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隆平在常熟对水稻专家们,说一番真切的话,将在场的人都感动了

 历史解密坊 2020-01-03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稻作专家,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近半个世纪以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经享誉世界,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危机,更造福了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在2006年,袁隆平制定了一个宏伟目标,同时还发表了一番讲话,感动了300多位水稻专家。究竟是个什么目标,又是什么讲话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进入21世纪以来,杂交水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对于袁隆平来说,却始终还有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或许您还不了解,中国的水稻主要分籼稻和粳稻,它们有很多的区别,但简单直白地说,籼稻就是细长的“长粒米”,粳稻就是圆润的“圆粒米”。对杂交水稻来说,当时主要都还是籼稻,而粳稻则十分有限。如此一来,袁隆平的研究目标,自然也就放在了粳稻上。

从2004年开始,粳稻的种植面积开始不断提高,从3%的种植比例,逐渐增长到10%,同时增长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到2006年,随着环境的改变,我国的可耕地面积也开始缩减,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袁隆平又提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即“种三产四”,顾名思义就是种三亩稻田的面积,产出四亩稻田的粮食(杂交水稻),在提高亩产的同时,还有效的节约了土地资源。因此,“种三产四”的计划一经提出,就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到2007年,经过一年的辛苦研究,杂交水稻的亩产已达700公斤,也完全达到了“种三产四”的目标。这年10月,正是个准备丰收的季节,而“杂交粳稻科技交流论坛年会”,也在江苏常熟隆重召开,袁隆平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席,自然也在会议上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另外,袁隆平对江苏农科院培育的“常优”杂交粳稻,也是赞不绝口。

据江苏农科院的专家表示,“常优”在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了38万亩,平均亩产量也突破600公斤,不得不说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此,袁隆平听完也十分高兴,同时还被邀请到试验田去考察。对此,袁隆平自然很乐意,毕竟没有什么事是比下稻田更有乐趣的了。

袁隆平就在300多位专家的陪同下,他穿着胶靴来到了蒋巷村的试验田。秋风吹过,成熟的稻米味道沁人心脾,而一片片金黄水稻起起伏伏,也仿佛是在为这位“当代神农”袁隆平喝彩。他一边走边看,袁隆平突然驻足脚步,站在田垄上弯下腰,然后伸手捧起一把饱满的稻穗,并仔细的观察,看罢后还不由自主的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可见他是格外的满意啊。

袁隆平说道:“整个试验田管理得很好,没有稗子,也没有杂草,更没有病虫害,另外经过之前的强台风,也没有倒伏,说明‘常优’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我估计今年的平均亩产能突破700公斤,最高产甚至可以达到800公斤。” 听完袁隆平的讲话后,试验田里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而现场的专家们也无一不感到骄傲和自豪,甚至有的专家被感动得都流泪了。

在袁隆平的带领下,我国的水稻亩产逐年攀高,从600公斤到1000公斤,再到如今平均1200公斤和最高产1500公斤,可以负责任地说:杂交水稻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