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就是袁隆平,一个长期主义者。

 云说职场 2021-07-17

你好,我是小云。

有人说,霍金去世了,但我不懂时空。金庸去世了,但我不看武侠。 

直到袁隆平去世,才知道,再笨的人,也要吃饭,因为民以食为天。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这个名字,早已无需加任何头衔,几乎没有中国人不知道他。

我曾以为,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人讲“奉献”,也已经很少有人会说“人民”。

但袁隆平身后的哀荣告诉我,这正是人民对于他默默奉献的认可、拥护、敬仰和怀念。

在人民心中,他有着崇高的地位。

“士不可不弘毅!” “大丈夫当如是也!”

1

出生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生于北京。

袁隆平出生当天,在北平平汉铁路局当秘书的父亲,请了一天假,在医院焦虑的守候。

刚刚出生的袁隆平被抱给父亲看时,父亲高兴地都合不拢嘴。

母亲让父亲给孩子取个名字。

父亲说,老大生在天津,取名叫隆津。老二生在北平,就取名叫做隆平吧。
袁家从清代雍正年间的七世祖开始,族谱排辈的字序是“大茂昌繁盛,兴隆定有期,敬承先贤业,常遇圣明时”,到了袁隆平这一代,是“隆”字辈。

袁隆平兄弟五个,隆津、隆平、隆赣、隆德、隆湘,基本上都是按照出生地取的。


从弟兄的名字看,可以反映出一段迁徙的历史,是岁月颠沛流离的真实写照。

因为袁隆平排行老二,所以小名叫“二毛”。

他的出生证明是打印的,除了打印文字,其余的空白,则用繁体中文或英文填写。

左上页,填写的是一个婴儿的生命信息和家庭信息:袁小孩,家住西城旧刑部街长安公寓,原籍江西德安城内。

右页中间为出生时留下的脚印。

2

童年

父亲家道殷实,又有稳定的职业,工资也比较高,所以袁隆平出生以后,当教师的母亲就辞去了工作,专门抚养孩子,照顾丈夫。

母亲是教会学校高材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

她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智力开发,认为孩子的智慧是一座丰富的、珍贵的宝库,而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

有一次,袁隆平随母亲在庭院里乘凉,母亲指责天上的密密麻麻的星星对他说:“天上的一颗星星,对应着地上一个有名望的人。”

他问母亲:“我对着哪颗星星呢?”

母亲说:“等你长大了,学习好,工作好,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就会找到你对应的星星了。”

于是,他经常凝望星空,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

有一天,他看到一颗星星从高空陨落,便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母亲,母亲告诉他:“天上有星星陨落,地上便有一位有名望的人死去”。

自此,关于星星的故事就珍藏在袁隆平的心里。

6岁,父亲调到汉口铁路局工作,家人也迁居至汉口。

有一次,袁隆平随老师去汉口郊区一家果园游玩,一进果园,就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

里面有鲜艳的桃花、雪白的李花、粉红的樱花,真是美极了,他爱上了这里,爱上了果园。

后来,母亲带他看了电影《摩登时代》,主人公窗外就是果园,想吃水果,伸手摘来就吃。想喝牛奶,奶牛就走过来,接一杯就喝。

在郊区果园和电影果园的双重陶醉里,他开始向往田园之美,农村之美,农艺之美。
自由又清新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就这样,一粒小小的种子,在他心中落地。


3

求学

战乱中,四处迁家,也没学上。

终于在8岁这一年,他被父亲送进了弘毅小学。

平静的日子,还没过多久,又不得不再次因为战乱,匆忙迁家。

他们选择了战时陪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庆。

这一年,袁隆平9岁。

父亲也因为积极抗日,受到国民党将领孙仲连的赏识,被委任为国民党第二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上校秘书。

随着父亲的升迁,生活很快便安定下来。

他进了南岸龙门浩小学读书,成了学校的插班生。

他喜欢听评书,听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岳飞传》《七侠五义》《封神榜》等,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因为他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神通广大。

