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现实主义3——新闻报道与小说家言

 布鲁斯邓bdtcis 2020-01-03

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4、新闻报道与小说家言

现实主义有巨大力量,因为人们追求真相,渴望看到真相——没有人会接受被人耍的感觉。

同一件事,不同的说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说,效果很不一样,这就有被扭曲的现实。我们通常会遇到被扭曲的现实所逼迫的情况,不论你的动机是什么,只要你被的言行被扭曲为居心叵测,那么对你的印象就很难再扭转回来。

事实有三种,事实本身、有立场的事实和被扭曲的事实。

事实本身,就是事实,我们可以用尽可能客观的笔调去描述出那个事实,比如谁偷走了一头牛,谁盗窃了一个物品。卓越的作家或小说家,能够做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去描述一件事,越是能够做到客观,就越能显示其功力。这种事实能为我们提供关于人的生活场景最可靠的信息。

一名作家越是阅历广阔,所查阅的资料越准确、详尽,就越能接近真相。也正是如此,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受到的干扰如果越多,就越可能出现谬误。高明的作家应该善于分辨那些明显是捏造的、不符合逻辑的事实,以及其他人送给他的虚假的事实,写出真正的事实。当然,可以用曲笔,可以委婉地说,这就是文学手法了。

对于这样一种写作态度,当然会受到很多有立场的人的批判。当然,批判也没问题,每个人如何选择,那是个人立场问题,相互批判,在所难免。但写作的初衷不在于立法或审判,而首先在于理解。

但人天生就喜欢立法和审判,每个人生来就嫉恶如仇,不管自己是不是看到了全部的真相,总是条件反射地做出响应,这是人的情绪系统所决定的。所以,能够客观公正地描述一件事,是一种克服了本能的可贵品质。于是就要说到有立场的事实了。

大部分事实都是有立场的事实。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的等媒体,所传达出来的事实,都是有立场的事实,其背后有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比如批判什么,颂扬什么,扬弃什么,各种宣传都是如此。

为了批评某个现象,论述某个事实。为了赞扬和推广某种做法,塑造某个形象。这样一种做法,当然也值得肯定,因为毕竟我们知道,这个发言的人,是以什么立场和身份在讲话。如果我们认同他的立场,就会喜欢他的故事。如果我们不喜欢他的立场,可以反驳他的故事。

在这里,如果事实有些出乎意料,有立场的人就要对事实进行修饰。每件事都要符合立场。我们也知道,那是被修饰过的事实。

最要警惕的是被扭曲的事实。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的意志力扭曲事实,这也是人的本性。还有刻意利用扭曲的事实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斗争的根源。凡是尝试过被扭曲的事实诘难的人,都会感叹,人心叵测,人世凶险。被扭曲的事实,可以供各方使用,人的聪明才智和狡诈,就都能在这样的事实上昭显出来,酿造异常精彩的人间戏剧。

新闻报道总是令人信服,但前提是这新闻本身得可靠。因为我们会看到假新闻,假新闻之所以令我们昂奋,因为我们渴望看到这样的新闻,这样的新闻点燃了我们人性中的渴望。我们还会看到半真半假,被掩盖了一部分事实的新闻,比如公交车坠河的那个新闻,最初都以为是对向行驶的女司机不守交通规则,引发公交车坠河,于是纷纷谴责;后来真相出来了,是公交车上有人抢司机的方向盘,公交车失控,对向行驶的女司机为了避险,所以变道,才避免了两车相撞。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虽然亲眼所见或是有铁证,但我们并没有了解全部真相,所以对事情有曲解。有人就可以利用公众这个特点,为了自己的目的,只将部分事实展示给公众看,误导公众——这当然是极其不道德的。所以,有操守的新闻人,应当抑制住内心的情绪激动,客观、公正地报道全部的事实,而不能断章取义,以一己之私心,利用曲解的事实来达到某种目的。

最不能信的,当然是小说家言了。小说家言,图一乐趣而已。当然,小说家言要传达的不是事实,而是真相、理想,所谓文以载道,在供人娱乐时,携带私货;这“私货”有可能是小说家的主观意志,但也可能是大自然的意志——小说家只是讲述故事而已,并没有刻意要宣扬什么。这两种写作态度,都值得肯定。

为了塑造人物,小说家捏造事实——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说家也因此有事可做,他要捏造一个什么样的人,全在他笔下怎么游走。

供人取乐、夹带着一点说教和小说家个人的理想,当然也足够了。这也是为什么小说一直不受重视的原因。如果小说迫使人们去理解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小说就会显得更加重要。

写作的重要价值在于迫使人们去相互理解。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甲乙丙丁都是谁,都说了什么,为什么那样说,他们心里怎么想,条件于他们有利还是阻碍他们,他们如何选择,他们如何相爱相杀……

5、现实主义的力量与憾事

尽管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有诸多批判,但现实主义一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只要真相还令我们震惊,现实主义永远都会有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我们努力掩盖真相,而总有人会去揭开真相之间的巨大张力。因为没有人能够接受被人耍,被人欺骗那种感觉。

