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隆平:稻花香里,禾下乘凉梦

 林歌作品 2021-05-26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于北平。成年之前,袁隆平跟着家人从北平到天津,从江西到湖北,从重庆到南京。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年少的袁隆平虽不识生计之苦,玩儿心很大,可每每看到头顶日本人的飞机,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色如菜的中国人,看到饥饿、灾荒和满目疮痍的国土,他的内心深处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

小学一年级时,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去游览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水果满园,桃李芬芳,五颜六色的鲜花铺满小路,成串儿亮晶晶的葡萄挂在藤上。在袁隆平眼里,这简直就是个童话世界。

报考大学时,袁隆平想起了幼年向往的田园,对父母说:“我要学农。”

父亲尊重了他的选择。

进学校,参观了真正的农场,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恶劣的耕种环境,袁隆平才意识到“田园之美”纯属臆想,便暗下决心,立志为这个国家的农民做点事。

袁隆平学的是遗传育种。一有时间,他就跑去图书馆,阅读大量的中外农业杂志。

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安江农校任教。

这里远离城市,山清水秀,不染尘埃,学校外还有江水流过,正好可以游泳。到安江前,袁隆平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把小提琴。为的就是能给自己制造一点快乐和趣味。

没想到,1960年,大饥荒来了。袁隆平一生都忘不掉饥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刚刚吃完饭,肚子又饿了,一天到晚就想吃饭。有时候用糠来替代,越吃越饿。根本吃不饱,双脚松软无力。冬天到了晚上,睡觉烤火把脚烤热了以后,放到被窝里面,又是冰凉的,到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冰凉的。没饭吃身体就没有能量。那个日子真的很难受。”

这次饥荒,让袁隆平立下了一个远大的、终身的志向:一定要解决中国人的粮食安全问题。

早在那之前,袁隆平就做过一些研究。那时,大家普遍采用的是苏联李森科的“无性杂交”,说白了就是嫁接。

袁隆平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身上,第一年,大获成功,土里挖出马铃薯,茎上收获西红柿。

到了第二年,把收获的种子种到地上,当然长不出新物种。

1957年,袁隆平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报道: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获得诺贝尔奖。

他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科学,便自费去往北京,找到一位遗传学专家,请教了国外遗传学的发展近况。

他待在农科院的图书馆里,看了一大堆外文资料和学报。这才知道,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早已开始生产,只有水稻的杂交技术还没有突破。

他决定专攻水稻。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到农校的试验田选种。无意间,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

袁隆平心想,如果能将这一株保存下来育种,那岂不是可以增产无数粮食?

次年春天,他将种子播下,结果大失所望,一眼望去,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像最早的那株稻子一样长势好。

失望而归后,袁隆平反复琢磨其中的奥妙,研究了那一片试验田的稻株比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那株鹤立鸡群的稻子,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

既然天然杂交稻有这样的生长优势,那么人工杂交稻,一定可以大量增产。

袁隆平眼见那株天然稻,便对理论提出了质疑。

他拜访专家,翻找资料,最终确定这种生长优势是可以被人工利用的。

而要想利用这一优势,首先是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1964年的夏天,袁隆平开始了漫长的寻稻之旅。

半个月的苦战,近14万棵稻株的观察,找到第一株时,袁隆平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连续两年,在观察了几十万株水稻后,他和学生、妻子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水稻。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袁隆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水稻杂交的基础。

随后,袁隆平成立了研究小组。雄性不育系反复培植后,700株秧苗进入安江试验田,开始了极为耗时的育种试验。

然而,无论他们多么努力,花费了多么巨大的心血,试验结果总是不如意。

袁隆平意识到,杂交试验的材料都是栽培稻,亲缘关系太近,遗传特质会下降,应该换用野生稻。

最终,在海南,他们找到了一株完美的雄性不育系野稻。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稗”。

它成为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3年,经过不断的配种,袁隆平和他带领的团队终于栽培出了一批长势喜人的杂交稻,但到了收获季节,整批杂交稻,稻谷没多少,稻草倒是长得很高。

他不多说什么,也不管外界质疑,继续埋头配种。

一年后,新种子证明了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杂交优势果然转移到稻谷上。每亩地产量都增加了50-100公斤。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随后,他又设计了新的栽培模式和赶花粉的办法,将种子产量提升将近8倍。

1976年,全国大面积试种杂交水稻,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幅度全部在20%以上。杂交稻面积由此急速推广,到1988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10年间,全国累计种植由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面积达10.5亿亩,为我国水稻增产增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水稻的亩产从600公斤,提到700、900、1000…远远地将其他国家甩在了身后。

在他的启发下,全国各地出现了更多优良的杂交水稻。

根据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数据,中国的水稻田里,有58%的水稻是杂交水稻,这个比例在美国是40%,在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平均约为8%。也难怪有人说,袁隆平用杂交水稻技术,多养活了近两个亿的人口。

2017年,袁隆平的水稻长势喜人,再次创下了产量纪录。

2021年5月22日,袁老永远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