小学毕业后,进入南岸复兴初级中学。

从小学到中学,他喜欢的功课就特别注意听,不喜欢的只求考60分及格就行。

往往,地理、外文、化学,都能拿高分。数学,60分就心满意足了。

他不爱学数学,一想到要用算盘算六七位数字,就直呼“麻烦,讨厌死了。”

学正负数值的时候,负乘负要得正他不理解,就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要他死记。

他不懂,不知道怎么死记,他说从此对数学就不感兴趣了。

初二时,袁隆平转到了博学中学,开始了寄宿生活,每周六天在学校过集体生活。


博学中学是一所男校,由英国人创办,原来在汉口,迫于躲避战乱,迁到了重庆。

学校重视英语教学,不但英语由外国人教,物理、化学也是外国老师用英文讲课,其他课程不及格可以补考,英语不及格就得留级。

因此,袁隆平英语很好,直到80多岁还用英文作报告和接受采访。

他认为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
“speak english everyday,everytime,everywhere”。

17岁这一年,博学中学迁回了汉口,刚好他的父亲也调回武汉工作,于是举家迁到武汉,他继续在博学中学读高中。

博学中学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突出特长,独立思考,表达见解。

他喜欢游泳,经常沿江游,还可以省下几分钱的过渡费。

高一时,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他没有被选上,于是找到老师,问到我也报名了,怎么不让我去?老师就让他去了。

他在汉口赛区男子一百米和四百米自由泳中,分别拿了第一名,成为了学校唯一一个被选取参加省里比赛的选手,并且在省里拿了男子自由泳第二名。


他的同桌林华宝(后来也是工程院院士),数学很好,游泳不行,他俩结了对子。袁隆平教林华宝游泳,林华宝帮袁隆平解数学题。结果,林华宝学会了游泳,他的数学依然故我。

18岁这一年,父亲调往南京工作,袁隆平全家从汉口迁居南京,他转学进入中央大学附中,继续读高二。

读完高中,即将参加大学考试。
报考哪一所学校呢?

父亲希望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当官,光宗耀祖。

然而,19岁的袁隆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有太多约束,对升官发财并没有多少兴趣。

他想起小学参观过的那个果园,觉得学一门实用技术,做一个农业技术人员,一定有趣。

而且农学,不用学数学,正中他的下怀。

他坚定地和父亲说:“我要学农学。”

于是,他选择了相辉学院,一所与复旦大学有着渊源的大学,农业成为了他的第一志愿。

4

大学

19岁这一年,他如愿进入了相辉学院,学的是遗传育种专业。

相辉学院是复旦大学校友创办的。

一年之后,相辉学院并入了重庆农学院,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遗传学从孟德尔、摩尔根,变为苏联生物学权威。

外语课从英语,变为了俄语。

袁隆平热爱阅读,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读了国内外多种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开阔了视野。