在《被解救的姜戈》这部电影里,那个南方种植园主的黑人管家,因为无法接受身为黑人的姜戈是自由人,能跟自己的主人平起平坐而心怀愤恨,事事处处刁难自由人姜戈,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黑人管家发现姜戈一伙以买格斗奴隶为借口,实际是来庄园里解救他的妻子的,这就更不能容忍了,因为这是活生生的欺骗!于是,黑人管家向主人举报了这件事。得知真相的南方种植园主,果然异常暴怒,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不断地挑战姜戈的底线,最后,命丧于姜戈他们的抢下,整个庄园也在枪战之后,被姜戈一把火烧个精光。这位辉煌一时的种植园主,为自己的愤怒付出了代价。

如果从理智的立场来考虑,两个陌生人来庄园,无非是想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已,价格合理,公平交易,没有那么多的个人情绪,不受个人偏见的激怒,这位小李子扮演的南方种植园主,就不会一步步将自己推向危险和毁灭的境地。

从这方面来看,真相是什么,反倒不重要。但非常遗憾的是,黑人管家因为心怀愤恨而处处刁难,因处处刁难而终于发现真相,说出了真相。得知真相的人,那位南方种植园主,因为情绪失控,把自己推向了死亡之境。

不论这两个外来客想要什么,以什么方式来要,只要以和平方式,以交易的方式达成,就是可以接受的,不应该掺入任何情绪。情绪在这个情况下是无效用的——显然,一直在起反作用。

但我们处理事情的手法不总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对于达成一件大事来说,期间出现的各种小岔子,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失去分寸,因小失大。

有人抱着捞一票的心态上了船,有人偷渡上了船,有人携带私货上了船,诸如此类。作为船长,不一定要立即匡扶正义。他的目的是将船安全地行驶到目的地,完成航行和交易。如果他贸然行动,反而可能在航行中被船上的人杀害。

船长要让船上所有人都知道,唯有他能引领这艘船,穿越茫茫大海,抵达目的地。有了这个信号,船上所有人都会倾向于协助船长的工作。不论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没有人愿意让自己葬身大海。

如果一个组织的领头人,或者是一个公司的掌舵人,太过于纠结琐碎的事实,眼睛里容不下沙子,他就不太可能管理好这个公司。作为掌舵者,必须心明眼亮,听得进去各人提出来的意见,知道每个人的意图是什么,哪些言行可以接受,哪些可以忽略,哪些人在船启航之前就要毫不留情面拉下船,哪些人可以在船到了岸边之后再处置。而一旦船启航,就要权衡,以稳定为重,平衡各方的利益,以抵达目标为重,而不能任由自己的性情,做出各种糟糕的决策。

真相永远令人震撼,被骗的感觉永远不好受,而背黑锅的感觉更是令人无法接受,但每个身处利益漩涡中的人,都得学会正确地处理真相,接受被骗,背着黑锅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一件涉及利益的事是能够顺利解决的,每个人身在漩涡中的人都得有点“坚韧”和抗压的能力。

真相是什么,可以事后再去复盘,关键是最后每个人各得其所,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本来就是政治协商的结果,是利益的交换和平衡,是妥协。

现实主义最为人称道的是,阅读的人会在阅读过程中不停地发现这正是我所预料、我所经历、我所见过的事实,或者这说的就是我们,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而这正是现实主义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如果你只是被动地讲述一个已知的故事,那么去读新闻报道、纪实文学就可以了,还要小说来虚构做什么?生活本身发生的事,有时候比小说更具张力和戏剧性。

可喜的是,小说家言不但可以记录、叙述、议论,还可以发现。小说可以迫使人们去发现以前未曾注意、未曾想到或想得不那么清楚的事,刷新我们的认知。小说不但能让我们从章节中印证自身,还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甚至改变自己。

我想说一下《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浪漫主义狂飙运动时期的作品,虽然它不是歌德最好的作品,但确实是歌德影响最大,被阅读最广的作品。当时很多年轻的读者读了这部浪漫主义小说后,效仿维特为情自杀,为浪漫主义的恶名添上了厚重的一笔。维特的故事是个悲剧,我们阅读这个故事,并不只是为了印证我们年轻时候的悲观想法,找到知音,沉溺到那个悲剧的氛围中去。我们应该反思,为何会这样?

世界上真的存在一见钟情,然后相守一辈子的婚姻么?如果你没能跟自己一见钟情的那个人结婚,这一辈子就毁了么?

如果放眼全世界的婚姻,上面说的显然不是事实。人们对爱情构建了一个巨大的谎言,这个谎言将一时的欢喜当作了永恒,这就是孩子的思维方式:我喜欢,我就要,我会一辈子都喜欢的,如果得不到,我就哭闹,我就不开心,我就——甚至自杀。在这个时期,就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旦知道真相,自然会堕入绝望之谷,然后才可能认知升级。

从情感的挫折中学习、成长、成熟,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经历的历程,不是爱一次不成功就殉情,这真的太小孩子气了——对,忽略了最重要的课题——成长,这是我对现实主义觉得遗憾的地方。

不能只是反映事实,更要从事实中学习、成长——这才是重点。

不能触动人的内心,迫使人去重新理解、迫使人成长的小说家言,只当作是娱乐来消遣一下,也就够了。

但显然,小说家们想要有更大的抱负,想让语言承载更多的东西。这是我认为的严肃小说与供人消遣的小说之间的区别:如果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如果不能迫使人们面对真相,从心底打动自己,如果不能迫使或是促进人们有所改变,就不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严肃小说。

    要么促进理解,要么促进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