1、喉2、乳3、心窝4、腋5、肘6、腕7、肋

  中盘 1、丹田2、胯3、下阴4、软腰5、胃

  下盘 1、膝节2、踝3、足背4、胫5、迎面骨

  背面(图33)

  上盘 1、对心2、肘

  中盘 1、软腰2、尾龙骨

  下盘 1、膝弯2、胫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