不仅热爱阅读,他兴趣很多,游泳、唱歌、跳舞、拉小提琴。

他唱歌声音很低,而且共鸣很好,加入了学院合唱团,唱低声部。

同学们给他取外号叫大“Bass”。

他喜欢唱苏联歌曲《喀秋莎》《红莓花儿开》等。

也会唱英文歌,比如old black Joe。

课余时间,经常和同学聚在宿舍唱歌。

袁隆平的大学同学说,他的爱好是:自由,特长是:散漫,合起来就是自由散漫。


因为良好的身体素质,突出的兴趣特长,他有两次差点被选拔离校。

一次是去当飞行员,一次是去当游泳运动员。

22岁,袁隆平被选拔参加西南地区的游泳比赛,代表农学院参加。

他获得了男子一百米项目的第四名。

如果获得前三名,就会被招进国家游泳队集训,可能去当专业的游泳运动员。

他以一名的微弱差距,落选了。

袁隆平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是游前五十米,速度跟当时的世界纪录是持平的。

游后五十米,他的耐力差一些。

可当时比赛没有五十米,只设了一百米项目,他只好作罢。

23岁,学校动员学生参加空军,去抗美援朝最前线。
他决心投笔从戎参加空军,保卫祖国领空,帮助朝鲜人民。

考空军时,学校那个时候有800多人,最后体检只有8个人合格,他是其中一个。

考空军很严的,要求36个项目都合格,只要一个项目不行就淘汰。

他都选上了,参加了空军预备班。

他有机会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却在准备报道的前一天,被告知:因政策变化,所有选拔人员,全部被退回。

原来,朝鲜战场局势已经有些缓和,国家要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大学生很少,全国也只有20多万,所以被退回,参加国家经济建设。


袁隆平幽默的说,“空军把我淘汰了,国家游泳队也把我淘汰了,看来,我只好回来务农了。”

大学的遗憾总是很多,除了无缘空军和游泳队,还错过了一个姑娘。

袁隆平喜欢上了一位园艺系的女同学。

当时,学校很多同学都追求她。

可一见到她,他就很紧张,心跳加快,心慌意乱,甚至都不敢正眼看她。

看她参加合唱团,自己也参加了。
看她选修果品课,自己也选修了。
看她到温泉游泳,自己也去游泳。

这样的暗恋持续了三年多,直到大学毕业,也没能表白。

带着不舍,他告别了大学时光。

这一年,他23岁,是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

5

工作

无缘蓝天与碧水的他,选择到湖南安江一所农校教书。


当老师挺好的,有寒暑假,生活比较稳定,还能与年轻学生在一起,生活比较轻松愉快。

刚进学校,因为缺少俄语老师,他被安排教俄语。

他是全校第一个外语过关的专业教师,不用查词典就能阅读英文和俄文的专业报刊。

因为教学成绩优异,进校第二年,袁隆平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重要回归本业,却发现学校没有教科书。

他就自己备课,编写教材。

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他始终把精力放在对专业知识的钻研上,想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一些成绩来。

在教学中,他积累了较多的生物学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在以后的水稻研究中,积累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岁这年,他在校教书已有3年了。

这时,国家向科学进军,他觉得自己已经基本熟悉了专业教学,开始带领科研小组搞实验,希望能搞出一个新品种,一种高产的新作物。


当时,苏联生物学家的“无性杂交”学说在中国相当盛行,他们认为无性杂交可以成功改良品种或创造新的品种。 

无性杂交,即通过嫁接和胚接等手段,将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的可塑性物质进行交流,从而创造新的品种。

学校不但为袁隆平划分了试验田,还让他带着班里的学生,承担起研辅的工作。

他先后尝试了将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

结果最大的红薯达到了17.5斤,马铃薯茎上结了西红柿。

可是,当他把这些新品种的种子撒在地里,月光花长出的还是月光花,地下却没有红薯。西红柿还是西红柿,地下也没有马铃薯。

他很失望,新品种的种子,根本不能将上一代的优良性状遗传下来。

但他不甘心,又做了两年试验。

都以失败告终。

按照苏联的“无性杂交”理论搞了三年后,一事无成。

事实证明,无性杂交,无法改变植物的遗传性。


他想起了当时受到批判的,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理论。

孟德尔是19世纪奥地利的一位生物学家,他通过豌豆杂交发现了生物的遗传法则,创立了遗传基因学说。

摩尔根是20世纪初美国的生物学家,在孟德尔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基因染色体的遗传规律,获得了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他决心回到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上面来,用它来指导育种。

但是,具体研究什么植物,尚且没有思路。

正当在事业上受挫的时候,他迎来了自己的初恋。

他被委派到邻近一所重点中学代课,在化学教研室,碰到了一位情投意合的姑娘。

沉浸在恋爱中的袁隆平,每个星期都会找女朋友约会。

很快,反右派的运动席卷全国,袁隆平被贴了大字报,后期还被打成了“中右”。

消息传至姑娘所在的学校,校领导找这位姑娘谈话了,是要进步,还是要婚姻?做个选择。

年轻的姑娘做了一番思想斗争,选择了进步。

袁隆平痴痴地以为,他们的感情会开花结果。

可3年后,女老师却和别人结婚了。

他们的爱情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直到他30岁这一年,国家经过“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后,城市粮食定量越来越低,农村人的糠菜杂粮也难以填饱肚子,全国性粮食饥荒开始蔓延。

没有粮食什么都谈不上,什么都干不成,粮食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还没从失恋的阴霾中走出来的他,要开始考虑温饱问题了。

袁隆平从粮食着手,他首先考虑的是小麦和红薯。

不久,他看到一份资料,西藏某地小麦亩产将近1000斤,而湖南亩产不到300斤。气候差异大,小麦易得赤霉病,他意识到在湖南搞小麦,是没前途的。

袁隆平又对红薯下手了,带着学生搞红薯高产垄栽试验,最高产的一兜红薯达到了20斤。

虽然,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每次生产队开会,水稻种植都是会议的主要议题,等水稻技术问题讨论完,就宣布散会,顺便搭一句,别忘了红薯育秧。

很快他意识到,在湖南搞红薯和小麦研究意义都不大,因为它们不是主要作物,不受重视、没有课题、没有经费,很难做下去。

事实上,湖南90%以上的粮食都是水稻,全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水稻。

于是,袁隆平的研究快速转到了水稻上。

农人有个说法是,“施肥不如勤换种。”

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施肥管理,只要种子好,产量就会高一些。

这对袁隆平的启发是:农业上增产的途径有很多,但其中良种最为重要。

在跟农民的接触中,他们也对袁隆平说:“袁老师,你是搞科研的,能不能培育一个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啊。”

农民最紧迫的需要,其实是良种,水稻良种。

袁隆平将自己的研究方向,锁定在水稻育种上。

当时,世界上的五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其中玉米和小麦都成功育种并大幅提升了产量,只有水稻育种停滞不前。

他更坚定了他攻克水稻研究的决心。

选育优良品种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从国外引进的材料中去选,一个是系统选育。

当时国内的情况,从国外引进,是行不通的。

只能走系统选育的路。

系统选育,就是从一个群体中选择表现优良的单株,加以培育,再优中选优。

他在田间地头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一株杂交水稻,它被选作种子。

可是,它的下一代却不如期望的那样茁壮优秀,甚至比不过它的老子。

杂种优势只有杂种第一代表现明显,以后就没有优势了,要产生分离。

这就像马和驴杂交生下了骡子,但是骡子不能生骡子。

自此,他把杂交水稻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当时,杂交水稻研究,仍然是世界公认的科研难题。

6

探寻

水稻按类型分,有籼稻、粳稻。
按米质粘性分,有糯稻、非糯稻。
按生育期来分,有早稻、中稻、晚稻。
按栽培制度分,有单季稻、双季稻、再生稻。

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而产生的。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常规水稻开雄花和雌花,自花授粉,结出谷粒。

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的杂交试验,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杀死,也就是说去雄,然后将另一个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结出的谷粒才是杂交水稻。

人工杂交水稻。

在水稻扬花季节,袁隆平拿着摄氏45度热水的热水瓶,到水稻田中,把刚刚开花的水稻颖花(雄蕊)倒插入瓶中,浸泡两三分钟,把它的雄蕊杀死。

然后,再用旁边水稻的颖花来给这株水稻的雌蕊授粉。

可是,这个办法耗时耗力,一天最多只能搞一两百株,农民是不可能一朵稻花一朵稻花去搞杂交。

人工去雄的方式,根本不可能解决实际生产需要的大量稻种。

终于,他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育雄性不育系水稻。

雄性不育系水稻。

雄性不育系水稻,它的雄性花粉是退化的,所以这种水稻的雄花没有花粉,将这种水稻与正常品种相间种植,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免去人工去雄的繁杂工作,为种子量产提供基础。

到底要这么做呢?

要找到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雄性不育株作为母本,叫作不育系。

为了使母本不断绝后代,要给它找两个杂交对象。

一个对象,外表极像母本,但有花粉和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生产出来的水稻具有雄性不育的特征,叫作保持系。

一个对象,外表与母本截然不同,比母本大、有花粉和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水稻具有雄性可育的特征,叫作恢复系。

培育雄性不育系水稻的方案就形成了: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培育出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通过“三系”配套,代替人工去雄杂交,来产生大量的杂交种子。

寻找雄性不育株。

1964年夏天,袁隆平34岁,开始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背个水壶,揣个馒头,拿着放大镜,在稻田里忙碌着。


这一年,他的班上新来了一位女学生,名叫邓哲,比他小7岁。

邓哲因家庭出身不好,在婚姻问题上,也曾一度陷入苦恼。

袁隆平对她印象很深,而且颇有好感。

她喜欢唱歌、跳舞、运动、打球。
他也喜欢唱歌、跳舞、游泳、打球。

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可。

相识一个月后,两个人用5元钱的喜糖,办了一场俭朴的婚礼。

没有酒席,没有蜜月,袁隆平邀请邓哲到江里游泳,以示纪念。他带了一把剪刀,防止她被渔网挂住,正是这个小举动,让邓哲很窝心。


邓哲看到袁隆平一天天辛苦的样子,便跟他一起挽起裤脚,到水田里找起水稻来。

有了妻子的支持,他干劲十足。

这多少对他的内心,是种抚慰。

14天,在看了14万株水稻后,他终于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

他在笔记本上记下:

第一株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
发现时间:1964年7月5日午后2时25分
发现地点:安江农校水稻试验田
水稻品种:洞庭早籼


不过这一发现过于偶然和单薄,他需要找到更多的雄性不育株。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和妻子在稻田里苦苦寻找,在检查了几十万株水稻后,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

这6株雄性不育株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始。

袁隆平在没有任何科研机构支持,没有任何研究经费和捐款的情况下,在信息不畅、条件简陋的山区,孤身一人,与菲律宾、美国、印度、日本的育种专家,同时站到了科研竞赛的起跑线上。


袁隆平把这些种子视作珍宝,含辛茹苦的加速繁殖。

试验结果显示,天然雄性不育株的人工杂交结实率可达70%以上。

水稻的雄性不育特性可以遗传,他深受鼓舞。

于是,袁隆平第一篇关于水稻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诞生了,并于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还刊登了英文版。

这也是国内外第一篇论述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论文,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这一年袁隆平36岁。

同年,袁隆平当了爸爸,有了第一个儿子,名叫五一。

也是这一年,袁隆平的两个学生,做了他的助手。


从此,他不再是单枪匹马,他感受到了新的希望和力量。

第二代成功后,他开始培育雄性不育株第三代。

天天在田地里忙活,被晒的黝黑发亮,因此得名“刚果布”。

不久之后,文化大革命爆发。

他的试验田被踩的稀巴烂。

多年后,提到此事,他仍是悔恨:“这件事把我的试验推迟了整整3年。”


试验田毁了,他自己也难逃被关押的命运。

被定罪两条。一条是他说“八字宪法”少了一个不违农时的“时”,被定罪“修正毛主席的八大宪法”。另一条是重视业务和科研,被定罪“引诱贫下中农子女走白专道路”。

他和妻子说,要有思想准备,自己可能要上台挨批了。

妻子说,没关系,顶多是去当农民,我和你一块去,只要不离开土地,我们就有希望。

袁隆平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安慰。文化大革命中,夫妻离婚的有很多,妻子这样对他,他十分感动。

关键时刻,袁隆平档案中一封国家科委来函拯救了他和他的水稻试验。


这封来函中肯定了袁隆平在水稻科研中做出的预言,利用水稻杂交优势,必将使水稻产量大幅度增产。并责成湖南省科委与农校支持他的研究工作。

袁隆平不仅没有被关牛棚,还成了保护对象,而且做起了技术参谋。

第二年,水稻雄性不育在省里获批立项,并获得科研经费400元。

随后,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协作组成立,袁隆平被调到省农业科学院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

这一年,他38岁,正式告别了安江农校,专心搞技术研究。

7

科研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袁隆平觉得要想加快育种步伐,不能只限于在长沙和安江两地,而要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岛去,气温高的地方,每年可多繁殖一两代稻子,可以加快杂交试验速度。

这个时候,试验却发现了新问题,不育率没有提高,反而由原来的70%下降到60%多。

几年里,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百分之百保持不育的水稻品种。

这就表明,他还没有找到一个真正有用的保持系。

几组试验情况浮现在他的脑海:

籼稻不育型种子与常规籼稻杂交,效果不好。
粳稻不育型种子与常规粳稻杂交,效果不好。
籼稻不育型种子与常规粳稻杂交,效果提高。

效果不好,或许是亲缘太近,就像是近亲结婚,生的孩子会不太聪明一样。

于是,袁隆平提出了“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新设想。

远缘杂交水稻。

40岁,袁隆平来到了海南三亚的崖县,开始了远缘杂交的研究。

试验田里的籼稻种子冒出了新芽,他的助手留在田里,继续跟进动态,并且寻找野生水稻。

袁隆平则只身到了北京,了解国际水稻育种研究的最近进展。

他在中国农科院了解到,两年前,日本实现了粳稻的三系配套,由于杂家组合优势不明显,并没有投入生产。

他下决心,要尽快实现籼型水稻的三系配套,抢在世界前面,把它变成一项应用技术。

他正在农科院资料室查阅资料,这时,海南的助手发来电报说,找到了雄性不育野生稻。

他即刻赶回海南。

在显微镜下反复观察辨别确认,激动地喊起来,真是野生稻,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当即该野生稻被命名为“野败”。


随即,野败开始与试验田的籼稻进行杂交。

第二年春天,经过第二次试验,野败被确认为雄性不育,且能够保持下去。

雄性不育株能够100%的遗传,这是一个重大进展,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然而,野败转育的不育株不能结稻谷,必须将野败中的不育基因转入栽培稻,进而培育出生产上需要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并同恢复系配合,才能产生强大的增产作用。

要从2万多个水稻品种中,筛选出理想的品系,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时不我待,为了赶在日本和美国之前,袁隆平将这一阶段成果向中国农业科研机构,争取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提升效率。

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科研人员,聚集到海南,开始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攻关。

很快,科研人员分别育出了三组不育系和保持系,我国第一批不育系和保持系育成。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中,只差恢复系了。

袁隆平43岁这一年,恢复系育成,杂交三系始见于天下。

他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成功。

杂交水稻试验田里频频传来好消息,亩产达550斤。

经过大面积生产示范,亩产在500公斤以上,高的超过600公斤,增产20%-30%,有的甚至成倍增长。

自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闯过了高产的优势关,又面临着杂交种子产量低的制种难关。


突破制种难关。

国际水稻研究所1970年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2年放弃了,当时该所的科学家认为很难闯过制种这一关。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水稻属于自花授粉作物,难于满足异化授粉需要;二是水稻颖花张开角度小、柱头小,不易接受外来花粉;三是水稻花粉寿命短,异交时间更短。

袁隆平说,技术上加以充分利用,扬长避短,杂交制种产量可以提高。

在他的努力的下,第一年,每亩收获了17斤种子。第二年,每亩收获了59.5斤种子。

这一年,袁隆平45岁,他的父亲去世。

消息被家人隐瞒,他们不想耽误杂交稻的最后攻关。

而这,也成为了袁隆平终身的遗憾。

第二年,杂交稻要在南方大面积推广,种子需求旺盛,袁隆平组织人马,在海南进行大规模制种子。

袁隆平任技术顾问,通过协同努力,最终制种亩产达到了79斤。

他的一篇关于《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论文发表,至此,从理论上、实践上,有力指导了全国正在兴起的杂交水稻制种。

随后,四次杂交水稻种子扩繁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首先,将海南仅有的不育系种子,就地扩繁,收获177公斤种子。

其次,将170公斤不育系种子,运往广东湛江做一次扩繁,收获不育系种子9500公斤。

最后,将这些不育系种子一分为二,一半在广西南宁扩繁,一半运往海南扩繁,在一年多时间里,不育系种子猛增到11万公斤。

从1976年到1988年这十多年期间,全国累计推广杂交水稻12.56亿亩,每亩增收20%以上,累计增产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0年,美国人来中国,想买杂交水稻的专利,问中方工作人员: “杂交水稻发明权的享有人是谁?” 

中方答: “属于中国国家。” 

袁隆平把专利捐了,捐给了国家和人民。


随着三系法水稻在全国的推广,荣誉也扑面而来,国家把籼型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与氢弹、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并列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1981年,在菲律宾召开的国际水稻研究会上,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一年他51岁。

袁隆平说,光环可是麻烦事,在事业面前,我要勇往直前。在荣誉面前,我要急流勇退。

一位农民高兴的说:“我们解决吃饭问题,靠的是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

56岁,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战略设想,选育方法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这套打法被称为“袁隆平思路”。

两系法水稻研究历经十载,在他65岁时,研究成功。

第一年投产推广,比三系法增产10%左右。

也是在这一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6岁,袁隆平又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超级稻,日本率先研究,但在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所谓超级稻,就是超高产优质水稻,不仅要解决吃饱的问题,还好解决吃好得问题。

这是世界各国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一场马拉松赛跑,对此,袁隆平有必胜的决心。

第一期(1996-2000),平均亩产700公斤。
第二期(2001-2004),平均亩产800公斤。
第三期(2005-2011),平均亩产900公斤。
第四期(2012-2014),平均亩产1000公斤。

袁隆平曾说,自己要在90岁之前,实现亩产一千公斤。84岁这一年,他提前完成了这个愿望。
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美国、巴西等国实现大面积种植。


80岁,袁隆平开始研究转基因水稻。

转基因水稻,主要是为了抗虫,可免去水稻药虫之苦。

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水稻安全性的顾虑,他自己可以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87岁,袁隆平宣布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又创亩产1149.02公斤的记录。
89岁,他向国家申请建立海水稻研究基地,同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90岁,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即海水稻,长出了水稻。
这一年,第五期(2015-2020)杂交稻,实现了周年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

作为一个一心搞科研事业的“理工直男”,袁隆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水稻研究。

他说,自己这一辈子有两个愿望,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他毕生的追求,就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让全世界人民远离饥饿。

8

最后

袁隆平说:“我觉得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他一辈子都在研制种子,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在这条道路上成长、钻研、精进,他的这颗种子也已长成参天大树。

他说,人活一世,有许多东西得去坚守。如果一旦浮躁,很容易迷失自我,看不清事物本来的面目。所以有些事情,我们应该学会勇敢地放弃,必要的舍得,反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

记得他小时候坐在院子的树下,跟母亲看星星,问母亲自己是哪颗星星?母亲说,等你做出成绩,就会找到自己的星星。

如今,当我们仰望星空,那颗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就是你的星,夜空中最亮的星。


这颗星的名字叫做“袁隆平星”,它就像袁隆平的精神之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国士无双,先生千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